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主办《半月谈》2021第2期大篇幅刊发推介坊子区实验小学以“种子课程”推进教育改革,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典型做法。
《半月谈》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面向基层读者的党刊,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自考办指定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时政参考读物,被誉为"中华第一刊"。
刘剑锋:用种子撬动“种子”
从向日葵、宝葫芦到板蓝根、金银花……2015年以来,山东潍坊坊子区实验小学每年都为在校学生发放植物种子。看着一粒粒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孩子们从中体会到生命的分量,老师们从中重新发现课程之美。校长刘剑锋则说,希望通过“种子课程”,推动学校变革和发展,撬动孩子们自我生长的力量。
一粒种子的分量
“播种、浇水、施肥,我在种子身上看到了我自己。”坊子区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王成瑞说,他之前栽种的向日葵,如今已长到1米多高,依然枝叶繁茂。“我与它的历程,就如同爸爸、妈妈与我的故事。”今年暑假过后就要升入初中的李文淑说,“2020年刘校长发了5粒板蓝根种子,只有3粒发了芽。我想了好多办法,它们还是没能长大。”李文淑觉得,以后自己在做决定前,要想好应做哪些准备,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刘剑锋告诉半月谈记者,学生们的点滴变化,是自己不断推进“种子课程”的动力。这一粒粒种子不仅栽在泥土里,也种在小孩子的心中。“小学阶段,关键是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力量,才最为持久。”2015年,是“向日葵生长季”;2016年,是“宝葫芦大世界”;2017年,叫做“太空芝麻开门”;2018年,称为“火星农场计划”;2019年,开启“自选种子种植”;2020年,发放了一万多粒中药种子……别具匠心的种子计划,让这一学校特色课程成为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一份学生执笔、教师参与的种子课程实践个人活动方案,一张为期3个月的《植物生长记录表》,一篇围绕种子的作文,一场种子达人的校园评选……刘剑锋还带领全校教师,不断拓展种子课程的外延,像植物的根脉一般深植于学校教学活动之中。近年来,坊子区实验小学从一粒种子出发,衍生出真实种子种植的超学科课程、虚拟种子库建设的适性课程、学科种子为载体的学科课程。“可以说,我们是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虔诚地种好每一颗种子,撬动和支撑学校的变革和发展。”刘剑锋说。2018年,在4年一度的山东省基础教育成果奖评选中,坊子区实验小学的《小学学校“种子”课程构建与实践》获评二等奖。
一粒种子的力量
在刘剑锋电脑上,还保存着2015年4月初来学校时随手拍下的照片。照片上,一帮半大的孩子有的站在水泥乒乓球台上,有的扒住教室的外墙角,有的作势相互追逐。“这是课间休息,我们的孩子连怎么活动都不知道,只会疯跑乱玩。”刘剑锋说,从那时起,他就希望重新审视和定位这所学校的精气神儿。随后的日子里,泥泞的操场被塑胶跑道代替,校园周边的10余间临街商铺被清退拆除,学校重新获得独门独院的发展空间。刘剑锋从学校仓库里找到了1986年建校时的老校牌,翻出了1995年申报市级规范化学校的手写报告,用一件件历史信物催动全校师生找到“实验小学”的魂。
2012年参加工作的英语老师周丹丹告诉半月谈记者,每天都能看到校长在校园里转,课堂上时不时就会出现校长旁听的身影。从教30年的语文教师赵玉平说,在每周一班主任例会上,刘剑锋都与老师们分享近来学习心得,也推动老师们想多看些书跟上校长的脚步。“幸亏校长引进了人工智能技术,辅助英语老师纠正学生发音。以往4个班近200名孩子,每天晚上用微信听语音作业、再点评要用两三个小时,现在最多半个小时就可以了。”周丹丹说,校长像一粒种子,改变了一所学校的气质。
一粒种子的未来
“明天要大降温,同学们在家也要注意防寒保暖。来,我们击个掌。”面对1月初罕有的大范围强降温,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坊子区实验小学暂时停课。1月6日,停课前一天的傍晚,刘剑锋来到校门口,与放学的孩子们一一告别。调皮一点的小男孩握掌为拳,刘剑锋也随即以击拳告别。刘剑锋说,校长也是一种课程资源。“与校长击掌”看似寻常,却被赋予诸多教化元素,譬如平等待人、遇事不怕、契约精神等。涓滴改变,汇聚成海。从一位校长、一个课程再到一所学校,都在为实现更好的基础教育而努力。从爬坡、发展到跨越,学校正按照刘剑锋制定的发展规划不断开拓。坊子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李汉军说,全区37所小学中,主要面向城郊农村学龄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的实验小学,教学成绩名列前茅。
坊子区教育和体育局基础教育研究监测中心副主任吕雪梅说,目前当地已形成以坊子区实验小学为领头雁的“雁阵计划”,10余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参与其中,还有来自重庆、湖北的学校加入。坊子区实验小学主动为其他学校提供种子课程资源包,涵盖学科、未来、体验等维度的课程体系,从治校育人、人工智能、线上教育、立德树人等角度帮助乡村小规模学校增强自我造血能力。1998年参加工作、2011年起担任校长的刘剑锋,依然在路上。“今年的种子,我们已经定好了,与往年都不一样。我们希望通过今年的种子课程,教给孩子们理解团结、互助、友善的意义。”刘剑锋说。(来源:《半月谈》2021年2期)
1月20日,潍坊市人社局下发《做好春节期间农民工稳岗留工和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人社部门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服务保障活动,采取五方面举措确保春节期间农民工稳岗留工,以应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详细]
留住身边的感动,用“小行动”传播“大价值”,传递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潍有正能量”正在讲述发生在潍坊的温暖故事。《潍有正能量》是大众网·海报新闻开通的暖心栏目,如果您发现了身边的好人好事,请联系电话0536-8797878。[详细]
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鲁教基发〔2015〕6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小学寒假安排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加强社会监督,及时纠正中小学不规范的办学行为,省教育厅今天面向社会公开规范办学行为举报电话和邮箱。[详细]
1月21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公布了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名单,寿光市营里镇、安丘市辉渠镇成功入选,成为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乡镇。[详细]
近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我市昌邑市博物馆、寿光市博物馆、高密市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详细]
1月14日,《新建铁路潍坊至新沂铁路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公众参与公示》在临沂市人民政府、潍坊市交通运输局网站正式发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