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潍县城墙只剩两段 市民呼吁及时保护开发

2014-03-18 09:30:00    作者:   来源:潍坊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福寿东街;白衣阁;青砖;古遗址;墙体
[提要]“东关坞”古城墙上的塑料桶和依墙而建的板房。“东关坞”城墙用三合土夯造,类似蛇皮,与西城的龟背状,巧妙地形成了“龟蛇相依”城市布局。奎文区文化局业务科王科长表示,日前市政府已经明确古城墙属于属地管理,但目前交接工作并未完成。

  “东关坞”古城墙多处位置已经老化。

  “东关坞”古城墙上的塑料桶和依墙而建的板房。

  城区仅存的“东关坞”古城墙和老潍县古城墙,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市民呼吁及时保护开发

  2月17日和21日,本报以《拾荒人率狗群“占领”古城墙》和《连夜清理,这段古城墙干净了》为题,连续报道了城区福寿东街白浪河桥南侧东岸的古城墙上被一拾荒男子糟蹋得脏乱不堪,后来经多部门联合行动,将该男子劝走,并对古城墙进行清理一事。日前,记者探访了白浪河东岸的“东关坞”古城墙以及潍城区向阳路与北马道街交叉口处的老潍县古城墙,发现部分古城墙由于年久失修,屡遭人为破坏,城墙通道内仍有不少垃圾,墙面部分有的已风化。不少市民呼吁,重修古城墙进行保护性开发迫在眉睫。

  古城墙现状

  老潍县城墙只剩两段,越来越矮

  3月14日上午,记者先来到了潍城区向阳路与北马道街交叉口处,发现在北马道街的南侧还矗立着一处长10几米的古城墙。这段古城墙底部由石头垒成,灰色的墙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孔洞,杂草从一些洞里长出来,雨水侵蚀的痕迹随处可见。与这处古城墙一路之隔的向阳路西侧,还有一处与这里基本相似的古城墙,同样也是底部由石块砌成,上面的古城墙风化得比较严重,不少地方还出现了土石坍塌的现象。

  据了解,这处分布在向阳路两边的古城墙就是老潍县古城墙北墙的一部分。1984年,向阳路由南向北延伸,开通后将古城墙分成了两段,就成了现在的样子。目前该古城墙已作为城区内的历史遗迹予以保留。

  家住附近潍城区长胜社区的曹何喜说,这段古城墙是现存历史最久的老潍县城墙,这些年虽然没有造成更大规模的破坏,但也缺少了必要的保护。“你看看墙体上的弹孔,这些是战争年代留下的。近几年,墙上的弹孔越来越大,有的甚至连成了一条线,城墙顶上的荒草都有一人多高了。”曹先生说,这段古城墙近些年越来越矮了。

  “东关坞”通道上铁门锁了好多年

  随后,记者又来到福寿东街白浪河桥南侧东岸的“东关坞”古城墙,在这段城墙北头,原本通往城墙的通道被一人多高的铁制防护板挡得严严实实。记者通过防护板间的缝隙往里看到,空地上堆满了杂草和垃圾,足足有半米厚。记者从防护板间的缝隙钻进去,踩着厚厚的垃圾走到城墙上道通的入口处,发现此处锁着一扇铁门,上面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铁门内的城墙通道上长着枯草,周边垃圾遍地。

  记者攀过铁门旁边的石栏来到城墙的通道上,沿着通道向南走,通道地面上铺的青砖已看不清原来的颜色,地面上有多处凹陷,不少青砖已丢失或损坏。记者沿通道继续向南走了几十米发现,宽度在2.5米左右的通道上不规则地长满了枯树,每棵都在两米多高。

  家住奎文区苇湾社区的王民斌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在白浪河边玩,在他的印象中,这段古城墙在上世纪80年代末重修后,对外开放过一段时间,但没过几年,城墙的两头就安上铁门上了锁。“这段古城墙破坏得很严重,荒草都快长成树了。”王民斌说。

  “绿瓦阁”被土埋了大半截

  沿城墙通道继续往南走,三个大号塑料储水桶挡住了记者的去路。记者发现,三个塑料桶通过一根塑料管连到了一起,这根外面包裹着保温层的水管一直顺着城墙通道向南延伸。塑料桶的东侧,记者看到,本来就越来越窄的通道被一个大土堆上落下的土掩埋了超过三分之二的面积。土堆的高度远远超过了城墙东侧的女墙,土堆上的荒草也延伸到了城墙通道上。

  记者只能扶着垛墙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大约走了30多米,记者看到了城墙东侧的绿瓦阁(又称三元阁)的旧址。这座过街桥式的建筑是原来绿瓦阁的下半部分,有大部分被埋在了土中。记者看到,绿瓦阁的主体建筑约有3米宽,4米高,10米长,由汉白玉和灰砖块砌成。

  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了来这里游玩的于先生,他告诉记者,他家原先住在北下河街附近,绿瓦阁是他上下学的必经之路,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感觉绿瓦阁越来越破败了。“曾听说有关部门要重修绿瓦阁,希望绿瓦阁能好好保存下来,留住老潍县仅有的这点历史遗迹。”于先生说。

  女墙和垛墙年久失修破坏严重

  福寿东街以南到通济门的这段古城墙,东西两侧的女墙和垛墙被人为破坏得更为严重。据记者统计发现,在这段不到600米的城墙上共有二十几处女墙和垛墙被损坏,有的甚至连续十几个垛口全部损毁,最长的一处有三四十米,原本高低错落的垛墙已经成了一条直线。东侧的女墙同样损毁比较严重,有好几处都出现了几米长的缺口。

  记者沿通济门北侧走下城墙,沿这段城墙的东西两侧走了一圈,发现城墙东侧墙体破坏严重,不少板房和平房依墙而建。城墙西侧墙体还比较完整,但已有多处出现青砖风化脱落的现象,靠近地面的墙上,有墙皮已经松动,用手指一碰就大片大片往下落。与东西两侧的墙体相比,南侧的通济门城楼也好不到哪儿去。城楼上原本雕刻的门窗只剩下几扇,大部分门窗都用破木板钉住。原来的红漆柱子已经斑白。

  ◎相关链接

  城区现存古城墙分布

  提起老潍县的古城墙,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起白浪河桥南侧东岸的古城墙。而这段城墙,在1987年修建城区白浪河公园时,全部进行了重修,旧貌已不复存在。记者了解到,现在潍城区向阳路与北马道街交叉口处还有一处古城墙。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这段古城墙为老潍县古城墙北墙的一部分,而现在白浪河桥南侧东岸的古城墙是在“东关坞”古城墙西墙旧址上修整起来的。

  老潍县城及“东关坞”的由来

  记者查阅史料了解到,现在的潍坊城区,建国前为潍县县治。据史料记载,汉代创建土城,时称北海郡,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始修石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建东关,1866年(清同治五年)竣工。西城和“东关坞”以白浪河相隔,西城城墙用石块砌成,呈龟背状,设四处城门,东曰朝阳门,西曰迎恩门,南曰安定门,北曰望海门,城墙四隅各有角楼和炮台。后经多次修整,使城墙平均高约3.7丈,厚约2.6丈,周长1235.3丈,垛口1600多个,城外护城河宽2丈、深5尺。东南角城墙上有文昌阁和魁星楼,东北角城墙上建有北极庙,西北角、西南角城墙上有南极庙和武昌庙。

  “东关坞”城墙用三合土夯造,类似蛇皮,与西城的龟背状,巧妙地形成了“龟蛇相依”城市布局。“东关坞”有七楼八阁九街十八巷之说,七楼即七个城门楼:东曰升曦门,西曰庆城门、通济门,西南曰奎文门,南曰鸣凤门,西北曰耀武门,北曰游麟门;八阁为玉皇阁、镇武阁、三官阁、王母阁、白衣阁、三元阁和两处观音阁;现仅存的三元阁门洞位于潍县东关鱼市街西端,又名鱼店阁、绿瓦阁,建于明初,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重修,阁内有许多叙述关羽生平事迹泥塑。

  古代城墙的内侧叫宇墙或是女墙,而外侧则叫垛墙或雉堞(读音zhì dié)是古代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

  入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潍坊市奎文区共有5处文物入选。此次公布的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等6个类别。其中,奎文区入选的5处文物单位涵盖了3种类别,分别为廿里堡街道“孙吕家古墓群”、广文街道“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东关街道“潍县东关城墙”、廿里堡街道“大英烟公司旧址”、廿里堡街道“廿里堡火车站”。

  专家建议

  文史作家于永恩 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

  古城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赋予了我们记忆的真实感和生活环境的延续感。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城墙的保护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应如何保护利用古城墙?记者采访了我市多位文史专家,他们纷纷建言献策,希望古城墙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我市著名文史作家于永恩表示,对古城墙的保护利用首先要有科学权威的规划,同时可以充分借鉴国内其它城市的先进经验。“像西安、南京还有我省的聊城等城市对古城墙的保护就非常重视也保护得比较好。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古城墙的保护利用。”于永恩说,同时市民还应该提高保护古迹的意识。“老潍县的古城墙曾经保护过我们的祖辈,保护过我们的家园。我们不但不能破坏它,还要积极保护,对它心存敬畏。”于永恩说。

  于永恩说,聊城在古城墙开发保护方面就做得比较好。2011年,聊城重修了聊城古城的西城门和北城门,现在聊城古城已经成为当地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民俗学家于家干 可以开发成旅游景区

  潍坊民俗学家于家干表示,现在保留下来的古城墙只有两处,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既然保留下来就应该好好保护,发挥它的教育意义。

  “现在的古城墙由于缺乏保护已经越来越不成样子了,以至于很多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这几段古城墙的存在,这让他感到很无奈。”于家干表示,古城墙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浓缩,对年轻人很有教育意义。所以他建议,应该对古城墙进行修缮,并在显要位置立上标识牌,注明来历,让后人清晰地了解它的历史。

  “古炮台是我市唯一保留下来的军事遗址,之前一直没有被保护。2009年,多名市民向相关部门反映,希望能修缮原东关坞西北角的炮台并加强保护,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决定对老潍县古炮台进行保护性修建。经过一个多月的开发建设,有百余年历史的古炮台恢复了原貌。由于古炮台历史意义重要,所以在白浪河综合整治改造过程中,被重点保护并开发成休闲娱乐景点。”于家干说,对古城墙也可以开发成旅游景区进行重点保护。

  市民

  让更多外地人了解古城墙

  今年40岁的郭拥浩告诉记者,他家住在后门街附近,没事的时候经常一家人到奎文门附近逛街,沿着白浪河,顺着古城墙往北,一直走到福寿东街。

  “古城墙是我们城市文明发展的见证。在福寿东街白浪河桥底下,还印刻了这段城墙的建造历史和过程,很形象,很有意思。”郭拥浩说,他有外地朋友来玩,他都会带朋友沿古城墙和白浪河溜达一圈。希望古城墙能及时得到修补,让更多的外地人认识潍坊的古城墙,了解老潍县的历史。

  部门说法

  属地管理,已采取保护措施

  记者来到潍坊市文化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市民口中所说潍坊城区的古城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潍县古城墙。“说起老潍县的城墙,现在的人们首先会想起白浪河畔的城墙,而这几段城墙准确地说应该不能称作城墙,而是原“东关坞”的坞墙。1987年,修建市区白浪河公园时,对这段坞墙进行了全部重修,旧貌已不复存在。”该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的这段古城墙仅剩下很小的一段,上面的部分是景观带。

  “古城墙现在属于属地管理。之前不少媒体曾对古城墙的破坏现象进行过报道,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了相关保护措施。”该工作人员说。

  奎文区文化局业务科王科长表示,日前市政府已经明确古城墙属于属地管理,但目前交接工作并未完成。“以前古城墙并没有很明确的管理部门,今年刚刚明确,现在正处于工作交接中。”王科长对记者说。   A6-A7版 文/图 本报记者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