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兼施 打造畅通城市交通

2012-12-03 15:34:00    作者:陈庆明   来源: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造成交通拥堵的因素有很多,车辆的快速增加是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道路和交通设施建设的滞后限制了交通的畅通,道路维修与路面下各种设施修建、交通事故、交通参与者的违法无序行车都使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

  造成交通拥堵的因素有很多,车辆的快速增加是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道路和交通设施建设的滞后限制了交通的畅通,道路维修与路面下各种设施修建、交通事故、交通参与者的违法无序行车都使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

  解决好城市的道路交通问题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解决的对策上,大致可以有加大道路设施建设、交通工具改进的“硬件对策”和改变交通政策、创新管理机制的“软件对策”。总体上来说,交通设施容量的增长速度永远赶不上交通需求的增长,仅仅靠兴建道路,以增加交通设施容量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被证明是不切实际也行不通的。为此,“软”“硬”兼施、想方设法实现道路容量的科学扩张、挖掘现有道路运能的潜力和科学地管理,将是未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经之路。

  第一,要注重城市道路规划的科学性。建造新的道路以解决城市行车难问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延伸道路里程,发展优质的城市交通是必然的趋势。兴建道路是最为直接增加道路容量,加速交通流量的方法,但其巨大的花费、土地的有限性和建设的繁杂性都决定了道路的修建一定要注意科学规划。规划不合理的建设,不但不能使道路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而且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城市道路建设、公路建设的管理职能和道路交通管理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各方均按照自己的一套方法行事,缺乏统筹规划,又有在部分问题上争权夺利或相互推诿的弊端。在城市道路规划上只考虑到本部门的一些问题而忽视了整体的一个利益,也就出现了一些不科学的问题。所以在城市道路规化时要积极开展调研,通过实地的调研广泛听取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尽可能地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在道路规划的时候就尽量避免出现问题,使道路建设更加科学更加有预见性,更加合乎实际。

  第二,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的经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良策之一。据专家测算,一辆中型公共汽车所占的道路面积分别相当于10辆自行车、6辆摩托车、2辆出租车所占面积,但从乘载人数上分析,一辆中型公共汽车可代替15辆出租汽车。私家车与公共交通是此消彼长的联系。如果公共交通发达,更多市民愿意借助公共交通出行,导致私家车的拥有量减少、出行率降低,随之,交通拥堵和停车难自然也就一定程度得到缓解。客观来看,大部分城市公共交通目前仍存在上升空间,未来将会有不少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这对化解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无疑是利好形势。

  第三,要多部门齐抓共管。影响道路交通的不仅仅是道路交通的参与者,还包括其他的因素。行人、车辆的有序流动对于保证道路的畅通有着重要的影响。个体交通参与者在局部路段的违法行为都可能对整条道路乃至整个交通系统的通行能力构成严重影响。例如,部分人员在道路上不按规定穿行、乱摆乱买、占道施工等一直是影响城市交通拥挤混乱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强化对个体交通管理,加强对影响交通的其他因素的管理,保证道路的畅通,排除影响交通的各种因素,也将有助于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这就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对道路交通齐抓共管,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清除影响道路交通的因素,如城管部门对乱摆摊设点的商贩要及时清理,城建部门要规范施工单位,防止占道施工。特别是在老城区这样的问题尤为突出,各部门相互推委是造成道路人为变小的重要原因。

  第四,要加大科技强警力度。人力毕竟是有限的,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科技力量帮助我们加强道路交通的管理,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利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对城市交通网络实施系统性、整体性管理和监控,实时智能交通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发展方向。按照“三基”工程建设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大科技强警力度,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战斗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运用路口视频监控、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抓拍、非现场执法等各种方式提高我们的战斗力。我们应该进一步开拓思维,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增加交通管理中的科技含量,努力根治好城市道路交通的顽症。

  第五,要有一支过硬的交警队伍。一个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如何,越来越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交通是否畅通,交通秩序是否良好,一支优秀的交警队伍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是城市交通管理的主力军。要进一步加强交警队伍建设,使交警队伍向年轻化、知识化方向发展,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其政治坚定;加强业务培训,保证其业务精良;开展“大练兵”活动,保证其素质过硬。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宗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使交警队伍不仅仅成为一支善于管理的队伍,更是一支善于服务的队伍。

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