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特师附属小学教师刘新兰是一名普通小学教师,将近三十年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当过班主任,带过队组,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受到领导和家长的好评和肯定。混在人群中,它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真正令我们折服的是她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2013年8月她和几个姐妹共同组织并成立了社区义工联合会潍坊义工联昌乐分会并担任监事长,从此她便把空余时间投身到社区义工的各种活动中去,风雨无阻。
大爱无言
2013年暑假,当她听说同事和几个朋友去青州一座山上为几位留守老人理发、抬水、打扫卫生等时,她就有意愿和同事们一起去看望老人,做点事情。心动不如行动,趁着假期空余时间多,她们几个姐妹就共同商量决定自己成立一个义工组织,开展为老人服务的工作,刘新兰就是这几个姐妹中最积极的一位,因为当时很多人还意识不到做义工的积极意义,她就不厌其烦的到处宣传,动员他(他)们一起参加活动,一起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到处传播正能量,经过她们的不断努力,昌乐春雨义工从开始的几个人到几十个人,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三四百人了,她们就这样默默的奉献着、影响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自从她加入义工以来,用会长的话说就是:“只要有什么事,一和她说,她都二话不说,总是四个字:好的,我去。三年的坚持,三年的奉献,三年多来她把自己的空余时间都奉献给了春雨,累计参加活动小时,组织大小活动次,但她却总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总是这么默默在奉献着,付出着,大爱无言,甚至周围同事和家人很多都不知道她在做这些事,当从别人嘴里听到对她的表扬而向她求证时,她总是微微一笑,这有什么呀?这有什么呢?说起来轻巧,难得是坚持!
公益无界
去养老中心为老人服务是春雨义工主要活动之一,她们每周一次小活动:为老人包包子,每月一次大活动:为老人理发、修脚、聊天、包包子等。公益无界限,为老人理发任务比较重,刘新兰并不会理发,但她毅然加入了理发的队伍,从头学起,细心观看理发师怎么理,并向理发师请教,就这样慢慢的掌握了一定的理发技巧。有了手艺不忘自己置办工具,她自己专门去买了一把推子,学习用,怕给老人理不好,她就拿家人当试验品,给自己的父母理,给丈夫孩子理,直到自己觉得理发的技术可以了,她就又专门买了一套新的理发工具,开始了给老人理发的服务工作。每一次理发开始,她都首先问明白老人想要理什么发型,想要留的多长,然后才耐心细致地为老人理,直至老人满意,老人都笑着夸她理得好!由于养老中心的老人比较多,住在五六个楼层,每个楼层都安排一个集中的理发地点,所以她又承担起了各个楼层的调节和协调,理发工具的协调,人员的协调,跑前跑后,忙前忙后,哪里最累她就去哪里,哪里最需要她去哪里。用她自己的话就是“我‘上蹿下跳’,一刻也不能停。”由于需要理发的老人比较多,会理发的义工又比较少,所以她还带动其她义工学理发,并且把自己学到的本领都教给她们,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好多义工都学会了理发,并都能独当一面。所以每次大的活动,虽然理发的任务比较重,在她带领影响下的理发组的都能快又好的圆满完成任务。
小城大爱
2014年春季,春雨义工和县妇联组织并实施“春雷计划”,春雨义工承担了贫困生的调查核实工作,为此春雨义工成立了助学部,她和另一名义工又分管助学工作,每年到助学调查时,为了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她白天上班,利用晚上的时间,在丈夫的帮助下,按照学生的家庭住址进行分组,在分组时,根据学生的住址她先手绘下来,然后根据附近学生分成一组。为了分组的合理,每调查一个乡镇,她都要提前三四天开始分工,晚上都要到夜半时分,一次分工不行,感到不合理,就再重新分,直至合理满意;有时一个乡镇的分组安排要手绘十几张图,也正因如此,在昌乐春雨社区义工里把她的手绘地图传为佳话。就这样三年来昌乐春雨义工对鄌郚镇,高崖库区,营丘镇和五图镇将近四百名学生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三年来的助学调查工作的分组分工,都是刘新兰利用晚上和休息时间完成的,调查工作的顺利圆满完成于她前期的辛苦是分不开的,当会长和义工们夸她时,她只是微微一笑“这是我应该做的!”在三年的助学工作过程中,她朴实能干,不辞辛苦,有时为了弄清楚贫困生的真实情况,她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多方打听与求证,力求每一个数据真实可靠,这种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得到社会的广泛称赞,而她却从不觉得自己做的有多好,从不满足。小城大爱,这份努力给了多少个家庭雪中送炭的帮助,又燃起了多少个家庭的希望,那份感动和感激或许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得到。
在2015年营丘镇贫困生调查过程中,她发现有一个家庭,比较特殊,母亲得了癌症,治病花了很多钱,亲戚朋友都借了,家庭很困难。她自己家庭虽然不是很好,孩子上学花去她家庭收入的一大半,但是她依然决定资助这个孩子。会长都感动地说:“你真的了不起,本来家庭不是很富裕,供着一个留学生,还资助孩子。”她听了后还是一笑“比起困难的家庭,我还是好多了,我自己节约点就能省下来的。”就这样她决定把这个孩子从小学一直资助到上大学。说到做到每学期一开始她总是先想着这孩子是不是缺钱缺东西,孩子安顿好了,她才安心。
传递正能量
刘新兰是一名教师,每当走访到调查孩子家,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迷茫而又渴望的眼睛时,看到孩子由于家庭的原因那胆怯的身影时,她都会俯下身来,用亲切的话语开导孩子,鼓励孩子要勇敢坚强,要有信心,相信有这么多好心的人,一定会好起来的。看到孩子重新露出纯真的笑脸,她也从心里高兴。调查走访时看到孩子穿着比较旧的衣服,回来后她不但把自己家里的一部分衣服捐给困难的孩子,还动员自己的同事们也把家里的旧衣服捐出来,再根据调查的孩子的情况,分类整理,把合适的衣服送到孩子手中。在调查活动中,她还注重孩子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要孝敬父母,要学会感恩,现在有好心人帮助你,将来也要用爱回报社会,让爱传下去。
刘新兰把在干义工中受到的启发和教育,也应用到她的教学当中去,她用一些贫困学生的实例,教育孩子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要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自强自立的精神,学生也很受教育。二者相得益彰,并且在她的带动下,有的学生及家长也加入到义工的队伍中,家长们深受启发:“干义工真好!孩子比以前听话多了!也懂事多了!”她的行动还感染着她的同事们,学校的厕所没有专人打扫,有时候卫生状况差,她就默默地担当起了打扫厕所卫生的工作,不嫌脏不嫌累,同事们身有感触地说:“老刘觉悟就是高!”她的周围满满的正能量,在她的感染下,她的同事也有很多慢慢地加入了义工,定期去参加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感染着身边的人!
干义工三年多,她的认真执着,大家有目共睹,有时有一些评优表彰名额,大家都想留给她,每次都被她婉言谢绝:“还是给其他义工吧!我做得还很不够!”她就是这样不求回报默默地付出着,奉献着,并且无怨无悔!公益路上她的付出与坚持会让这路途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悠长!
昌乐特师附属小学 张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