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诸城孙仓村转秋千成功申请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04-05 09:23:00    作者:李楠   来源:潍坊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清明节除了吃鸡蛋、踏青等习俗外,荡秋千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在老一辈人心中,架秋千、荡秋千更是承载了无数美好的回忆。4月3日,记者走访了解到,由于现代儿童玩具和游戏多样化,秋千已鲜有人问津。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俗,诸城市舜王街道孙仓村的转秋千已成功申请了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诸城孙仓村申遗成功,并培养青年人传承制作技艺

  明节除了吃鸡蛋、踏青等习俗外,荡秋千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在老一辈人心中,架秋千、荡秋千更是承载了无数美好的回忆。4月3日,记者走访了解到,由于现代儿童玩具和游戏多样化,秋千已鲜有人问津。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俗,诸城市舜王街道孙仓村的转秋千已成功申请了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

  小区秋千受冷落

  4月3日,记者来到高新区赋海仁居小区,该小区广场上有两个秋千。记者发现,来荡秋千的人并不多,在上午9时到9时30分的时间段内,只有一个小朋友在秋千上晃了晃,很快便嚷着下来了。

  该小区的孙先生告诉记者,平时小区居民很少去荡秋千。“以前还挺喜欢带孩子到秋千上玩耍的,但有一次孩子差点从秋千上摔下来,觉得太危险,就不再玩了。”孙先生告说。

  随后,记者来到高新区福海花园小区,该小区广场上也有两个秋千,其中有一个年久失修已无法使用,另一个还能使用的,用手一摸就会留下不少铁锈。记者发现,来这里荡秋千的人也不多。“越是没有人玩就越不想玩了,时间长了有灰尘了,也觉得不安全,就没人愿意碰了。”该小区的张先生说。

  家住临朐县东城街道席家洼村的席坤有一个6岁的女儿,他告诉记者,往年清明节,他都会在村附近的小树林里给女儿架一个秋千玩,但他今年不准备再架秋千。“女儿的玩具非常多,秋千已经吸引不了她了。”席坤笑着说。

  探因 受场地限制及玩具多样化致秋千受冷落

  承载着老一辈人无数美好回忆的秋千如今备受冷落,家住奎文区东方天韵小区的李萍说,因为住在市区,自己架秋千不现实,想荡秋千只能去公共场所,这应该是秋千受冷落的一个原因。“但感觉如今公共场所的秋千挺少的,即便是想玩也没地方可玩。”李萍说。

  家住高新区紫瑞园小区的朱女士则告诉记者,她4岁的女儿有一大堆玩具,玩具车、玩具娃娃、各种奇怪的小东西,相比而言,秋千对女儿就没太大吸引力了。“现在孩子玩具都玩不过来。”朱女士说,如今玩具、游戏的多样化,也是秋千受冷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是,相比一些简易秋千,传统的转秋千制作十分麻烦,很少有人会这门技术了。诸城市舜王街道孙仓村村支书宋建明说,制作转秋千是一项十分繁琐的技术,一般人很难掌握。“那个时候是十里八村架一个转秋千,附近的村民都来玩。”宋建明说,原先会制作转秋千的人如今年事已高,年轻人也不愿意学,所以即便是在农村,也很难找到一个转秋千了。

  保护 培养十几个青年人传承转秋千手艺和习俗

  为了对转秋千加以保护,2013年,诸城市舜王街道孙仓村的转秋千已成功申请了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孙仓村村支书宋建明表示,如今他们还培养了十几个关心转秋千项目的青年人,力求将转秋千的习俗和手艺传承下去。

  宋建明告诉记者,他制作转秋千的手艺是从祖上学来的,“我曾祖父是制作转秋千的高手,从曾祖父那一辈起,制作转秋千的技术就在我们家代代相传。”

  “现在人们对秋千没那么热衷了。”宋建明说,为了使转秋千这门技术流传下去,2008年清明节前,他在村里一个小广场上,费力架了一个转秋千,如今已坚持了8年。“这8年来,每年清明节前,我都会动手制作转秋千。”宋建明告诉记者,今年清明节的转秋千,他已提前半个月制作好了。“今年我制作了两个大的转秋千,一个4座的、一个6座的,都做了很多保护措施,十分安全。”宋建明说,秋千是传统民俗,满载了人们对童年的回忆,他会继续坚持清明节前制作转秋千的习俗。

  ◎故事

  满载童年回忆

  家住临朐县柳山镇解家庄村的王桂梅告诉记者,小时候清明节荡秋千,是她与姐妹们最美好的回忆。“小时候离清明节还有一个星期,我们几个孩子就眼巴巴地等着父亲给我们架秋千。”王桂梅说,那个年代可以玩的玩具很少,荡秋千就是他们心心念念的游戏。一般父亲都会找两棵挨得较近的粗壮大树,系上一根绳子,在绳子上放上一个软垫子,秋千就做好了。

  “那个时候家里穷,尽管架的秋千很小很普通,但却有一群孩子都抢着玩。”王桂梅告诉记者,“我们坐在秋千上,玩一天都不愿意下来。”

  排队玩转秋千

  除了王桂梅说的“简易秋千”外,过去还有一种大型复杂的“转秋千”。家住诸城市石桥子镇西王院村的高女士告诉记者,她小时候玩的转秋千是一根粗壮的钢管立在地上,钢管上安上旋转装置,小孩子坐在秋千上,大人用力推,转秋千就会越转越快。“一旦扎起转秋千来,村里的孩子都会排队等着玩。”高女士说。

  家住青州市谭坊镇南孙家村的刘女士告诉记者,每到清明的时候,村里的小广场上都会制作一个大型转秋千。“清明那一天,我的任务就是玩一天的秋千,小伙伴们排长队等着玩,场面那叫一个火爆。”刘女士表示,为了节约时间多玩会儿秋千,她中午都不愿意回家吃饭,而是直接捎着清早煮好的鸡蛋当午饭。

  本报记者 李楠(想看最劲爆、最有意思的潍坊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weifangdzw)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李俊慧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