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奎文:创新“美好社区·幸福家园”建设 绘就“八大场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2024-05-27 09:46: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梁小童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潍坊报道

  1994年建区的潍坊市奎文区,老旧小区占比53.57%,社区几乎是居民最大的生活场景地。如何主动感知居民需求,如何让每一位居民都生活在幸福场景中,始终是基层治理探索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潍坊市奎文区强化党建引领,全域推进“美好社区·幸福家园”建设,重塑社区服务模式、治理体系和发展机制,实现从政府“有什么给什么”逐步向居民“要什么给什么”的迭代升级。

  场景化改造 移步换景感受美好生活

  近日,居民王长青在“社区微业”项目的帮助下,摇身一变成了商超理货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她高兴地说:“‘社区微业’让我找到了家门口的工作,顾家赚钱两不误。”奎文区聚焦就业难题,开设61个“微业”项目,组织157次“微招聘”,“微业”场景让3300余名居民实现家门口创业就业。

  2023年,奎文区潍州路街道星河社区试点打造的“潍友邻·康养驿站”,设有日间照料、心理慰藉、健康指导等十余项养老项目,现已实现将医疗保健、护理问诊、日常休闲等优质综合养老服务直接送到居民家门口。奎文区搭建“康养”场景,因地制宜建成“长者食堂”25处、社区老年大学12所,推动老有颐养。

  除此之外,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11个,新建口袋公园8处,新增婴幼儿托位1000余个、中小学学位4000余个,建成美好社区会客厅10处、党群服务驿站310处……这是近年来奎文区破解社区服务功能单一、居民异质化需求的成绩单。奎文区创新引入“场景”理念,聚焦生态宜居、便民优享、全龄友好领域,服务、教育、康养、微业、宜居等八大场景化改造如火如荼,70个城市社区焕然一新,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人本化打造 居民自己说了算

  在奎文区东关街道中学街社区,居民们正撑开小马扎围坐在一起,谈论小区目前的治理状况,反映小区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融洽。

  像这种“马扎议事会”“楼头议事会”,在奎文区各社区都会经常开展。针对城市社区“居民原子化”的特点,奎文区深入开展“织网扎根”行动,通过社区“小网格”,深化自治方式,定期组织物业、居民和企业协商议事,从一个闲置的车位如何利用、社区公益大集如何为居民磨菜刀等一件件小事做起,解决了平安驿站建设等难题1569项。还推动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选聘400余名快递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担任“民情联络员”“流动网格员”,推动“新市民”成为治理“新力量”。

  同时,奎文区建设308个小区实体化党支部,设置楼栋党小组746个,优选党员中心户1938名,构建起“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一贯到底、上下联通的组织体系。推行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具体运营,多元主体互补联动,基层党建、综治、城管等各类专项网格“1+2+N+X”工作模式,切实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

  集成化塑造 合伙为居民办好事

  针对影响基层治理的痛点堵点,奎文区广文街道推动“街道—社区—社区合伙人”的三级联动,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真正提升“社区合伙人”影响力。

  奎文区探索“社区合伙人”模式,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吸纳218家单位、29家物业企业为“兼职委员”,搭建公益创投大赛、项目路演会等平台,引进社会组织270余家,实施共建项目330余项。并实施“增容服务进社区”行动,将教体、民政、卫健等15个职能部门25项增容服务常态化下沉社区,组织2200余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找组织、亮身份、领项目”,党员带头为居民办实事好事1200余件。

  “我们将党建引领有机嵌入小区治理,创造性结合落实到场景建设中,社区干部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为居民提供了情绪价值,把‘鸡毛蒜皮’事变成让群众满意的‘关键小事’。”一位万人社区的党委书记深有体会地说,拓展场景回应治理需求带来最大的好处是成事在社区,满意在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