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孙永莲 通讯员 南枝 任迎春 孙凯 李楠楠 班争 潍坊报道
自古以来,社会的进步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品质进阶。一座城市的品质,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既有内在修养、战略能级,又有外在“颜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城市品质应该如何提升?向着什么方向提升?目前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套完全成熟的标准,需要一部分城市“先行先试”。一向富有改革基因、善于探索创新的潍坊,承担起了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这项历史重任。
潍坊市住建局供图
2021年,潍坊相继入选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成为首批“吃螃蟹”的城市,开始为全国探路。
如今,两年过去,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市政功能持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生活幸福美好……一座颜值气质俱佳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容光焕发。
潍坊在探索城市品质进阶之路多年后,潍坊住建开始陆续交“答卷”了。
居住更好丨老旧小区大变身 颜值品质双提升
城市更新,重在人民需求,尤其是人民群众对生活和居住品质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实现住有所居充满期待,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解决好住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近日,在奎文区新元路上的新元小区内,几块挂在墙上的黑板十分显眼,不少孩子正在写写画画。“这里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地方,孩子们经常会往墙上画画,挂上黑板,既尊重孩子的天性,又解决了乱涂乱画的问题。”福寿街社区党委书记于国升说道。
新元小区90年代建成,大多是安置居民楼,常年没有物业管理,小区楼体破旧、路面破损、杂草丛生、车辆人员进出混乱,不仅生活不便,也严重拉低了城市“颜值”。
2021年,“城市更新”被写进潍坊市政府工作报告,老旧小区改造进程加快,新元小区成为第一批受益者。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小区引进物业、集中供暖改造、路面维修、环境整治,还在废弃空地上建起了休闲广场、球场、文化大舞台、日间照料中心、社区食堂等。短短2年过去,原来破败不堪的老旧小区变成了颜值靓丽、干净整洁、功能完善的高品质小区。
“现在一到晚上,这一片全是乘凉的人,社区里面的座位、茶水、电视、空调等全部免费向我们开放,这样的生活在两年前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小区居民吴女士告诉记者。
新元小区只是潍坊城市更新中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一个缩影。其实,早在入选全国试点之前的2014年,潍坊就在全省率先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像新元小区这样的“大变身”小区,潍坊还有1000多个。
如今,走在潍坊街头,一阵阵宜居宜业的气息扑面而来,曾经的“脏乱差”已经一去不返。
产业更新丨实施存量优化 唤醒“沉睡的资源”
颜值与功能并存的产业功能片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脊梁骨”。
6月16日,寒亭区渤海路富亭街东北角的渤海大厦施工现场,26层的大厦已经建到了24层,即将封顶,现场施工如火如荼,一片欣欣向荣的场景。而在北侧不远处的“渤海明珠”项目现场,一排排现代化商业住宅正在拔地而起,项目入口处精心布置的绿化、喷泉、清幽小路,给整条渤海路提质不少。
寒亭区房屋征收与补偿服务中心主任王春波告诉记者,这一片区域之前是寒亭最早的老商城社区,八九十年代建成,全是两三层的小楼,设施陈旧老化、环境脏乱差。商户以个体经营为主,土地利用率低,产值低,已经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
渤海路风光 摄影:付明皓
近年来,随着高铁北站的建成和城市的规划延伸,渤海路逐渐成为潍坊向北向海发展的主脊梁,链接潍坊北站和主城区。周边土地资源充足,辐射各产业功能片区,成为承载新经济新业态、带动未来产业升级发展的首选地,尤其是2019年渤海路完成提升改造后,周边的片区更新更加迫在眉睫。
按照“三沿四改”(沿河、沿路、沿站,抓好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改造)的工作思路,寒亭区开始了对渤海路片区大刀阔斧的改造,借力“腾笼换鸟、产业集聚”发展优势,把项目建设作为城市更新“强引擎”,目前已在两侧片区落户项目9个,有序推进海王总部(三染片区)、三建数字基地、一亿中流、双创基地4个项目建设,昔日的“脏乱差”正在变成“白富美”。
潍坊北站 摄影:姜光辉
低效用地是城市更迭的必然产物,盘活这些已经落后于时代的低产出用地,通过整合改造提升、导入新兴产业等方式让其“原地升级”,重现蓬勃生机,潍坊也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从站南广场到中央商务区,从培育深圳产业园、汶泉片区等新兴增长极,到利用存量空间打造谷德茂、歌尔夜市等特色街区,潍坊着力盘活一批“沉睡的资源”,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培育打造规模适宜、有代表性和示范效应的新产业、新项目,以产业和项目更新加速实现腾笼换鸟、提质增效,让“老地方”焕发“新生机”。
安全更稳丨消防审验“标准化”,新模式为全国探路
建筑安不安全,消防设施占一半。长久以来,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工作因专业性强、缺乏统一硬性标准、涉及部门企业多、业务网络错综复杂等原因,存在诸多行业乱象和不规范行为,严重制约了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
2019年,根据政策调整,潍坊市住建局接过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接力棒”,以创建省级消防审验工作模式创新试点城市为契机,从施工前消防施工技术交底、施工质量全过程服务、验收提前服务机制等方面,全面夯基础、创新招、建体系,为全国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标准化建设“探路”。
好的制度才能成就好的事业,做好消防审验工作首先要制定严格的规范和制度。
潍坊先后印发《潍坊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潍坊市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工作指南》,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原则,将消防审验工作职责下放至属地办理,同时进一步理顺查验流程、规范现场评定、明确申报资料,让消防审验工作“有标可循”。
潍坊市住建局供图
在审验制度上,潍坊探索实施“4+1”管理模式,即一份指南、一张清单、一事一责、一验一档、长期保存,实现审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还创新采取消防技术单位与图审机构开展第三方消防联合验收新模式,以此促进优势互补、提速增效,有效解决消防审验技术堵点和“疑难杂症”。
无监管不审验。潍坊把消防审验事项纳入建设工程审批系统,主动告知消防审验行政权力事项,审批结果纳入工程审批证照库,与审批、消防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着力强化消防验收全过程监管。并出台《潍坊市建设工程消防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进一步明确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尺度,规范建设工程消防行政处罚裁量权。
专业技能是消防审验工作的“刚需”,潍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等培训方式,全面提高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近期,潍坊在全省首届消防工程查验技能竞赛中获全省第一名、团体一等奖,奖项数量居全省前列。
“没有科室,我们成立科室。没有模板,我们自己造模板。全国标准和全省第一,就是这样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市住建局消防验收科负责人李楠楠告诉记者。
路径更专|融资路径拓宽 专业市场化运作
现行城市建设土地和资金制度政策,是城市更新行动作为城市存量空间治理的重要战略,相关资金政策和土地政策目前均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的难点重重。
潍坊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争取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长期低息贷款,发挥国企主力军作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以寒亭区为例,为衔接《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城市更新建设工作方案》要求策划项目,专门对标谋划了各类民生项目和城市功能提升项目。面对20年和基准利率的贷款需求,专门邀请国开行相关负责人来寒讲课并召开更新大会,开辟单元组合、实施主体与市级城投合资成立城市更新公司、运营前置、政策创新等新途径筹措资金。
为解决城市更新“留改拆”结合和弹性混合利用需求,寒亭区在融资中创新土地和规划政策,谋划了带条件出让和创新新型工业用地(M0)办法,补齐老旧小区房屋鉴定,匹配国开行审批要求。截至目前,第一期老旧厂区更新贷款已授信64.45亿元,第二期老旧城区更新贷款已通过省行审批正在推进。
潍坊市住建局供图
在开发运作上,潍坊充分整合资源,相近、相连的全部采取片区开发,将国有企业作为片区开发建设主体。
以奎文区为例,区属国有企业与央企等实力企业合资成立城市更新子公司,整体实施片区开发建设;片区内能够平衡的,合资公司可自行平衡盈亏,不能实现平衡的由合资公司适度负债,所负债务通过合资公司运营附加值高的产业,利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盈亏平衡。
城市更新从来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多方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多年来,潍坊强化改革思维、创新意识,整合资源、上下联动,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围绕“更新什么”“怎么更新”“谁来更新”做了大量文章,确保城市更新经得起历史检验、“潍坊模式”经得起推广。
生态更美丨“海绵”赋能品质城市 让城市自由“呼吸”
走在潍坊的大街上,你可能会惊叹于各种造型养眼的景观绿化,而在这“靓丽颜值”的覆盖下,是看不见的“城市呼吸器”。
受气候和地形影响,潍坊饱受“旱季缺水 雨季内涝”的困扰,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7。缺水、河道雨季溢流污染、水质不稳定、排涝与超标应急体系建设的不完善,严重制约着城市品质的提升。如何在雨季把水存起来,在旱季加以利用,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价值?“海绵城市”解决了这个问题。
海绵城市,具体来说就是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城市对雨水的自由支配。
早在2016年,潍坊市就入选山东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开始了海绵城市的探索。2021年6月,潍坊再次以第三名的成绩入选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作为山东省唯一入选地市,肩负起为全国全域建设海绵城市“打样”的重任。
如何建设全域海绵城市?
2021年开始,潍坊市住建局邀请专家对《潍坊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指导提升,同时借鉴学习国内其他先进地区海绵城市立法经验,2022年5月,潍坊海绵城市建设成功纳入地方立法计划。
在随后多年的探索中,潍坊创新提出了“蓄渗优先、存量增效、智慧联调、水润鸢都”的总体思路,总结形成了一套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海绵城市建设“潍坊经验”。
蓄渗优先,增强源头减排能力。结合片区开发、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道路建设等源头分散蓄渗设施,把雨水资源留住的同时增渗回补地下水。利用季节性河流空间构建集中蓄渗水区,综合提升雨水滞蓄渗透能力。
存量增效,挖掘存量设施潜力。优化改造既有河道闸坝、箱涵,释放河道、箱涵调蓄空间;优化调蓄池、泵站、污水处理厂等存量设施调度方案,降低合流制区域溢流污染频次;充分发挥既有源头减排设施潜能。
智慧联调,提高城市水系统治理水平。建设海绵城市智慧调控平台,优化设施联合调度方案,综合提升存量、增量设施效能,实现防洪、排涝除险、大型调蓄设施的智慧联调。
水润鸢都,提升全域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坚持全流域整治、全生态修复,统筹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水文化,实现全域治水、碧水兴城。
潍坊还创新“五一五得”路径,在推海绵、控污染、防内涝、保用水、管项目等方面综合发力,在理念、防控、保障等方面形成长效全域推进机制,“潍坊路径”更加明晰。
文化更近|让文物“活起来” 深挖新时代价值
文物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底蕴和气质所在。如何在城市更新中保护好文物,让延续了数千年的城市文脉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对于潍坊这样拥有丰厚历史文化资源的城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3月,住建部部长倪虹接受采访时强调:做好城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不能因为城市更新去搞大拆大建,要把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既保护好还要活化利用好,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潍坊以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 将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与城市更新工作相结合,围绕文化赋能,坚持保护与开发相协调、融合与创新相结合,把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民生幸福和经济文化价值优势。
潍坊市住建局供图
潍城区北马道街以北两侧的潍县城墙遗址始建于汉代,是市级、省级重点文保单位,从目前仅存的向阳路东西两段,依然能看到当年的雄伟气势。曾经,这里被老旧平房和低层楼房环绕,部分建筑甚至依墙而建,严重影响文物保护和观赏体验。借助城市更新试点“东风”,潍城区将该片区纳入十笏园片区更新范围,依托历史文化街区集聚效应,进行功能性更新改建。
“新项目定位与老城墙相结合的文化旅游公园,搭配精品商业、休闲文化、艺术展示等功能。建成后将形成面向年轻人的具有艺术气息的创意街区,为全市以及全省打造历史保护传承的典范。”潍城区房屋估算与补偿中心副主任田立清介绍。
同在潍城的松园古民居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区现存年代最早的古民居群,历经数百年时间风化,大部分房屋院落都已破败不堪。目前,古居修缮正在全力推进,将遵循松园古民居的独特性、差异性和不可复制性,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前提下修旧如旧,进一步深挖文旅产业价值。
潍坊市住建局供图
潍坊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城市更新理念,对既有历史地段制定行动计划,实施精品微更新项目,保护为底,以用促保。聚焦历史文化遗存集中的片区,重塑“文化记忆场景”,因地制宜打造“烟火古巷”“精致街道”“古韵城坊”等特色业态,延续历史文脉,强化城市特色。同时在历史地段策划文化活动,让其成为建筑可阅读、街道可漫步、文化可讲述、生活可体验的“潍州新名片”。
潍坊市住建局供图
城市品质之“品”,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建设;城市品质之“质”,是人民福祉和生活质量。作为全国品质城市建设的“先行先试”点,潍坊拿出“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的格局和魄力,没有标准就自己制定,没有模式就自己打造,蹚出了一条条让城市更有“气质”、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的新路径,“潍坊模式”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感谢潍坊住建之声公众号提供采访支持。(感谢潍坊住建之声公众号提供采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