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潍”度丨工信七子齐聚,潍坊何以成为竞相奔赴的青春“战场”?

2024-05-26 17:39:33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姚双玉

  大众网记者 姚双玉 潍坊报道

  初夏时节,万物峥嵘。5月25日,工信部直属高校走进潍坊暨2024中国·潍坊高端人才技术成果交流会拉开帷幕。被称为“工信七子”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七所高校的领导、院士、专家、学者、学生走进潍坊,一场高校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在潍坊上演。

  工信七子齐聚潍坊,意味着潍坊再次吸引了人才的目光,在各地区爆发“人才争夺战”的背景下,潍坊何以脱颖而出,成为众多人才选择挥洒青春的“战场”?

  潍坊诚意满满,人才可心安

  “工信七子”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七所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国际科技前沿、国民经济主战场发展的高校,是国家工业的中坚力量。为了携手共赢发展,潍坊以城市之名向院士专家、青年才俊发出邀请,大规模集中对接院校、高水平丰富交流会内容,以一座城的诚意、一座城的礼遇,邀请人才与潍坊一起创造无限可能。

  “七所高校科研能力卓越,创新成果丰硕,优秀学生众多,真诚期待以这次交流为契机,把更多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项目落户潍坊。希望各位专家、各位青年才俊感知潍坊求贤若渴的满满诚意,携手共创美好未来。”主题大会上,潍坊市委书记刘运向“工信七子”发出诚挚邀请,一番情真意切的发言,让众人感受到了潍坊满满的诚意。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集聚的主阵地,本次活动也是潍坊推进校地合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潍坊实施校地合作“双百行动”,推动高校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要素加速向潍坊集聚,合作的脚步一经开始便未曾停歇。

  仅2023年,潍坊就举办了410余场走进校园宣讲活动,通过人才引进,蓄积产才融合新动能。2024年1月,刘运率队到深圳市、上海市,访高校、聚才智;2024年4月,在山东大学潍坊日活动中,山大与潍坊签署两个校地合作协议;2024年5月,潍坊学院与聊城大学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探索校际协同育人新模式……

  人是城市的灵魂,也是最具流动性的资源。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是人才成长集聚、主动奔赴、开创事业的基础。近年来,潍坊先后出台二十多项引进和留住人才的政策办法,形成“普惠性+个性化”的特色人才政策体系。同时,潍坊推行高层次人才“创新在高校、干事在企业”的“双落户”制度;探索完善绿色通道、窗口服务、专员服务、鸢都惠才卡“四位一体”服务模式;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成人才公园……潍坊考虑到到人才就业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构建“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可出彩的浓厚氛围。

  产业基础雄厚,人才能发展

  酒香不怕巷子深,产业发展好,人才自然纷至沓来。

  近日,工信部公布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潍坊8家企业入选,新增数量居全省第二位。据统计,当前潍坊拥有27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居全省第二位,拥有148个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23年新增46个,新增数量和总量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潍坊制造业单项冠军总数多年领跑全省,拥有扎实雄厚的产业基础是原因之一。潍坊是工业大市,明清时期就以“二百支红炉、三千铜铁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的工业盛景名扬全国。如今,在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潍坊拥有37个行业大类,包括所有的31个制造业大类,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优质企业量大。

  潍坊有动力装备、高端化工、实体加工、新一代信息技术4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71种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排在全球、亚洲、国内第1位;规上工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双过1.1万亿,居全省第二位;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444家,居全省第二位;工业规模约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全国的百分之一。

  日前,潍坊1至4月经济成绩单出炉,潍坊工业经济表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从增长值看,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9.4%,高于全省平均0.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

  产业引才是导向、更是抓手,产业大量集聚的地方,往往是人才最多的地方。潍坊产业基础雄厚,优势产业数量多,对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

  企业爱才如渴,人才有未来

  吸引人才,潍坊凭借的不仅是自身魅力,更是广阔的舞台和向好的未来。

  4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公示,潍坊跻身于国家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这表示潍坊企业将在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上持续发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完成这些发展,人才是“必需品”,工信部直属高校走进潍坊暨2024中国·潍坊高端人才技术成果交流会是个很好的“揽才”机会。

  在工信部直属高校科研创新赋能潍坊新型工业化发展对接交流会上,工信七子分别就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科研优势以及在新智生产力发展上的标志性成果等方面进行介绍,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合作意见和建议。潍坊学院、潍坊市重点创新平台——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驻潍企业代表分别推介了发展情况以及目前的技术、合作需求。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人才为本”是潍坊企业不谋而同的观点。

  4月20日,潍柴动力研发的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柴油机正式发布,这是潍柴第四次突破极限,再创世界纪录。在谭旭光看来,潍柴动力连续四次突破柴油机热效率世界纪录,与潍柴工程师的近4000个日日夜夜的攻坚破难息息相关。正是潍柴坚守“买设备不如买技术,买技术不如买人才”理念,让潍柴再次树立了全球柴油机热效率的新标杆,让中国内燃机行业又一次走向了全球科技巅峰。

  求贤若渴人才来,海纳百川产业兴。主题大会上,12个重点合作项目在现场完成签约。潍坊敞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宽阔胸怀,以城市之名邀请,以产业实力吸引,以光明未来招揽,用人才凝聚起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潍坊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