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誉为“花都”的古城青州,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家共有44口人,四世同堂,老两口心态豁达,把无限的关爱洒播给儿孙。6个女儿的孝顺有目共睹,每周轮流照顾老人。大家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文明家风。他们夫妻恩爱、相濡以沫;他们父慈子孝、尊老爱幼,他们邻里和睦,热心助人。他们就是青州的李德一家。李德一家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无数点滴却汇聚成爱心之家,谱写出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近日,他们家被评为潍坊十大“最美家庭”。11月1日上午,记者在青州军休所采访了这个幸福的家庭。
一个四世同堂的
幸福大家庭
李德是位老革命,他1947年参加革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三等功1次。1982年离休后被安置到青州市军休所休养。他离休36年来,坚持学习到老,奉献到老,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品格和人格魅力,一心致力于“老有所为,发光发热”,力所能及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实事、好事。在军休所,提到李德老人一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他家是:幸福和谐文明的好家庭。
“我以前在部队的时候是从事政治工作的,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在家我也是用这个思想来统领家庭,我要求子女不管干什么工作,都不能违背党的政策做违法乱纪的事,子女也都很听话。”李德说,他和老伴今年都已93岁高龄,一共生育了6个女儿,有10个外甥,11个重外甥,家庭成员一共44人,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幸福大家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老两口风雨同舟,相儒以沫。他们认真的对待生活,把无限的关爱洒播给儿孙。李德老人还经常教育子女:家庭的和谐之道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一定要多为对方考虑,少为自己考虑,互相多体谅,家庭就会和谐了。李德跟老伴结婚75年来,只要能走动,两人就一起出去运动买菜,傍晚一起在小区里散散步。一直以来,李德老人也是社区的志愿者,经常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在人口普查、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带头捡垃圾、扫楼道,向小区居民倡导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动员老伴一起参与进来,为社区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父慈子孝
成为市民羡慕的典范
李德老人一向生活俭朴,他经常教育子女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老人还经常教育儿孙们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老人的教育下,儿孙们也都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百善,孝为先!”,李德老人家的6个女儿的孝顺是小区居民有目共睹的。老人家的6个女儿每周轮流回家值班,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照顾老人,空闲的时间里还陪着老人下棋、打牌、聊天。老人老伴生病那段时间,女婿们轮流背着老人的老伴上楼下楼、检查、拍片,满头大汗,从不抱怨。特别是老人大小便不能自理的那段时间里,几分钟就要尿一次,一晚上的尿布就要两大盆,老人便秘需要用药,每次大便儿女们都要用手一点点抠,孝顺的女儿女婿们没有丝毫的怨言,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他们四人一组,分成三组,昼夜不停,在老人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着。
“我们这个大家庭每年都会在一些重要的节假日聚会,每个家庭的成员都会谈谈自己的情况,如遇到有困难的事大家都是一起帮忙想办法。”在李德老人的家庭里,虽然年龄、辈分、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很少出现矛盾,大家都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关爱的文明家风。家里有什么事都是大家一起商量解决,当遇上子女买新房、孩子考上大学等事情时,老人都是带头出钱,儿女们各家则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能帮多少就帮多少。要是碰上谁家有生病住院的,大家更是二话不说,都是出钱出力。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老人住的楼栋都是离退休的老干部,好多子女工作在外地。李德老人家子女多,又都在身边,所以老人经常让自己的子女去帮助楼栋里其他的老人。如下水道堵塞去疏通;楼梯、车房通道肮脏,常打扫;晚上楼道黑暗,就自己安装楼道灯,方便大家上下;如果邻居家忘了带钥匙出门不能进家,就请他进家来坐或打电话(给他家人),等家人回来,邻近住户守望相助,关系非常融洽。
李德老人家的家庭生活方式文明科学,从不搞封建迷信活动。老人非常注重环保,能自觉净化、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家人根据自己的年龄、爱好、时间参加各种健康的文体活动:老人早晨一齐去运动、白天看书读报或看电视,晚饭后一起散步;孩子学习之余打篮球、乒乓球等;节假日一家人经常到黄花溪、二龙山、云门山等地方游玩,增进一家人的感情,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
文明家风
孕育出一批优秀的子女
“把孩子培养好,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种贡献。”李德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老人一向秉持不能娇纵、溺爱孩子,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他学做人。老人给自己的6个子女营造的是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育人环境,6个子女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所有的外甥们。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孩子从小都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对人有礼,懂得感恩;在大家庭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力所能及的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工作中都尽心尽责,认真细致;学习上个个都勤奋好学。文明的家风孕育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子女,他们中有保险行业的精英,作为一个地区的保险业总经理,骄人的成绩在国内都榜上有名;有战斗在政法一线上的公安干警,作为全省的优秀人才借调公安部打黑除恶;有优秀的检察干警,在青岛黄岛“11.22”特大爆炸事故中坚守处置一线长达六个月之久;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大学岗位上默默奉献,教书育人十几载;有企业的工程师,没有节假日,日夜守护在汽轮发电机组的身旁守护千家万户的用电安全;还有护士,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
这是一个44口人的大家庭,人人都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严格遵纪守法,没有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廉洁奉公,家庭成员守廉、助廉、倡廉意识都很强。
![]()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