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永远感动,永远热泪盈眶

2016-11-08 11:08:00    作者:杨明明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语文:永远感动,永远热泪盈眶
  那天,风和日丽,北京几位专家偕同十几位全国名师莅临学校指导工作。笔者安静地坐在一个角落,欣喜地享受着。其间,《语文主题学习》杂志的执行主编马红芳老师细心地提议道:“外来远客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吧,免得彼此太过生疏。”于是,一波波的清甜声音响起,“大家好,我来自江西……”“大家好,我来自内蒙古……”“大家好,我的家乡在天津……”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惊艳了我的心情,心潮难抑,到底是怎样一股力量将这些天南海北的精英们吸引到了我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
  “不要只我们说,高主任,你也让你们学校的老师谈谈嘛。”几位名师评完课,马老师微笑着再次提议。“好,那我给大家介绍一位。”高主任忽然笑容可掬地把目光落到了我的身上,“这就是传说中的杨明明,《绿色的翅膀》的编辑。”我猝然不及,吃了一惊。原本只想做个虔诚的听众,竟然要被推向人前了。“杨老师,介绍一下你的教学心得吧。”几十双眼睛齐齐望向我,我不由深吸一口气。
  “高主任非常幽默地把‘传说’二字用到我的身上,其实,我真是愧不敢当。我所学非语文专业,从2012年才开始改科。如果硬要说心得的话,那就是,我一直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爱它!所以,我也要我的学生喜欢它……”原本毫无准备的我,就这样倾诉起自己的心声,越说越多,越说越多。而我也分明看到,周围的老师渐渐都坐直了身子,目光中溢出了微笑。“让学生爱读,爱写,自由的读,自由的写,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标。”说到最后,我甚至有些激动了。话音刚落,坐在远处的毕总就率先鼓起了掌。他是《语文主题学习》的总编毕唐书先生,已进花甲之年,精神却矍铄得很,是位名副其实的教育专家。他赞赏地冲我笑着,掌声落罢,他收回目光,望向我校的王文智校长:“这是这段时间我听到的最真诚的经验交流。”
  面对这句贵重的评价,我没有雀跃,只有欣慰。幸好,自己行走的方向并未偏差,还算正途。
  会后,我一直沉浸在这种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多好啊,一群人可以为着同一个梦走到一起,交流着彼此的心得,只为让语文的课堂更时效更精彩,只为让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可以有份应得的前途。
  细细追忆自己这几年的历程,不能说没有迷茫,甚至有时可以用 “山穷水尽”之落魄来形容。实事求是地说,我以前任教英语学科时,无人引领,一路下来,始终是风生水起。然而,当我抱着十二万分的热情投入语文的怀抱时,才蓦然发现,自己竟然不知该如何“爱”她!
  在我们的求学时光中,语文课堂是典型的应试模式。十几年过去,教育领域挥舞着的是素质教育的大旗。“海量阅读”的簇大旗帜,让我惊喜万分,却也让我无所适从,因为我不知该如何做好这个引路者。并且,自己执教英语的多年经历,也让我养成了一些“陋习”:任何题目都是有标准答案的,任何知识点都是可以“死记硬背”的……所以,自己虽然爱语文,但我心底深处却时常漫过沮丧:为何自己不能让语文课堂“随心所欲”?为何自己的课堂总感干涸不流畅?
  与语文的初次“触电”是那个冬日的午后。我接到了马红芳老师的电话,她热情地评析了我所寄发过去的学生的文章,对我也多有鼓励之言。那刻,我全身的细胞都被点燃了,原来,自己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差”。后来的几次接触,马老师为我推荐各类书籍,高屋建瓴地指引我如何往前走。心中迷雾渐散。
  而昌乐县教研室的张丽华老师也是不遗余力地“照顾”着我们的成长。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她发来了一条短信,是名师王君所记载的一堂作文课实录。我有些讶异地一口气读完了这些文字,心潮澎湃,激动难平,原来,作文课可以这样上!如获至宝般,我开始搜罗她其它的教学记录,每日都会飨读品析。眼界渐被打开。
  王君老师的课堂是激情四射的,文字是感性青春的。她的笔下,无数次出现一个名字——余映潮。于老前辈可谓是语文领域的泰斗,半是崇敬半是好奇,我购买了他所著的几本书。踏实浑厚的讲述风格,正如他严谨厚积的课堂,真真让我感悟到了“大语文”的风采。睡前享受一下这些智慧的文字,已成了我雷打不变的习惯。思维开始有序。
  越读越觉出自己的浅陋,越读越能品出语文的醇厚,越读越能让自己的课堂轻盈。我深深感激着生命中这些或者熟识或不曾谋面的人,深深感激着他们的富有魔力的文字,深深感激着他们身上所散溢出的那股寻梦情怀。
  课堂在继续,语文在继续,而我的探究之路也在继续。我相信,这种“继续”永远没有句点,伴随着它的会有低落,会有失败,但永远不会有停滞,不会有空白!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中学
  联系电话:18706536902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焦雪

相关新闻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