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区打造“全链条”矛盾化解机制 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整体水平

2022-05-16 21:55:00 来源: 画乡寒亭 作者: 孔婷婷

  近年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寒亭区牢牢把握社会矛盾的新变化新特点,精准发力串珠成链,积极打造“全链条”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开创了社会治理新局面。

  扩宽“宣传”渠道消除矛盾“滋生土壤”

  建立常态化普法宣传体系。以化解社会矛盾,提升社会法治水平为出发点,紧扣春节、“12.4”等重要节点,开展法治文艺巡演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2021年以来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共计5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惠及群众2万余人。

  深入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以“法治示范镇(街道)”“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引领带动法治乡村建设,提升基层矛盾化解水平。截至目前,已经创建完成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9个。

  积极完善基层法治基础。强化基层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基层法治基础。目前,全区(含经济区)100余个部门已全部设立普法联络员,每个行政村(社区)都配备了1名“法治带头人”和1名“法律明白人”。

  强化“源头”预防引导矛盾合法解决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村(社区)决策提供法律意见。2021年以来,办理涉法事务1499件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32场次,参与纠纷调解106件次,协助起草、审核、修订村规民约和其他管理规定16件次,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1467件次。

  积极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和矛盾纠纷调处,协助化解信访积案。2021年,村(社区)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1128人次,为村(社区)治理提供法律意见247条,调处纠纷82起,辩护代理案件17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件。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实际需要,积极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先后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60余件,提供上门服务30余人次。

  紧盯“为民”需求扩宽矛盾解决途径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和公证对口帮扶工作,为农村土地征用补偿等提供优质公证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共参与各类听证会6件次, 办理现状及清点类证据保全240余件。

  针对拆迁、安置等矛盾高发领域,组建城中村改造公证服务团队,打造“拆迁安置找公证”法律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已为10余个自然村1500余户村民提供了公证法律服务。

  坚持“一次办好”改革,对八大类21项公证事项实行“最多跑一次、一次性办结”,并推出公证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目前,办理公证事项1500余个,提供免费咨询1200余次,通过微信、QQ、电话等平台开展预约服务600余次,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20余次。

  围绕“法治”目标打造复议为民法治阵地

  不断完善行政复议机制。印发了《寒亭区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寒亭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裁决议事组织工作规则及其组成人员名单》《寒亭区人民政府管辖行政复议案件被申请人目录》等文件,完善行政复议各项工作。2021年,寒亭区收到行政复议申请较往年增长120%,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凸显。

  积极强化行政复议宣传。将真实案例融入法治宣传,精心打造普法情景剧《油菜风波》,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群众讲述行政复议中的法治故事,得到上级部门一致认可,先后获得凤凰、网易、搜狐、今日头条、中国传媒等十余家主流媒体转发。

  积极创建行政复议裁决应诉网络体系。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行政复议裁决应诉网络体系服务机制的通知》,依托5个街道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裁决应诉联络站, 依托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在全区322个村和13个社区配备行政复议裁决应诉引导员,进一步方便群众,畅通行政复议渠道。

  夯实“调解”基础完善基层治理民主保障

  依托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全面建立街道和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推动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实现了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区已建立各级调委会349个,其中,街道调委会6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8个, 村调委会322个,社区调委会13个,人民调解员1317人。

  建立派出所与司法所、人民法庭与司法所之间的公调对接、诉调对接联动机制,整合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律师、公证四大法律服务资源,处置化解重大疑难纠纷,探索建立区、街、村三级管理信息预警机制,实现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者的优势互补。

  积极探索“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的新机制,总结形成“1+N” 调解法(一名法律顾问联合一名或多名人民调解员共同参与调解),发挥双方优势,增强了调解的针对性,提高了调解成功率。2021年以来,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767起,成功率达10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