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蓝色智谷推出校地院地合作"3.0"版新模式

2015-09-23 09:37:00    作者:韩镇 张身率   来源:潍坊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智谷 院地合作 潍柴动力 精密成型技术 高新区
[提要]截至目前,蓝色智谷服务中心以及3家机构已于今年6月13日正式开始运营,目前已落地企业34家,储备项目29个,正在建设18个各类区域创新支撑平台。目前,园区技术扩散效应已经显现,高端生物蛋白、石墨烯、光电散热等技术创新成果正加快在潍坊市的转移和产业化。

  蓝色智谷,飞扬缤纷创业梦

  推出校地院地合作“3.0”版新模式,创新创业梦工厂在高新开启

蓝色智谷(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宣传科供图)

  华灯初上,每个从位于潍坊高新区健康东街与永春路交叉口的科技商务中心板块附近经过的人,都会被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加速器,以及气势恢宏的建筑物上“北大燕园科技园”“中科创新园”“清华科技园潍坊启迪之星孵化器”3个LOGO所震撼。近年来,围绕打造全市“科技创新高地、科学发展引擎”主体功能定位,高新区先后引进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三大高校院所共建三大孵化器,开创校地院地合作“3.0”版新模式,并以此为核心倾力打造潍坊蓝色智谷,辐射引领潍坊乃至更大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

  追梦

  打造蓝色智谷

  培育产业集群

  潍坊高新区承载着打造全市“科技创新高地、科学发展引擎”的使命,近年来,在完善孵化平台上进一步探索创新,形成具有高新特色的一流孵化模式。

  潍坊蓝色智谷服务中心主任吕传昌告诉记者,以位于高新区科技商务中心板块的“北大燕园科技园”“中科创新园”“清华科技园潍坊启迪之星孵化器”等3大孵化器为核心,高新区倾力打造潍坊蓝色智谷,辐射引领潍坊乃至更大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同时,承接美国硅谷创源孵化器、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瀚海智业境外创新创业资源,推进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东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多个技术创新平台,将蓝色智谷打造成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产业集聚区。

  据介绍,潍坊高新区建设蓝色智谷,主要是创新推进“3.0”版校地院地合作模式,发挥清华科技园启迪之星孵化器、北大潍坊燕园科技园、中科创新园平台作用,链接美国硅谷创源孵化器,集约整合高新区9大公共技术平台和230多个企业研发中心,同时以智谷为核心,吸引聚集更多的高端智力机构,构建“3+1+N”便捷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综合服务大平台,打造潍坊创新驱动的“发动机”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北京清华启迪创业孵化器公司业务拓展总监李耀华说,以“3+1”工程为主要支撑的校地院地合作“3.0”版新模式,对平台和孵化器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运营,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和各类风投、创投、天使基金等为支撑,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一批一流水准的科研院所在潍坊高新区落地生根,形成了集聚和带动效应。

  突破

  打通成果转化

  最后“一公里”

  面对大量科技创新资源,延续之前的合作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诸多创新成果的产业化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亟待探索实施。

  “开展校地院地合作,借助高校院所和其他科研机构的智力支撑,是目前多数地方短期内增强自身科技创新实力的有效方式。其中,尤以院地合作‘1.0’‘2.0’版模式为主。”吕传昌说,所谓“1.0”版,指的是企业、高校院所“点对点”对接合作,仅仅是引入研究机构或专家,进行个案式合作;所谓“2.0”版,是“院地合作+分支机构+产业联盟”式合作,局限于由地方政府引进大院大所,在地方上建分支机构,属于粘合度低的合作,“上述两种合作模式,在实践中都遇到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畅、难以有效落地的窘境。”

  而高新区围绕产业需求导向,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团队运营,布局专业园区,搭建专业化、开放式区域创新大平台,顺畅导入高校院所的智力、技术、项目等创新要素,推动技术、资本、市场深度融合,有效打通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趟出了经济转型、产业提升新常态下,政产学研联动发展的新路径。

  “科技部火炬中心充分肯定这一新型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称之为校地院地合作‘3.0’版新模式,并表示全力支持这一创新性做法,在资源、专项、创新试点方面给予更大扶持。”吕传昌说,“3.0”版新模式,是“成果转化+产业园区+公共平台+科技金融”的新型政产学研合作模式。该模式紧扣产业需求导向,充分整合公共平台、科技金融、技术交易等要素,涵盖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的全过程,能有效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和创新型项目直接嫁接提升本地产业,顺利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机遇

  3D打印技术

  发展势头迅猛

  以机械、汽车装备为代表的制造业是潍坊的“当家产业”,就这一行业而言,关键零部件和基础件新产品的开发决定着行业企业的竞争实力,而这离不开先进模具制造技术的支撑。

  在发展中,高新区认为,3D打印技术,在潍坊具有广阔的产业前景。以区域内的潍柴动力为例,企业拥有国内唯一的包含发动机、变速器、车桥、商用车在内的重型卡车产业链,整个链条的转型升级都离不开关键零部件的创新。“采用传统工艺,往往面临铸件新产品试制方法落后、模具开发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潍坊高新区经发局副局长宋长春介绍说,采用3D打印领域的金属件无模数字化精密成型技术后,可以进行快速设计试制,从而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降低50%的成本,缩短工时70%以上。

  高新区的做法是先由政府引导,再引入高端专业团队运营维护,最后实现市场化运作。这一连贯的步骤,正好比“三步上篮”。为此,潍坊高新区已投资6000万元建设山东省3D打印暨先进制造综合服务平台,之后引入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组建技术团队,从平台搭建论证、市场需求挖掘、产业技术引导、技术辐射推广等方面全程参与,实现了政府面向行业需求搭建平台、国家级专业机构运营维护、市场化与公益化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合作发展形式。

  同时,潍坊高新区积极整合潍柴动力、福田模具、特钢集团等20家重点3D打印技术研发、生产和应用企业及7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资源,牵头组建潍坊3D打印暨先进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解决3D打印技术共性问题,突破产业瓶颈,实现潍坊市3D打印产业快速发展。

  创新

  科技创新券制

  支持中小企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技术,没资金”是时下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瓶颈。为了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鼓励其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促进产学研合作,高新区自2014年1月28日起,在全省率先实行科技创新券制度,将政府财政奖补资金转化为“有价证券”发给企业,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资金杠杆效用,普惠式支持中小企业。据介绍,创新券是针对区内企业创新资源缺乏、创新能力不足而设计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由政府向企业发放创新券,企业用创新券向高校、科研院所购买科研服务或购置研发设备后,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持创新券到财政部门兑现。截至目前,高新区已经发放科技创新券1657万元,惠及企业235家,带动企业新增研发投入5000万元以上。

  早在2014年3月18日举行的潍坊市高新区科技创新券首发仪式上,位于高新区的中动传媒旗下的山东中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山东中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中迅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全都拿到了价值5万元的科技创新券。对此,中动传媒政策研究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创新券对有创新需求,尤其是对投入几十万元研发经费的中小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董书礼则告诉记者:“以往获得国家传统的科技项目补贴需要种种条件,对企业的规模、资质、专利等方面都有限制,中小企业能获得的扶持就更少了,只能靠自立更生的发展,而科技创新券的发放改变了这一情况。有利于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家科技项目竞争中脱颖而出。”

  成果

  顶级科研机构

  纷纷进驻高新

  近年来,随着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三所代表国内科技创新最高水平的科研院所齐刷刷亮相潍坊高新区,一时间,国内顶级科研机构纷纷进驻潍坊高新区。

  以此为核心,潍坊高新区倾力打造潍坊蓝色智谷,规划建设面积14万平方米,着力打造产业关联性、机制开放性、效益持续性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重点构建北大燕园科技园、中科创新园、清华科技园启迪之星孵化器3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将蓝色智谷打造成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产业集聚区,增强科技创新辐射力、带动力,更好地支撑未来区域科技竞争力和经济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蓝色智谷服务中心以及3家机构已于今年6月13日正式开始运营,目前已落地企业34家,储备项目29个,正在建设18个各类区域创新支撑平台。

  中科(潍坊)创新园是中科院在潍坊高新区建设的技术转移与转化中心,这是该院设立的国内第2家技术转移与转化机构。园区重点以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主,引入先进适用技术嫁接提升现有产业,引入高端项目完善产业链条,创新服务定位于前孵化和产业转移加速阶段。围绕潍坊高新区光机电、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建设知识产权服务、投融资服务等8个创新服务平台,4个产业技术支撑平台,合作设立创投基金,培育本土化企业,带动潍坊市相关产业技术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园区技术扩散效应已经显现,高端生物蛋白、石墨烯、光电散热等技术创新成果正加快在潍坊市的转移和产业化。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