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民政局举全局之力促滨海民政跨越发展

2013-02-26 10:09:00    作者:王鲁萍   来源:潍坊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民政工作;滨海;民政干部;双百;跨越发展
[提要]举全局之力促滨海民政跨越发展  2月20日,潍坊市民政局局长吴海源带领市民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到滨海开发区进行了双百调研成果反馈,并就对接支持滨海加快发展事宜进行了座谈。

潍坊市民政局进行双百调研反馈 与滨海开发区实现民政对接

举全局之力促滨海民政跨越发展

  2月20日,潍坊市民政局局长吴海源带领市民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到滨海开发区进行了双百调研成果反馈,并就对接支持滨海加快发展事宜进行了座谈。副市长、区党工委书记王树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恒道,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海全参加了此次会议。

  王树华对民政局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市民政局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滨海发展表示感谢。他指出,民政工作,事关民生。近年来,市民政局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扎实开展“双百”调研活动,高度关注社会民生,年内将实现全域城市化,让农民变市民,全部纳入城镇居民保障体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推进社区规范化管理,让群众享受高品质生活服务。希望市民政局在完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设立婚姻登记机构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推动民政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加快滨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市民政局第五调研组负责人在会议上就滨海双百调研工作情况做了具体汇报:在资金投入上,2010年至2012年三年间,民政事业资金年均增长24.3%。投资27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96亩,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床位254张的区社会福利中心。开发区敬老院2008年被省民政厅评为第一批“省一级五保供养服务机构”。2011年将“建立和完善救助保障体系,散居孤儿每人每月补贴600元”列入为群众办好的10件实事,2012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720元。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差361元,农村低保年均补差2252.64元。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100%,供养经费全部由区财政承担。在政策落实上,义务兵优待金全部由区财政承担,实行城乡一体化,标准为每人每年13000元。对西藏、新疆等自然条件恶劣地区服役的,优待金不低于普通标准的2倍。退役士兵和专业士官自谋职业补助标准分别为5.85万元和9.75万元。坚持实行低保、抚恤补助金等社会化发放。将区社会福利中心社会化养老部分委托益都卫生学校承接经营,创新了养老服务公建民营新模式。在干部作风上,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干部作风建设。建立了民政干部包靠责任制,帮助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民政科的同志经常到基层现场办公,对辖区内的重点优抚对象、低保对象和孤儿情况了如指掌。

  吴海源在会议上肯定了近几年滨海开发区民政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下步的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加快理顺城乡社区管理体制。加快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理顺,加强社区网格化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社区运行机制,强化社区组织管理和发展职能,依托社区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社区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展区社会福利中心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推进社区服务进家庭,着力完善社区养老,加强镇街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三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利用“三区”建设有力时机,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民政工作的支持,加大财政对为民服务场所和窗口的投入。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资金在社会救助中的比重,着力解决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四是要加强民政能力建设。把高度重视民政工作摆上重点发展战略位置。全面加强区级专职民政工作者队伍和街道基层民政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区、街道和社区慈善组织网络,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加快推进民政工作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民政工作全面升级。

  会议最后,吴海源表示,滨海承载潍坊的梦想,是潍坊的希望和未来。市民政局将充分发挥资源、人才优势,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滨海健全城乡社区管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民政能力建设,积极引进养老公益慈善产业项目,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中心,推动民政工作全面升级,不断提高滨海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持滨海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沈广安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