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黄河口湿地‘候鸟’变‘留鸟’是一种误读,但越来越多的候鸟在此繁殖是真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站站长单凯告诉记者,以往每年3月中旬,东方白鹳从南方飞来,会在此停留二十几天再继续北飞。现在,越来越多的东方白鹳在这里筑巢、繁殖,这种情况在几年前是根本不可能的。不仅如此,现在每年的10月底到11月初,也会有东方白鹳在此驻留。
10月的黄河口,正值芦花飞雪,百鸟翔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驯养员马清波照例每天领着一群东方白鹳为前来观光的游客表演鸟类放飞。只不过现在,除了这些表演放飞的鸟群,游客在景区沿途随处可看到野生鸟类。
“今年又有31对东方白鹳在此繁殖出72只幼鸟。”单凯说,东方白鹳是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全球野生种群数量也不超过3000只,全球野生繁殖种群为700对-750对,而目前每到候鸟迁徙季节,最多的时候能有近400只在景区停留。
走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眼前是大片的芦苇荡、柽柳林。漫步木栈道,远观野鸭嬉戏,近赏锦鳞游泳,“和3年前相比,这里的野鸭、灰鹤、白鹳等鸟类明显增多了。真是一片无限成长着的希望。”一位旅行社负责人感叹说。
据了解,东方白鹳性宁静而机警,对生活环境要求极高。喜食活鱼,每只白鹳每天能吃掉半斤活鱼,能达到这种要求的湿地一定是食物丰富、人迹罕至、环境质量高的地区,因此它们也被看做湿地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
2002年,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实施湿地恢复工程,工程实施面积达20余万亩,湿地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该自然保护区目前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域。而占地5.8万公顷的核心区禁止开展任何开发利用活动,旅游者不得进入,只有实验区内允许生态旅游和参观考察。这样使得该区域自然环境保存的更加完整、原始,逐步吸引了大群东方白鹳来此繁殖。
据单凯介绍,东方白鹳喜欢筑巢在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实施湿地恢复工程后的2003年,保护区工作人员就第一次见到电线杆上有东方白鹳的鸟巢。随后的2007年,该景区开始实施“筑巢招引”工程。人工先后筑下21个鸟巢,现在已有7个开始利用,并繁殖幼鸟成功。
随着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的逐年改善,东方白鹳的繁殖记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统计,从2003年至今,该区域已累计繁殖东方白鹳151对,孵化幼鸟357只。东营市由此成为中国重要的东方白鹳繁殖地,也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东方白鹳之乡”称号。
日前,记者又从山东东营市林业局获悉,该市每年因受伤、迷路、染病野生鸟类等野生动物被救助的达500多只,先后有2000余只野生动物获得救护,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如大天鹅、丹顶鹤、白鹳、东方白鹳、白琵鹭等,伤愈后能放飞的就放归大自然,不能放生的就留在动物园观赏。
近年来,旅经和栖息黄河三角洲的野生动物种类、数量逐年增多。据统计,每年途经东营市的候鸟数量多达600万只。仅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就分布有各种野生动物1543种,尤以鸟类居多,达283种,珍贵保护鸟类51种。
更多新闻:
- 山东推进农业保险 让农民旱涝保收2012-11-04 09:19:00
- 山东文登旅游:122项标准换来游客满意率99%2012-11-05 09:14:00
- 山东济南热企供热调试 尚未接提前供热通知2012-11-05 08:57:00
- 山东省破获480余起各类食品安全犯罪案2012-11-05 08:55:00
- 山东这场雪早了25天 下雪早并不意味迎寒冬2012-11-05 08:49:0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