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放学了家长没下班?在潍坊,这都不是事儿!

2018-03-30 08:48:00    作者:韩蓓蓓   来源:中国山东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师需要 学生安全 学生健康 学生家长
[提要](记者 韩蓓蓓) 如今,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下午三点半放学太早,引发了接送难题,还催生了学校周边各类托管班泛滥的现象,如何接送孩子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中国山东网潍坊3月26日讯 (记者 韩蓓蓓) 如今,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下午三点半放学太早,引发了接送难题,还催生了学校周边各类托管班泛滥的现象,如何接送孩子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3月3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经过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时表示,教育部将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涉及的相关政策问题,探索依靠社会力量解决“3点半放学”问题,并加大力度治理校外托管班乱象。而在潍坊,这都不是事儿!

  2015年试点先行 探索延时服务模式

  长期以来,小学生放学时间一般冬季为下午3点半,夏季为下午4点半,而这一时段很多学生家长尚未下班,学生放学后看护出现“空档期”,一部分小学生流向“小饭桌”“托管中心”等社会机构,甚至有个别学生滞留网吧、路边摊等,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学校方面在放学后因教师需要教研、批改作业等工作,继续接纳学生时也存在一定困难;加上教师日常的工作已经满工作量,一些教师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

  对此,潍坊市教育局早在2015年就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市区51所试点学校,2016年扩大试点范围,再次增加试点学校50所。同时争取彩票公益金支持,对开展延时看管服务的小学,每校给予15万元的启动经费支持。

  经过试点探索,潍坊教育部门取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学校延时看管服务主要以教师看管为主,家长义工、退休教师(老干部)以及社会志愿者等参与为辅;对象主要是低年级学生、有特殊困难的学生等,冬季时间一般到17:30,其它季节到18:00。

  同时明确了以校内服务为主,充分利用城市少年宫、乡村少年宫、社区“四点半学校”、社区儿童俱乐部等资源共同实施延时服务的模式;内容以公益服务为主,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主要包括课外阅读、文体活动、手工制作、综合实践等。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潍坊市区101所学校均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延时服务模式。同时,各县市也因地制宜,积极开展了此项工作。全市318所有需求的学校立足实际,着眼办学特色、育人理念、资源优势等,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看管服务,解决了全市近6万名小学生家长的实际困难。

  因地制宜 全市804所小学全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

  2018年1月份,潍坊市教育局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奎文、潍城、坊子、寒亭、高新、经济、保税等7个区,按照统一行动和因地制宜相结合,一区一案、一校一办法和家长、学生自愿的原则,只要有看管服务需求的学生,学校全部纳入免费延时看管服务范围。目前,7个区共146所学校全部启动小学生放学后校内延时服务,16113名学生受益,真正落实了“家长有需求,学校就满足”的工作标准。

  3月份,新学期开学,所有县市区按照“一县一方案、一校一办法”的原则,全面开展了小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各小学(含教学点)做好家长和学生需求摸底统计,建立信息库,将有需求的学生,特别是孤儿、农村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等放学后家长接送困难、在家无人照料的学生,全部纳入延时服务范围。目前,全市804所小学已全部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13.9万学生受益,占小学阶段在校生总数的25.54%。

  课后延时服务可不只是写作业那么简单

  本次延时服务工作在继续前期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坚持以校内看管为主,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打破年级和班级界限,统筹编排“看管班级”,组织学生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

  同时,鼓励各县市区积极探索实施弹性入学制度,最大程度便利家长和学生。延时看管中坚决杜绝集体补课、加重学生课外负担等损害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发生,力求在解决家长看护难题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

  “现在,学生放学后允许继续在学校里学习、活动,有老师们看着,我们上班更安心了。”这是家长的肺腑之言。延时服务在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取得了较大成效,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为了推动学校特色办学增添新内容,各学校相继推出手工制作、民间剪纸、科普讲座、队列训练、武术、足球活动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使得延时看管服务不是简单的“等待”时间,学校更成为了学生们放学后的开心乐园。

  高新区大观小学一位学生说:“我在‘四点半学校’里能把作业完成地更好,课堂上没听明白的地方可以得到老师的帮助。我还学会了画画、新闻采访、手工制作、器乐知识等,我都不愿意回家了。”

  声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