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高密讯 “从2011年以来,俺村开展流转土地、整体搬迁等工作,没有一个上访的,也没有打架斗殴的,信访和刑事案件都是零。俺村今年7月份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8月28日,高密市阚家镇松兴屯村村主任徐凤杰自豪地说。
不仅仅是松兴屯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高密市今年再次被全国普法办表彰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这是该市第二次获此殊荣。记者了解到,这与该市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密不可分。
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严格创建标准,培育标杆典型,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比例达到10%。
8月7日,在高密市东北乡“德法大讲堂”现场,律师楚晓玲正在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听课的人有村委干部、企业负责人、普通职工等,会场上不时传出阵阵掌声。楚晓玲告诉记者:“自从‘德法大讲堂’开设以来,我经常会在工作之余来到这里为群众讲解法律知识,内容包括民间借贷、企业劳资,还有交通事故以及家庭纠纷等,涉及到各行各业。群众关心的就是我们重点普及的,他们法治意识增强了,对我们律师队伍也是好事。”
“德法大讲堂”是高密市开展普法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高密市通过建设法治文化阵地、举办法治讲座、发放法治宣传书籍资料等形式,让法律进村入户。利用“互联网+法治宣传”、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户终端)建设法治宣传教育平台,实现法治宣传教育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和共享。
走进松兴屯村,一块写着“松兴屯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的牌子映入眼帘,这里就是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的社区司法行政工作(服务)室。目前,高密市共有113个社区司法行政工作(服务)室,并聘请了64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定期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法律服务。
高密市还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法律服务机构,以顾问制、服务团队制,采取“结对子”、建立联络点等多种形式,为“三农”提供法律服务,进一步解决农村法律资源不足问题。
![]()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