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6 10:09:00 作者:何宪德、左保杰 来源:潍坊广播电视报 城市周报 我要评论
“中国画都”成为潍坊另一张“金色名片”
2013年12月30日,潍坊市画廊协会在青州成立,来自全市的140余家画廊成为画廊协会首批成员单位,它的成立标志着潍坊市画廊业即将结束“散兵游勇”式的生存状态。成立后,潍坊画廊协会将探索诚信模式,并发布中国画的潍坊价格指数。
“潍坊成立画廊协会,从全国来讲都是首例,这也是潍坊书画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刘曦林在画廊协会成立现场这样评价说。近年来,随着中国画节在我市的成功举办,潍坊书画市场逐渐增温。2013年4月21日,在第三届中国画节开幕式上,我市被中国画学会命名为“中国画都”,这也成为继“世界风筝都”后,潍坊第二张响当当的“金色名片”。
画廊数量全国最多
交易额一年120亿,书画成了潍坊的“大买卖”
“业内流传一句话:中国书画市场看山东,山东书画市场看潍坊,这足以证明潍坊在全国书画市场的地位及影响。”在画廊协会成立仪式上,潍坊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丁汉邦介绍,潍坊书画市场每年的经营额能达到120亿,每年举办各类画展数千场,已连续举办六界文展会、三届中国画节,潍坊已经成为不少书画家最喜爱的城市。
“连续三届中国画节成功举办,不仅做到了高端艺术与群众节会活动的有机结合,更实现了文化事业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成为书画名家与艺术机构交流合作的平台。”中国画节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潍坊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居明说,每届中国画节都会推动一个大型画廊或美术馆诞生,从金鼎艺术馆、金茂艺术馆,到今明美术馆,都是中国画节结下的文化成果。
中国画节让普通市民和书画爱好者有了与大师面对面的机会。“通过画节欣赏到大师的真迹,是普通百姓一个难得的机会。画节成为大众亲近高雅艺术的殿堂,也让书画收藏的‘分母’呈几何倍数增长。”而在王居明看来,潍坊书画爱好、收藏者众多,书画业在民间广泛普及,已形成潍坊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潍坊书画市场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交量增大,二是价格逐步提高,三是市民的参与度不断增加。”潍坊画廊协会执行会长田纪文告诉记者,一批本地画廊借助潍坊当代艺术市场繁荣的环境优势条件,成为艺术市场的主力军,“协会统计数字显示,潍坊各类画廊、书画室已经发展到2000多家,成规模的500多家,其中不乏沈学仁画廊、集文斋等一批在全国有相当知名度的画廊。”
在潍坊没有卖不出去的画,
潍坊书画市场全国独一处
1月17日,《摩登时代——岳冬作品展》在青州珏澜画社举行,现场共展览展示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岳冬新作50余幅。作为近年来崭露头角的青年画家,岳冬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潍坊市场试水的,可没想到当天就销售作品20余幅,出乎他本人料想。
“业内有个说法:在潍坊没有卖不出去的画,可以说,潍坊书画市场是现象级的。”岳冬说,在潍坊,无论是顶级画家千万、百万级的作品,还是中流画家,甚至三流、末流画家的作品,几乎都能找到收藏爱好者。在许多外地画家看来,潍坊已成为中国画市场的风向标,他的话也代表了目前国内相当一批画家的“心声”。
“潍坊书画氛围日渐浓厚,一部分人因为喜欢而接触书画,还有一部分人从投资的角度涉足这一领域。”策展人、美术编辑曹峻告诉记者,近年来,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群体陆续加入到书画鉴赏与收藏队伍中,“国内各地的画家来潍坊办画展,画展结束,留下的是作品,带走的是钱。大多数画家都喜欢潍坊这个地方,都愿意在潍坊办展览,潍坊市场全国独一份。”
更有人拿潍坊跟成都打了个诙谐的比方,“成都人闲来麻将聊茶,潍坊人闲来习书作画”。潍坊独有的市场魅力,吸引了一批原来走出潍坊,甚至走出国门的画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座城市和它背后广阔的市场。近年来,赵建民、李冰奇等从国外回归的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又选择回到潍坊,他们看中的也正是潍坊独有的这份书画市场。
“除了对故乡的眷恋,市场吸引力不得不考量”,旅美画家、中国画学会理事赵建民告诉记者,潍坊书画名家辈出,独有深厚底蕴,而每年一届的中国画节更是按下了市场化办节的启动器,催生出火爆的书画交易市场,让越来越多的画家甘心放弃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再次落根潍坊。
潍坊藏友“一眼准”
高端的藏家拉升市场整体品位和水平
“藏家与市场一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潍坊不仅孕育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书画市场,而且潍坊就有这样一批懂画、懂价值的藏友,眼光独到、精准。”赵建民说,对一位画家来说,没有什么能比作品被认可更令他满足,而潍坊藏友对中国画的理解和价值判断都属上乘,理性、高端的藏家自然会拉升市场整体品位和水平。
“从宋朝的张择端,清朝的陈介祺,近现代的郭兰村、郭味蕖、陈寿荣、于希宁,再到刘大为、郭怡孮,潍坊培育了大量书画人才,浓厚的文化氛围是书画最适合其繁衍生长的土壤。”王居明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不少潍坊人就已开始流行收藏字画,早期画廊收藏多集中于古代书画。然而随着不断有知名书画家来潍坊交流,以及收藏氛围日渐浓厚,潍坊的书画爱好者也迅速增加,收藏目标也从愈见稀少的古代作品转移到当代作品,书画鉴赏水平和眼光也日渐精到。
“潍坊的藏家整体素质早已超越了全国平均水准,他们既能把握作品的艺术内涵,也能把握作品中的商业潜力。”田纪文举例说,“这句话早就提出来了,也是艺术圈一致的观点。中国的画家、书法家、艺术家,多数都来潍坊开过展览。你的作品是否受市场认可、能否卖出合理的价位,来潍坊一试便知。比如说你对自己的作品心理预期是1万,但在潍坊只能卖8000元,对不起,你只能回去继续提高水平,在潍坊卖不了1万,其他城市更卖不了。”
“潍坊的书画藏家们并不盲目崇拜、跟风,而是都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鉴别体系,对作品有很准确的定位。”他说,潍坊在全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的这种独特地位,正源于潍坊的书画艺术水准,在全国占领先位置。
画家价、画廊价、拍卖价哪种更可靠?
潍坊价格指数告诉你
在画廊协会成立仪式上,丁汉邦介绍,潍坊画廊协会将综合季度、年度数据,对外发布“潍坊书画价格指数”。指数发布后,某个画家的作品交易量、价格涨跌情况、人气指数都一目了然,打造潍坊版本的中国书画市场的“国标”。
“书画市场的价格变化历来都是市场关注热点。画家价、画廊价、拍卖价哪种更可靠?潍坊书画指数告诉你。”田纪文说,从目前潍坊书画市场流通情况来看,几乎国内近当代书画家的作品都有流通,题材繁多,蔚为大观,这个价格指数基本能够涵盖当代各时期画家以及各画家不同题材作品的价格。另外,潍坊画廊经营者、潍坊书画收藏爱好者相对于书画家的名气,他们更看重作品本身的价值,这让价格指数少了几分跟风和“虚火”,更加理性,可参考价值较高。
其实,潍坊书画指数不过是近几年来,潍坊书画市场众多探索和尝试的一角罢了,全国第一单书画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第一单艺术品信托计划、全国唯一一家地级市文化产权交易所等等,在中国画市场探索的道路上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特别是潍坊银行创新性的建立“预收购人”制度,金融机构介入书画产业,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业内人士表示,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金融平台的支持,潍坊书画市场创新性地推行金融、艺术家、画廊、媒体多方紧密结合,加之主管部门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潍坊书画市场充分体现出了文化与市场合力的效果。
王居明
潍坊已成为中国画市场的风向标
(王居明 中国画组委会办公室主任 潍坊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说起潍坊书画市场的现状,王居明说,“如果说名家辈出是潍坊历史传统的话,那么现在潍坊市民对中国画艺术的欣赏和热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在艺术与市场的融合中,因为人们的热爱,潍坊成为自觉书画市场的形成者,有着广泛的基础。传统基础孕育了中国画市场的形成,又对中国画市场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深厚的传统底蕴、良好的学术氛围、繁荣的艺术市场,让潍坊成为中国画市场的风向标、中国画艺术的试金石。“在中国画界,潍坊让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是,潍坊人知画、爱画、懂画。”王居明说,“不少艺术家在外地出售画作时,经常会说‘我的作品在潍坊曾经卖过多少钱’,言外之意,对潍坊市场的标杆和尺度有很大的认同。可以说,潍坊已成为中国画市场的度量衡。”
因为潍坊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又创造性地打出了独具创意的中国画节品牌,因此被授予‘中国画都’是实至名归。”王居明高兴地说,“‘中国画都’必将成为潍坊腾飞的另一只翅膀。”
田纪文
画廊诚信指数与价格指数同等重要
(田纪文 潍坊市画廊协会执行会长集文斋画廊总经理)
作为潍坊市画廊协会执行会长,田纪文在书画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他对潍坊书画产业的发展体会尤为深刻。
“我从1998年开始经营书画,十几年来,书画市场出现了2005年、2010年两个交易高峰,突出表现在交易价格的不断攀升和交易量的持续增长上。”田纪文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潍坊逐渐成为书画艺术市场重地,品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精神生活,“从这个角度上看,我认为在未来几十年,书画市场的发展将会更阳光。”
经过几年的发展,民间画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介绍,如今画廊的书画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交易,一是签约画家,对象主要是国内知名画家或后起之秀,他们将得意之作交给画廊出售;其次是通过笔会的形式,每月有两三个知名的画家如约到画廊写字作画,现场交易;还有就是通过文展会等大型活动推销字画。
他经营的集文斋画廊,先后被文化部授予“中国诚信画廊”,被中国书画协会授予“五星级画廊”等荣誉称号。位于十笏园文化广场的集文斋美术馆,是目前潍坊地区居于领先地位的书画展览场馆。
“书画产业同样需要诚信经营”,田纪文说,潍坊市画廊协会成立后将打造画廊行业的诚信品牌,有欺诈行为的画廊将被清理出书画市场。协会将加强对画廊的指导扶持,努力使画廊协会具备良好的行业资讯收集、节会举办和经营指导功能,为经营者提供专业化服务。
赵建民
书画是“潍坊梦”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赵建民 旅美画家,中国画学会理事)
作为著名的旅美画家,赵建民回到中国,第一站就放在了潍坊。除了对潍坊割舍不断的故乡情,也是看好了潍坊的书画市场。
“我回来这几年,发现潍坊市民热爱书画程度很高,书画市场的群众基础很好,不论有钱没钱,都喜欢在家里挂字画,慢慢就形成了一个收藏群。来潍坊卖字画,不能应付,画得好坏,市民一看就知道。”赵建民说,现在在中国书画圈内有一个共识:“全国书画看山东,山东书画看潍坊。”中国的大画家、大书法家、大艺术家,基本上都来办过展览。潍坊就是一块试金石,你的作品是否受市场认可、能否卖出合理的价位,来潍坊一试便知。如果在潍坊的市场上吃不开的话,在别的城市也很难有市场。
在赵建民看来,潍坊在全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的这种独特地位,源于潍坊书画历史的传承以及书画艺术的水准。“潍坊在中国画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古至今培育了大量书画界人才,从宋朝的张择端,清朝的陈介祺、郑板桥,到近现代的郭兰村、郭味蕖、陈寿荣、于希宁、刘大为,个个都是中国画界的重要人物。潍坊的中国画历史传承非常完整,这一点是其他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由于潍坊书画历史底蕴深厚、氛围浓厚,所以潍坊学习艺术的学生也特别多。”
作为文化使者,近年来,赵建民在国外积极宣传推广中国画。赵建民告诉记者,武术、中医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东西越来越被外国人认可,但是代表中国艺术的中国画在美国传播得还不够。“现在潍坊打造‘中国画都’,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为潍坊人,我有责任把中国画艺术传播到国外,让外国人真正了解中华民族最优秀的艺术,让外国人一提起潍坊来,除了风筝,还能想到中国画,这也是我的‘中国梦’。”赵建民说。
曹峻
潍坊进入“全民收藏时代”
(曹峻 艺术品投资顾问、策展人)
说起潍坊的书画市场,资深艺术品投资顾问曹峻说,这几年潍坊几乎是“全民收藏书画”。“潍坊书画市场氛围很浓厚,不论是企业家、政府官员还是普通百姓,大家都喜欢收藏字画。有的人没钱也要凑钱买字画,因为收藏书画不仅赏心悦目,还能保值增值。可以说,潍坊是全国书画市场的风向标。收藏什么样的字画能升值,全国收藏家都看潍坊。”
“目前,全市大大小小的画廊有1000多家,无论是数量还是品位上,都在国内首屈一指。这得益于潍坊完整的书画历史传承,再加上政府的推广,每年潍坊都举办中国画节,同时银行也大力扶持书画产业发展。业内流传着一个共识:‘潍坊虽是三线城市,但在艺术品发展领域一直都是一线城市’。”曹峻说。
从2008年至今,这五六年间,潍坊的书画市场发展迅猛,有人认为潍坊书画市场存在泡沫。但在曹峻看来,潍坊整体书画市场很健康,只是有些人没有真正了解书画作品,盲目投资、过度收藏。他也提醒喜欢收藏的市民,这几年有部分伪作品、伪画家出现在书画市场,字画行业专业性很强,投资字画,除了多学习相关知识,多看展览,聘请艺术顾问可以解决许多后顾之忧。
潍坊新闻 · 聚焦 · 娱乐 · 社会 · 体育 · 科技 · 军事 |
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网潍坊频道(http://weifang.dzwww.com),拨打新闻热线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新浪微博(@潍坊大众网)提供新闻线索。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