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回应紧咬桑兰不放:立足于新闻本身

2015-11-30 10:18:00    作者:   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桑兰 新闻 科学家 资料图 个人博客
[提要]这一周,新华社甩出长文,桑兰连夜反击,博文更长。”  17年来屡屡出现在大众视线中并受广泛关注的桑兰,其案情,或者说一项新的论说浮出水面,新华社发文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桑兰(资料图)

  桑兰(资料图)

桑兰一家(资料图)

  桑兰一家(资料图)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11月30日报道 17年,尘埃仍未落定。一石,又激起千层浪。

  这一周,新华社甩出长文,桑兰连夜反击,博文更长。而白岩松等媒体人,也表明立场,以态度作为公器,各有情绪。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节点?又为什么偏偏咬着桑兰不放?当真如主人公所认定,有人要“赶尽杀绝”吗?记者昨日采访了新华社相关人员,他们落落大方地回应:“这是一则跟进性的新闻,持续性长的新闻。”

  17年来屡屡出现在大众视线中并受广泛关注的桑兰,其案情,或者说一项新的论说浮出水面,新华社发文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从她一出事开始,我们驻纽约的报道员就一直跟着这条新闻。包括之后的上诉、撤诉,一系列动态等等。”来自新华社的声音称,此条线的记者一直关注着桑兰事件的进展,“最近又发现了一位美国运动科学家公开了他的结论。其实他的文章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发布了,但因为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小众,并不受人关注的科学家,而且其文章是在个人博客中更新,所以我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跟踪到这条新闻。”

  桑兰出事,是大新闻。之后,没完没了的官司,是衍生物。有了新的证据,新的推断,拿来做文章,算得上是跟踪报道。新华社说:“并不是和桑兰过不去。我们的立足点,是新闻本身。”

  当桑兰成了母亲,生活日趋平静,是否有必要再起波澜扰其生活?这个问题的解答,其实有着不同的立足点。于情感而言,我们祝福曾遭遇大不幸的桑兰拥有温馨的家庭生活。于事实而言,在任何时候被摆上台面都不为过。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王菲菲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