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记者调查

种植户用豆饼牛奶施肥 一个草莓卖到2元钱

2012-01-12 11:36:00    作者:   来源:潍坊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吃豆饼、喝牛奶,还有蜜蜂帮助授粉……在安丘市石埠子镇南王家庄村这是草莓的待遇。这样培育出来的草莓,个儿大的一个就值两元钱,一个个晶莹剔透的草莓真正成了村民的“金蛋蛋”。1月11日,记者走进被称为“中国草莓之乡”的南王家庄村的草莓种植大棚,采访中,记者真切感受到了收获时节种植户们的喜悦心情。
  草莓吃豆饼喝牛奶 一个就能值两元钱
  11日,记者刚走进南王家庄村村民周建田的草莓大棚,老周便热情地招呼记者摘草莓吃,怕记者有顾虑,忙解释说:“尽管放心吃,没有药。你看,我们采用的是蜜蜂授粉,蜜蜂最怕农药了。”果然,在大棚中间的确放着一个蜂箱,一只只可爱的小蜜蜂落在草莓白色的花蕊上忙碌着。
  记者在大棚边上发现了一些牛奶。老周介绍说,他家的草莓不仅施用豆饼等有机肥,还喂牛奶。这些牛奶发酵后是上好的肥料,浇水的时候随着水施进去。喂过牛奶的草莓不仅颜色发亮,而且口感更好。
  老周介绍说,他家的这个大棚有9分地,种植的品种是“甜宝”,前一天摘了30斤,卖了400多元。说话间,他随手拿起一个红了的草莓对记者说:“你看,这个草莓有一两多,能换两元钱呢!”
  陪同采访的南王家庄村草莓合作社社长王军笑笑说,这话一点也不假。这种“甜宝”草莓个大,一般10个左右就一斤多。以合作社现在批发价格19元一斤来算的话,一个草莓真值两元钱。
  建成全国首家村级 草莓脱毒育苗中心
  “一棵草莓苗从培养基到移栽,再到大棚,大约需要两年的时间。”南王家庄村草莓脱毒组培中心的刘木芬是一位大学生村官,负责脱毒组培室的工作。
  据她介绍,因为长年种植,造成了草莓品种、质量的退化,土壤里面也容易产生病毒,因此,必须通过脱毒栽培优化品种,达到提高草莓产量质量的目的。
  2010年,南王家庄村草莓合作社建设了集科技推广、质量监管、休闲采摘、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草莓科技文化园,建成了全国第一家村级草莓脱毒中心,实现了草莓脱毒、工厂化育苗和三级繁育。
  半年时间都产草莓 提前上市卖上好价
  南王家庄村草莓合作社社长王军告诉记者,他们村共2000亩耕地,光草莓就种了1500亩,村里400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草莓。草莓已经成为村里的主导和特色产业。“不是我吹牛,俺村里连老太太都对草莓种植技术了如指掌。”王军笑着说。
  为了增加村民收入,2008年,村里成立了集育苗种植、加工配送、出口贸易为一体的草莓合作社,与江苏、青岛等二十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常年的供销关系,辐射带动起周边包括诸城市部分村庄在内的两万亩草莓种植基地。2010年,南王家庄村草莓合作社又建设了草莓科技文化园,建成了全国第一家村级草莓脱毒中心。
  王军告诉记者,村里的草莓种植品种包括鲜食品种和加工品种等近20个,从元旦上市一直到次年6月初收获结束,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都有草莓卖,草莓成了这里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谈到今年草莓价格,正在棚里忙活的王子进乐了:“奇好,咱就不怕它贵。俺这个棚去年就收入了两万多元,今年估计收入三万元不成问题!”
  王子进分析说,“因为去年阴雨天气较多,导致大棚内的光照和积温达不到,所以草莓成熟期比往年要推迟10天左右上市,而我们村的这些都带有自动卷帘机的高科技大棚,比一般的冬暖式大棚采光好,棚内积温高,因此草莓长得快、成熟早。”所以,并未耽误正常上市,卖了个好价格。据了解,现在草莓的价格与去年相比,一斤要贵2至3元。  文/图 本报记者 王玉芳

祝坤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