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发布,新华社在官方微博上说,中国人公共假期每年已有115天,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此消息一出,不少工薪族一听笑了,仔细一想哭了!网友计算出,115天还真不是个传说,但转念一想,现实中确实没休够。
昨日,记者调查了解,不同职业间实际假期“跨度”存在差距,一般公务员基本能休够,但一线警察想休息只有请假。不仅实际假期得不到保障,就是想正常歇个公休假,你也得掂量掂量。
1
疑问: 国人每年真会有115天假期?
104天双休日,法定假日11天,加起来还真有115天的假期
从2月18日晚间开始,新华社官方微博上标注的这组数据就在网上网下激起不小的涟漪。不少网友惊叹“难道我们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放假”?
细心的网友掰着指头算了下,双休日52×2=104天,法定假日11天(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1天,五一1天,端午1天,中秋1天,国庆3天),每年115天假期还真不是传说。
为何真真切切的115天,大家第一反应会觉得离谱呢?这与上班族普遍没休够有很大关系。昨天,大河报记者采访了不同职业的人员,发现行业间休假的差距不小。
“我基本上能歇够115天。”公务员王女士表示。
“我们双休日比别的单位多上半天班,每逢节假日值班24小时,基本差不多。”黄河中心医院消化科一位护士说。不过,当记者采访惠济区一名治安大队民警时,他直截了当地说:“哪儿有什么节假日啊!现在警力非常紧张,我们中队一线民警要轮流24小时值班,其他时间还要正常到岗。”他回忆整个2012年,除了儿子做手术请了5天假外,几乎没休过假期。对于加班费,他直言,“从没听说过”。
2
调查: 想完整享受带薪假期,有点难!
虽然规定有那么多的假期,但采访发现,很多假期“形同虚设”
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都实施5天工作制,因此104天的周末假日在大部分国家都存在。但如果将公众节日及劳动者带薪假期合并比较,中国在全球的排名则靠后。
全球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美世曾对62个国家的雇员假期进行比较,假期包括公众节日假期和带薪假期,中国在62个国家中排名第59位。报告显示,大部分国家的公众节日假期在10-15天,因此中国的11天节日只能算中间偏下水平。
不过,记者调查了解到,一些本该属于我们休息的节假日,在很多时候都已沦为“浮云”。
国家规定,3月8日定为妇女节,放假半天。可记者调查发现,在许多单位和公司,这半天假形同虚设。
五四青年节也遭遇同样的命运,14至28周岁的青年在这天可放假半天,可记者采访发现,大部分青年并未享受放假的待遇。
3
析因: 休假难,重在带薪休假落实难
休假难、投诉少,是怕收益受影响,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有多少工薪族能“按时”歇公休假呢?
昨日,大豫网关于是否享受过带薪年休假的调查中,255位受访者表示“没享受过带薪休假福利”,占到受访者七成。
今年2月18日,国务院出台《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要求2020年基本落实职工带薪休假。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除了一些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外,一半以上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大都没有落实上述规定。
带薪休假难落实到底难在哪儿?郑州市一家广告公司的经理坦言:“一个人休息,就必须补充另一个人来分担这份工作,人工成本太高。”
在一家网站做销售的赵庆则表示,公司每个季度都有考核,如果达不到考核标准,自己的业绩奖金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每年的年假只能被迫放弃。
同时,监管力度在现实中也显不足。郑州市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处相关负责人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说,郑州市平均一名监察员要监察2.2万名劳动力,而这一比例在国际上通常为1:8000。“人员不足,根本没有力量去巡视检查,只能对投诉举报进行处理。”
4
声音: 带薪休假制度仍需完善
劳动监察部门建议劳动者维护自己的休假权
虽然法律有明文规定,但因没有强力落实机制,“带薪休假”在一些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执行情况不佳,有的变相回避,有的以各种借口克扣假期,有的干脆不提这事。
然而,没享受带薪休假的人很多,但投诉的少之又少。在权益和饭碗面前,众多员工纷纷选择避而不谈。郑州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服务热线12333工作人员说,每逢节假日是投诉高峰期,关于加班费投诉每天有100多个,不过投诉没有带薪休假的不多,几天才一个。
“希望劳动者能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休假权,只要投诉都保证去调查处理。”市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处处长朱永军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教授张明锁认为,更迫切的是有效落实当前已规定的休假时间。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