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活动遍地开花,子曰语文教你如何正确阅读经典

2018-11-09 21:28:00    作者:   来源: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阅读经典,向来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前段时间,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实践活动引领、平台基地建设、基础资源保障、合作交流传播等多种措施,引领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提升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这一方案的推出打开了发扬传统文化更具体的新方式,各地响应号召举办的经典诵读活动也遍地开花,但很多流于表面的活动也让家长们忧虑。该如何正确对待经典,如何在科学引导下诵读学习,才能避开形式主义大坑,确实提高孩子的文化修养和语文素养,这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经典不等于高深,适合最重要

  在一些经典诵读活动列出的书单中,最常见的就是《论语》、《诗经》、《道德经》等所谓的“国学经典”,这多多少少会对家长们正确认识“经典”有误导。在信息爆炸时代,每天产出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对于什么样的作品才能被称为经典,并没有定论,因此家长更需要专业的指导。《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也提出要构建经典诵读课程和教材体系,在中小学语文等学科中丰富、充实有关中华经典诵读内容。

  为了帮助孩子学习到更多学校教材体系之外的经典文本,专注语文辅导的子曰语文建立了以传统文化为主线,以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为辅助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以经典性为标准,严格筛选教材文本。一部几十万字经典大著作,常常需要十几位老师共同研究、分析,最终筛选出几百字的段落文本,供学生精读。子曰语文认为,所谓经典,是一个弹性的、综合的考量,需要考虑到作品的文学艺术性和思想性,也需要考虑针对的孩子的认知水平。因此,子曰语文为不同年龄孩子定制了不同的经典教材。比如,一二年级孩子可以多读绘本、童话,三四年级可以开始涉入自然科学类的小品文,到了五六年级,读一些探讨思想类的作品更能帮助孩子心智成长。

  对于孩子,阅读经典的目的就是为了丰富认知,促进精神成长,不能为读经典而读经典,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启发孩子的兴趣型阅读行为,这样才能让孩子从经典中主动汲取知识。

  诵读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更重要

  针对经典诵读这一概念,“诵读”也是家长容易疑惑的地方。吟诵,是自古以来的一种传统学习方式,很多家长也喜欢让孩子从小背诵诗词,作为语言的启蒙。但诵读并不意味着死记硬背,而是要在阅读并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吟读成诵。诵读经典的过程,也是提升孩子阅读理解能力的过程,这是语言学习的关键一步,也是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占有重要比重的题型,也是孩子最容易失分的地方。如何在阅读经典中,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子曰语文建议家长们注意两个问题。首先要丰富孩子的阅读量,不要限制孩子对某一类书籍的偏爱,也不要强迫孩子读他不感兴趣的书,兴趣能够很好地引导孩子进入细读、精读的层次。其次,在陪伴孩子阅读时,可以多提问题,以讨论的方式亲子共读,这样更容易启发孩子思考,思考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克化书中传递的知识或思想。

  为了帮孩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子曰语文开设了专向强化课程,还举办家长公开课,帮助家长们更科学地引导、陪伴孩子读书,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传统文化学习最忌一时热,走进日常更重要

  自《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推出以来,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就在全社会掀起了热潮。但要让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成为一种自觉,就需要让传统文化走进日常,在日常的学习中积累文化修养。

  为了让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子曰语文在每个传统节日、节气都会把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整合梳理,介绍给孩子和家长。近日,子曰语文还推出了在线传统文化打卡活动,以答题积分的形式,把传统文化修养和语文考试热点结合起来,让家长和孩子通过每天的打卡挑战,既能提升语文学习水平,也能沉淀文化修养。

  很多专家提出,语文学习应避免“功利性”,虽然在新高考和新的课程标准引领下,语文在考试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语文学习本身还承担着文化传承、语言发展的功能。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与语文学习的关系,在科学引导下通过学习传统经典锻炼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表达写作能力,就能让孩子在养成文化素养的同时,也获得良好的语文成绩。

  声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