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来“临”|潍坊临朐:青山不老绿水长

2024-05-27 10:48: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溯 曾庆昌 葛坤震

  大众网记者 李溯 通讯员 曾庆昌 葛坤震 潍坊报道

  弥水粼粼穿城过,朐城环翠生态兴。

  钟灵毓秀,朐山峰顶俯瞰这一城山水,无限风光。放眼望去皆是欣喜,这是临朐人民实干实为的奋斗成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习以为常之处皆是风景,“诗和远方”就在当下。

  生态是临朐最大的底牌,绿色是临朐最亮的底色。临朐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四个十”“六进六创”活动为抓手,认真组织实施“一一三三五”思路举措,锚定建设“更好临朐”部署要求,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临朐新篇章。

  回首癸卯 更好临朐步步高

  环保引领、大步向前。临朐县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三大行动,土壤安全利用率达到100%,PM2.5改善率、水环境指标均居全市第一。生态警务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锐意进取、争创一流。新获评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生态文明强县,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互利共赢。

  乡村壮美、生态振兴。“和韵田园”项目入选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柳山镇获评省乡村振兴示范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完成清洁取暖改造1.3万户,新建成美丽乡村161个。

  层峦叠翠、流水潺潺。齐鲁嵩山漂流、官护山滑雪等旅游项目火爆出圈,“天路”自驾线路被文旅部宣传推介,五井镇获评省精品文旅名镇,嵩山生态旅游区获评省生态旅游示范区,九山薰衣草特色生态旅游区获评省生态旅游区培育单位。

  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华建铝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试点企业,31家企业入选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培育库。

  展望甲辰 更好临朐日日新

  守牢底线、创先争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决守牢生态环境“一排底线”,全力推动环境安全不断向好。扎实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争创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把握重点、稳中有进。推动能耗“双控双减”,强化PM2.5等污染物协同减排。抓好重点污染源整治工作,确保完成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统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治理,确保省控以上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

  强化监管、注重实效。完善危废固废分级分类管理机制,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监管,稳妥有序推进耕地布局优化,以“长牙齿”的措施强化矿产资源管理保护。持续深化生态环境警务工作机制,严厉打击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活动。

  但写美丽临朐不能只写绿水青山

  要写宜居宜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秀美生态与经济发展并重。临朐县把握“生态账”与“经济账”的平衡点,相互转化,共同发展。临朐县持续推动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更好的生态环境助力“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临朐县顺利完成化工园区扩区工作,进一步拓展了新材料产业发展空间。华建再生铝循环利用、联科纳米碳材料等184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实施雨污分流改造59.6公里,新铺设市政管道72.1公里。粟山大桥建成通车,克黄线、黄海线完成改造提升,济潍高速临朐段全线贯通。体育公园、生态公园开工建设,建成龙泉公园,粟山景区和万达金街、大千文化街等特色街区完成改造提升。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审。

  要写生态振兴、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融会贯通。弥水河畔,杨柳轻拂,鸟语花香与沿线的高端铝加工产业园区交相辉映,共同描绘出一幅繁荣发展的画卷;八岐山巍峨耸立,绿色建材产业在此蓬勃发展,成为创新发展的高地;沂山脚下,千年农韵谱出乡村振兴的共富新篇章。如今的临朐,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临朐。临朐县五井镇花园河村,河水清澈流淌,村庄隐于山水之间,墙绘与村景交相辉映,漫步其中如入水乡画卷。依托环境优势,花园河村确立了借山、借水来发展的方向,通过村庄景区化、产业旅游化、文化系统化,来推动乡村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建设“富而美”的美丽宜居乡村,在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临朐县秉承“让美丽宜居乡村带来美丽经济,造就美好生活”的理念,积极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临朐县九山镇以“九山薰衣草小镇”为龙头,联合打造“薰衣草党建联盟示范区”,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强化创新引领,奏出乡村振兴最强音。城市和乡村共荣共生,二者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形成了生态美促进产业兴、产业兴带动百姓富、百姓富守护生态美的良性循环。

  要写文脉赓续、历史底蕴与生态文明交相辉映。临朐是一片古老而丰腴的土地,倚沂山之浑厚,挟弥、汶、沐、沂四水之灵气。据史料载,黄帝曾登封沂山、帝尧之子丹朱封于丹水。李白、范仲淹等历朝重臣和文人墨客游历于此。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频繁造访临朐,造就了临朐悠久灿烂的历史,沉淀了灵秀山水外,古风气质并存的格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临朐奇绝的山水风光,古老岁月的积淀幻化了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它们相互摇曳着,涤荡出今天光彩熠熠的现代临朐。近年来,临朐县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路径,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构建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和生态文化六大体系,努力把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样板。深刻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机遇,瞄准“山水园林宜居城市”“齐鲁生态第一县”“生态价值实现模范区”的总体定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红色基因注入血脉代代相传,夯实高质量发展绿色本底。

  对美丽临朐建设的新思考

  新质生产力新机遇。今年,“新质生产力”是备受关注的热词之一。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临朐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优势,更可以转换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江河日上》热播引共鸣。近日,聚焦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话题的电视剧《江河日上》上映,引发观众强烈反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管理中心首席科学家阳平坚在观后感中说道,“美丽中国建设事关每一个人,《江河日上》出于对严峻的现实污染问题的关注,用影视艺术形态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唤起观众对生态环境的反思和警醒。”通过文艺作品的传播,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也对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有了更高的要求,把握好临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显得更加重要。坚持以生态促发展、以发展促生态,不断提高生态环保铁军队伍思想认识,用基层环保工作实践诠释生态文明理念的大智慧。

  至此畅怀满襟慨而慷

  偶读《山中访友》,“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血液变成树枝,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感慨临朐生态环保队伍正是像一棵树,扎根基层沃土,热情投入付出。始终厚植人民情怀,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争一流、争一等、争第一”,面对问题永不说不、永远能行,一以贯之推进环保铁军建设,在临朐这片炽热的土地上挥洒血汗,与临朐人民一起创造生态盎然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