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高密城西有个“茂腔大集”

2018-06-01 22:35:00    作者:   来源: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风和日暖春交夏,犹如人生好年华。花园景致多幽雅,树荫鱼塘花连花……”

  “日落西山天黄昏,虎奔深山鸟奔林,家家户户把门掩,察院里闷坏我巡守臣……”

  ……

  琴音时而清脆,时而低沉,时而激越,时而婉转;唱腔时而喜悦,时而幽怨,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泣如诉……逢五排十,每个高密大集的上午,8点至10点,在古城路与凤凰大街交叉口西南角、四季阳光居民小区东侧的休闲小广场上,都会按时上演一场精彩的茂腔戏,《罗衫记》、《南京殿》、《裴秀英寻夫》、《杨八姐游春》等一曲曲我市中老年人耳熟能详的茂腔唱段,吸引了赶集的市民及附近社区居民前来观看,观众最多的时候达到二三百人。他们有的带着小马扎,有的坐着自己的三轮车,有的坐在广场水泥沿上,还有推着童车带着孙子(外甥)来观看的,连广场南边的小树林里都站满了戏迷。大家听得如痴如醉,有的还跟着小声唱起来。“好!好!再来一段!”演员虽都是业余爱好者和“草根”明星,但他们倾情、投入的演唱,依然赢得了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据活动组织者侯老师介绍,演出的目的,一是弘扬传统茂腔艺术,二是活跃周边群众文化生活。每个集日为大家送上茂腔大餐的演员和乐师,都是民间戏曲爱好者,参与者大多是中老年人;经常参加活动的,大约有十几人。他们有的家住城区附近,有的来自醴泉街道康庄社区、密水街道拒城河社区和阚家镇等镇街;他们不图任何报酬,完全义务演出,并且已经坚持了三年多。其中年龄最大的当属密水街道张家墩村的单联华,年近80的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尤其拉起琴来,精神矍铄、神采飞扬。年轻时曾在潍坊京剧团工作过的他属于“科班出身”,除了每个大集到这个小广场演出外,每逢周日和周一,还分别定时参加幸福村社区和谭上社区两个京剧票友社的活动。“天天不闲着,哪里邀请就去哪里,平时主要是拉京胡伴奏,有时候也唱京剧,我唱老旦。都是无偿演出,主要是为了自己乐呵、大家乐呵。”

  来自密水街道大尹村的鞠明昔,也是一位热衷于民间文化活动的文艺爱好者。他不仅会拉二胡、板胡,经常参加义务演出,还在村里组织了文艺宣传队,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而家住梨园社区的孙元亮,除了经常参加义务演出的伴奏外,还喜欢收藏摆弄各种胡琴,走访了很多制作二胡(京胡、板胡)的老艺人,学会了修理技术。谁有胡琴坏了,只要找到他,他都是免费修理。

  “我打小就爱好茂腔,自从有了这个茂腔大集,来了这么多伴奏的老师,我每个大集都来唱。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出来唱唱,就图个心情好!”今年66岁的王秀梅告诉记者,她是我市妇女健身协会的志愿者,经常参加义务演出,通过自己的演唱为大家带来快乐,是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幸福。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们的生活,因为茂腔而充实和快乐,同时,也把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声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焦雪
我要提供新闻线索(一旦采用,奖励最少20元话费,所有内容均为您保密)
手机: (填写手机号码)
姓名:(请填写真实姓名,网站会做保密处理)
所在地区:
内容: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