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0 09:33:00 来源: 我要评论
李文连两年来已为40余名孩子提供书法培训
李文连教孩子们如何运笔。
为了文化传承,家住安丘市兴安街道李家埠村的李文连在其他族人的鼎力相助下,于2015年开始了族谱续修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村里没几个人会书法。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怀着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李文连从2016年开始义务担当起大众书法的普及者,开设了书法公益培训班,两年的时间里,免费为40余名孩子提供书法培训。
详细给孩子们讲解、做示范 12月17日,在安丘市兴安街道李家埠村一户普通的村民家里,一位老人正当众挥毫,以一手潇洒飘逸的行书为孩子们示范。这位老人叫李文连,今年75岁,从2016年开始自建了一个书法培训班,每天在家里免费给孩子们上书法辅导课。他还无偿提供学习资料、用品和茶水。
李文连从汉字的起源、书法艺术的造型基础以及如何运笔等方面一点一点地给孩子们讲解。孩子们认真地听课,一笔一划地临摹。
“把孩子送到这里,既能学知识,又能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我们放心。”一名家长说,写一手好字非常重要,孩子在练字的过程中变得沉稳了,学习成绩也显著提升。
“看到孩子们写字像模像样,我就满足了。我不求名不求利,趁着还能动,又有这个特长,希望让更多人能够关注书法,学习书法,领悟传统文化蕴藏的精髓。”李文连表示,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书法以其独特的美感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孩子们需要释放淘气的天性,也需要坐下来安静地接受知识带来的快乐。
获全家支持,用品一应俱全
起初,李文连办学的事情只告诉了老伴。考虑到办公益辅导班耗时耗力,两人都已年逾古稀,体力、精力有限,老伴对他的行为并不理解。不过李文连的辅导班办起来后,老伴每天都会帮助孩子们整理作品,在辅导班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怕子女担心,李文连没告诉他们。没想到小儿子从别人口中听说这件事后,主动给父亲汇了3万元钱,还寄来了水写布等学习用品,让父亲改善教学条件。他叮嘱父亲要注意身体,如果太累就不要勉强。
有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李文连更有劲头了。他与老伴将新建的南屋打扫干净作为教室,找人订做了课桌、椅子、黑板等,购买了50多套书法参考书,自备了宣纸、毛笔、墨汁、砚台,还配备了茶壶、水杯等。
就这样,从2016年初开始,每天下午4时,李文连便打开大门等着孩子们到来。“我曾经是一名教师,就算退休了,为孩子授业解惑也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孩子们愿意学习,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能收他们的学费呢?我只希望孩子们能通过练习书法使心灵宁静。”李文连说,希望更多的村民一起学书法,让村庄变成“书法村”。
这份执着与爱心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外村的村民和孩子也慕名而来。
续族谱萌生想法
问及开办免费书法辅导班的缘由,李文连说,这要从2015年他为李家埠续族谱说起。李氏族谱自上世纪初就一直未曾续谱。水有源、树有根,查明姓氏根源、理清世系,从而发扬族风祖德,激励子孙奋发图强、建功立业,为后人示范,意义深远。
为此,李文连在其他族人的鼎力相助下,开始了繁杂的族谱续修工作。这个工作量非常大,经常一天打十几个电话,每天列表排序,单户调查,资料整理。宣纸摆了一地,他就赤脚在地上校对、编纂、画谱,忙到半夜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半年的付出,3米多长的25世《峰山李氏支谱世袭瓜瓞图》终于完成,李文连还自费打印、复印。在族谱誊写的过程中,李文连发现,李家埠村竟没有其他书法爱好者。
“既考虑到村里的人都不爱书法,将来族谱难续,也是为了孩子们考虑。”李文连说,2015年3月的一天,他在村里溜达,无意间看到放学后的中小学生们在街上追逐打闹,过路的车辆还要小心避让,安全隐患很大。他坚定了利用自己的书法特长办义务辅导班的想法。
两年来,李文连已免费培训40余名孩子。
![]()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