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潍坊·海报新闻9月5日讯(实习记者 郑群)近年来,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立足山区乡村实际,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抓基层、打基础,强党建、促发展,趟出了一条山区乡村组织振兴的新路子,为山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坚持组织联建、工作联动,构建区域党建协同机制。综合考量各村人口、地理位置、服务半径等因素,今年将辖区11个中心村“化零为整”,整合为支公岭、九杰寨、淹子岭、嵩山、龙门5大社区,分别设立社区党委,由挂靠社区的班子成员担任党委书记,驻村干部、所辖村党支部书记为党委委员;按照“社区党委—中心村党总支—原建制村功能型党支部”的组织架构,明确责任界限,推行社区大党委制度,构建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动的区域党建协同机制。财务统管。改革村级会计制度,撤销各中心村会计、原建制村报账员,在每个社区配备2名社区专职会计,负责村级账目的核算和记账,由社区专职会计负责到区经管统计服务中心审计、记账;区经管站与社区会计签订责任书,开展社区会计专题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社区会计履职尽责本领。事务统议。建立社村集中议事制度,确定每周一为“社村集中议事日”,由社区党委书记主持,重点研究党建工作、经济发展、公益事业、社会保障、村级事务等内容;加强社区对村级重大事项的监管,村级重大事项经社区党委研究通过后,由中心村党组织牵头,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程序组织实施,社区对决策事项执行实行全程监督。人才统培。建立青年才俊递进培养制度,打破地域界限,设立区青年人才党支部,以40周岁以下的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务工经商人员、致富能手等为重点,建立青年人才信息库,从中择优推荐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拓宽青年农民入党渠道。注重发挥退休老干部作用,组建起17人的区老干部协会,紧扣全区中心工作,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发挥传帮带作用,着力当好参谋助手。
坚持支部引领、三治融合,完善现代乡村治理机制。嵩山生态旅游区党工委制定《关于推行“自治、法治、德治”基层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将乡村治理细化量化为9大项17条,坚持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根本、以德治为先导,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工作中,压实村级“三治”主体责任。各中心村成立以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三治”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推进本村自治、法治、德治建设工作,并根据工作需要,每村成立“三治”建设专项服务团,服务团成员涉及村民代表、党员代表、老干部代表、乡贤人士等,确保“三治”建设工作有主体、有载体。加强自治建设。发挥村民自治作用,严格执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一监督”“阳光议事日”“四务”公开等制度;发挥百姓参政团作用,积极引导百姓参政团人员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先后修订完善村规民约11个,吸纳群众意见建议600多条;完善村级网格化管理制度,建成11个一级网格、31个二级网格、190多个三级网格,每个网格确定一名网格负责人,负责参与村级管理服务职能,不断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加强法治建设。每月组织一次法律服务进村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法治讲座;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区、村“三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带头入户走访300余次,及时了解、登记群众思想动态、诉求意愿和各类不和谐、不稳定、不安全隐患。执行阳光法治日制度,每月6日为“阳光法治日”;区、村聘请专业律师为法律顾问,指导参与村级事务,帮助提供法律意见和法律援助。加强德治建设。每季度组织一次“四德典型”“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加强社区文化站建设,“一村一文化站”,组织社区文艺队定期开展文化活动;组织志愿者、老干部进课堂、进班级,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借助老年协会、“书画协会”等社会组织,深入开展志愿服务。
坚持一村一社、共担共享,建立经费运转自给机制。探索组建“一村一合作社”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集体创收、村民致富“同频共振”。2018年11个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其中有4个村超过10万元。三方参股成立合作社。该区党工委坚持“村集体+村干部+村民”,统一扶持村党组织入股、引导村干部带头入股、鼓励村民入股的办法,一村组建一合作社,实行股份制经营增收。村集体出资一般不低于5万元,能够争取到项目扶持的村,将项目资金作为集体入股资金;无经济收入、未争取到项目的村,区发展服务中心暂借5万元作为集体入股资金。村干部带头引导群众以土地、资产或者现金等方式入股合作社。多形式发展集体经济。朱家坡、铜峪、水沟等合作社流转长年在外群众闲置或种植传统作物的土地,发展猕猴桃、绿化苗木等高效农业增收。垛庄、九杰等合作社依托芸豆、西红柿等高山蔬菜和蜜桃、黑小米等特色农业,积极对接大中城市市场、连锁超市等开展果品购销服务,仅此一项可增收1万元左右。依托当地果品、蔬菜和小米、绿豆等产业优势,泉头、青石崖、朱家坡等建设农产品深加工车间,提高产品附加值增收。依托“齐鲁嵩山”旅游品牌资源,新合、黄谷等合作社投资建设民宿、餐饮等项目增收。严管理运营。合作社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具体开展工作,制定章程,依法选举理事会、监事会;实行合作社与村集体财务、管理“两个分开”,互不干涉;统一制定利润分配方案和分红标准,一般合作社纯收益的40%归村集体、30%为合作社积累、30%社员分红。
坚持人民至上、互联互帮,健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围绕联系服务群众,开展“把工作干到实处、把评价交给群众”社区服务活动。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社区干部开展进村入户遍访行动,每名社区干部每季度走访50%以上住户,每半年完成一次全部走访任务,一年走访2次。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年内到所联系社区走访户数不少于100户。统一制作社区干部工作证,社区干部入户走访时,佩戴工作证并亮明身份和走访事由。实行服务承诺制,社区干部入户认真填写服务承诺书,向群众讲明社区具体服务事项和服务流程。按照“一户一档、一事一表”要求,社区干部利用入户走访和社区在岗时间,详细了解村内情况和百姓声音,做到一事一记、详实具体,及时反映并处理发现的问题和征集的意见建议。每周汇总整理上周社情民意情况,报社区党委,畅通信息渠道。深入推行社区实体化运行,积极做好政府服务、村级服务和社会代办服务。社区干部对入户了解发现的问题,及时梳理登记造册,研究落实解决办法,每名干部每季度至少为群众上门办实事2件以上。制定专门测评表,采取直接入户、电话抽访等形式,每半年组织一次群众满意度测评,测评成绩作为年底社区干部评先树优和绩效奖惩的重要依据。
山区乡村组织振兴在嵩山得到了生动实践,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有效提升了村级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通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等,有效解决了“无钱办事”“无场所议事、服务”等问题,村党组织为民服务能力得到新加强,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水平得到新提升。在西部环山路建设、抗灾救灾等工作中,党组织和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铜峪村党支部、黄谷村党支部书记国成勤受到了省委表彰。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通过区域党建统筹与协同发展,嵩山乡村产业、生态、文化、人才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工作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其中,依托盛世果蔬、九杰核桃、宝芸苗木等合作社,带动了嵩山蜜桃、猕猴桃和佛手瓜产业,全区共发展蜜桃4.5万亩、猕猴桃2000亩、佛手瓜5000亩,“两桃一瓜”撑起了嵩山产业振兴“一片天”。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米”问题。通过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极大促进了便民服务,群众经常“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在嵩山成为新常态。实现了社会治理有效。通过“三治”融合发展,及时解决、处置基层矛盾,有力促进了社会治理与服务,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在潍坊抽水蓄能电站征地中,对涉及1852户、18.9万株果树,62户、1.5万平方米房屋及附属建筑物进行清理,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进展顺利。2017年朱家坡社区被评为“山东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2018年该区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9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宝通街白浪河桥看到,之前一直封着围挡进行施工的大桥中间位置,目前已拆掉了围挡,地面重新铺设了沥青,桥面恢复了畅通。此次施工是将宝通街白浪河桥中间位置的原钢架拱老桥拆除重建,原定工期今年11月30日完工,提前了近三个月。目前,施工单...[详细]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山东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文件精神以及潍坊市创建公交都市要求,我市对《潍坊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2012-2020)》进行修编。日前,市交通运输局对《潍坊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2018-2030)》(以下简称《规划》)进行公示。9月29日前,市民可进行意见建议...[详细]
根据《通知》,我市今年企业职工货币工资增长基准线为7%,不设增长上线和下线。其中,国有企业工资指导线基数为上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非国有企业可以上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基数,也可以本企业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详细]
9月2日,我市秋季捕鱼期的首批“虾兵蟹将”上岸,还没进入市场就被抢收一空。记者走访了解到,从小船出海情况来看,捕捞量不太理想,同时捕捞者的老龄化更加明显,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干这行,“船老大”面临招工难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渔民开始转为陆地养殖,我市...[详细]
9月1日下午,在潍坊城区胜利东街与东方路交叉口东南角的工地上,多辆机械正在施工作业,雾炮机不停地向工地上喷雾。据了解,这处工地原本是一个大型项目的基坑,在过去几年汛期多次发生险情,出现了重大安全隐患。为此,高新区决定对这处基坑进行回填,彻底消除安全...[详细]
9月1日,记者在城区东外环路看到,这里已经开始沥青面层的铺设,南外环路沥青铺设也已经全面展开。记者从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获悉,我市东、南外环路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东、南外环路路基填筑已经基本完成,路面基层已完成任务过半,沥青面层施工也全面铺开,目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