从“50后”到“00后” 中国父子的情感表达走向开放

2014-06-16 09:56:00    作者:雷欣成 王海鹰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情感表达 00后 50后 表达方式 80后
[提要]”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不管是在西方国家还是中国,对父母的孝敬有着根本的共同点,这也是父亲节在中国能够兴起的原因。从“50后”到“00后”,民众对于情感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开放,体现了一种代际变化,这也反映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变迁。

  原标题: 从“50后”到“00后” 中国父子的情感表达走向开放

  “老爸节日快乐!祝爸爸身体健康!”“老爸就像大树,现在也是枝繁叶茂。我们也清晰地知道他在慢慢变老,且珍惜。”随着父亲节的到来,百度贴吧关于父亲节的留言板块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祝福,而商家也借机打出父亲节的旗号进行各种促销。

  对于这个舶来的但却充满感恩与亲情的节日,中国民众同样给予了极大的热情。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虽然每一代人都会表达对自己父亲的爱,但是表达方式和感受却不尽相同。从“50后”到“00后”,中国人在表达对父爱的方式上越来越开放,越来越直接。

  “50、60后”:爱在心中口难开

  “我们这一代人,有的已经是四代同堂。上有老,下有两代小。”家住合肥市区的张先生今年已经65岁了。他告诉记者:“平时不管什么节日到了,我们都会提前好几天想着买什么礼物,想想老人现在还缺点啥,都一起买上,到时候去看看老人,给老人做一顿饭菜或者带老人到饭店吃饭。老父亲不愿意和我们一起住,但是因为在一个城市里,所以看望还算是方便。每次我去看我的老父亲,他都特别高兴。张先生说:“我们从来不会对父母说出‘爱你’这样的话,太时髦,年纪大了,不比年轻人,我们不好意思说。父母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我只希望他们能够安度晚年。”

  “70、80后”:浓浓的爱与无奈

  与五六十岁的人相比,70、80后现在是社会的主力军。而大部分人因为远离父母,工作的快节奏导致没法经常陪伴他们,也只能通过电话或者快递来表达自己的爱意了。

  “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常年不在老家。但是我会时常打电话给家里,问候家里的老人。平时也会不定期地给家里寄些东西,工作太忙,有时难免顾不上。”出生于1979年的王先生从安徽农村考到北京上大学,后留在北京一所大学里任教。他说:“有时候把老父亲接到城里住一段时间,没过多久,老人家又会觉得不习惯,只能再送回农村老家。因为不能时时陪伴他们,对于父亲我一直都觉得很愧疚。”王先生认为对于节日本身可以并不太在意,但是对于父母的感恩和敬爱一直都要有。他表示,他们这一代人虽然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但是对于情感的表达还是比较羞涩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