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7 15:42:00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依托大数据、云储存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深圳白鹤印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印章可以锁定公章使用人、使用时间、使用位置,并在云端后台有追溯功能,减少假公章的危害。实现企业对公章使用授权有效管控和后台数据备案,规避风险。
“萝卜章”引发诈骗大案缘何频发?
印章虽小,事关重大。近年来,全国各地由伪造公章、私刻“萝卜章”引发的诈骗行为屡见不鲜,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也时有发生。
2014年,广东两名不法分子通过披着“首X理财”公司的合法外衣,暗中注册大批“空壳公司”,并以不同公司的名义以及利用假公章申请POS机,再利用POS机大肆非法套现,三年间涉嫌非法套现金额近4亿元被广州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地摊上花不到200元成本私刻出的“萝卜章”,却成为替上亿元的诈骗案背书的“通行证”,损失的不仅仅是巨额的公私财产,还有人们对市场秩序的信心和人与人、企业与企业间的诚信。
对印章的管控,我国从立法层面、行业标准规范和行业监管层面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我国刑法第280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褫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公章刻制行业是我国公安机关管辖的特种行业之一。经营公章刻制业务者,须先向公安部门申请《特种行业许可证》,并向工商机关申请领得营业执照后方准刻制,且刻制公章后须上传给主管部门登记备案。而公安部门自2000年起颁布了《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章印痕对比和异地查询服务,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不法分子,但是,假公章引发的诈骗犯罪依然猖獗究竟为何?
专家:公章管理制度亟待改革 公章使用管理技术有待提升
业内人士指出,假公章泛滥暴露出目前印章行业监管标准、公章使用环节监管和公章印迹识别技术的不足。
‘萝卜章’满天飞背后有三点原因,一是现行的公章管理制度标准是15年前制定的,且全国各地推行监管标准力度参差不齐,使公章犯罪未得到源头上的遏制;二是公章刻制行业缺乏自律,社会上小作坊多,私刻‘萝卜章’的犯罪成本低、刻章技术含量低;三是传统的印迹对比技术没能与时俱进,跟上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技术步伐。在我国一些银行,银行从业人员还在使用将预留印鉴印迹的纸张与盖有公章的纸张对折或重叠来视校印迹是否一致来判断真假,这种传统的识别技术跟不上时代了。
“公安部门对公章的审批环节进行了管控,却尚未控制住其使用环节。在广东一些农村地区,存在滥用公章私订合同的现象,给村集体造成过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如果能在事前就管控起来,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要进行事前管控,必须改革公章管理制度,并从技术上提升公章识别技术水平,杜绝“萝卜章”引发诈骗犯罪的土壤。”中国印章行业技术工艺国家标准编委会主任、全国印章行业协会副会长董先生说。
“智能印章”引领印章行业新变革
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广东,印章行业更需创新监管技术驱动行业发展,实现公章使用监管的突破。
深圳白鹤印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壮伟表示:“发生类似无法追溯公章使用情况的事情后,企业通过‘智能印章’所连接的大数据后台系统,何时何地何人盖的章相关证据,将其提供给公安部门物证鉴定中心或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萝卜章’造成的损失。”
“我们的智能公章最大的技术突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把公章管理提前延伸到公章制作材料的管控,提升制造公章技术含量和加密手段,从源头杜绝伪造公章现象的泛滥,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起公章审批、公章制作、公章使用的完善信息平台,实现了公章的全程留痕、公开透明、可溯可查、实时监督。”
据了解,该公司的“智能印章”实际由智能软件系统和外部的硬件构成。外部硬件由公章壳体、企业自己配置的公章头和电子硬件组成。电子硬件部分含有集成主板、定位芯片和电磁装置,能接收APP操作指令、定位信息等,并将信息实时发送至云数据中心。
“智能印章”的软件系统部分能实现在公章使用过程中进行事前授权控制和事后数据追溯的两大功能。“盖章前公司负责人对印章的使用人、使用地点和次数实施授权管理,实现异地有效监管;其次,“智能印章”软件系统对每一个盖出的章都有记录,保证相关企业在发生经济纠纷时,有一个追溯的渠道,为司法鉴定提供佐证,没有后台数据库记录、未经授权的章企业可以不予承认。通过事前授权、事后查询两大功能,通过这样的双重保障能保护企业的权益!”林壮伟说。
“这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GPS定位和移动通讯服务制造出的‘智能印章’是一项惠民的工具,我们努力为推进行业变革作贡献!”林壮伟表示。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