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影山街道办工作人员王阳
|
![]() |
无影潭社区居民胡义德
|
![]() |
无影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胡彦平
|
![]() |
山大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
|
![]() |
翡翠郡社区居民孙常瑞
|
![]() |
无影山街道办工作人员吕慧
|
![]() |
天桥区老龄委调研员吕久平
|
![]() |
天桥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杰
|
![]() |
黄屯社区居民赵玉兰
|
![]() |
社区对话现场气氛很活跃,大家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
|
![]() |
台湾公务员丁祖伋抱母候诊的照片感动了不少人。
|
主持人:社区记者 王僖
对话时间:2012年8月24日周五上午9:00—11:00
对话地点:天桥区无影山街道办事处二楼会议室
对话嘉宾:
王忠武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吕久平 天桥区老龄委办公室调研员
吴 杰 天桥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孙广忠 无影山街道党工委书记
胡彦平 无影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杜光、吕慧等无影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
储召群、王阳等无影山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人员
胡义德、孙常瑞、汪希福、赵玉兰、葛才雨、张军、孙明晓等无影山街道办事处辖区居民
■对话背景
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新“24孝”一经公布也引发公众热议,不少年轻人在面对新“24孝”时纷纷表示,说来容易做来难。
新版24孝发布后,市民如何看?当代社会情境下,怎样做才算孝顺?新标准对子女提出要求的同时,做父母的又要如何面对?生活日报山东名专栏《社区对话》第190期,特邀专家学者,走进天桥区无影山街道办事处,和大伙儿一起聊聊与尽孝有关的故事。
专题策划:生活日报社区记者团队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王僖 徐佳 实习生 玄音
专题摄影:记者 戴伟
新版“24孝”公布了十余天,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新24孝你能做到多少条?”在网上也引发热议。24日的社区对话现场,每位参与对话的嘉宾都拿到一份新版“24孝”行动标准,大家也热闹地讨论起来。
对话焦点一
新版“24孝”容易做到吗大家说有些标准的确很难坚持
做饭、打电话、支持父母业余爱好…… 这些行动标准,大家说不难做到
对于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这个子女应如何尽孝的“新国标”,24日上午参与对话的嘉宾首先都一致表示了认可和赞同。“总的来说,这新‘24孝’提得都挺好,是在新的社会现实背景下,对子女如何孝敬父母提出的新标准。”无影潭社区居民胡义德老人说。
今年70岁的汪希福看了这新“24孝”后也认为,这24条孝心行动标准涵盖了各种类型,很具体,也很新潮,像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经常为父母拍照等,都很符合当前的社会时代形势。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忠武说,在当代中国社会,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子女孝敬老人除了在生活上给予其照料,更需要关注其情感需求。因此这24孝行动标准中,有不少都和这种特性相关。
针对新“24孝”行动标准中提出的:经常回家、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打个电话、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等条目,大家表示基本都能做得到。
孝敬父母,做饭当然是最基本的。今年80多岁的胡义德老人说,他现在的生活都是儿女在照料,平时吃饭都是儿媳妇做,“做什么就吃什么,不挑食,”而媳妇也总是拣老人喜欢吃的来准备。自己的女儿也经常在家发好面,和好馅儿,带着东西到自己家来包包子。不过一些年轻的居民也表示,平时工作忙,做饭还真是父母干得多一些,“如果是每天都下厨,那还真坚持不住。”
“工作再忙也可以抽空回家。”无影潭社区居民汪希福说,如果和父母在一个城市,晚上下班以后,或者有空的时候都可以回家看看,“没时间回家,打个电话也是可以的。”
大家都认为,老年人应该有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胡义德老人就经常在社区小广场宣传如何珍惜生命、关爱健康,还自费复印了一些老年保健操、长寿歌等分发给老人。汪希福老人则参与到百姓义务城管队中,为维护城市文明形象出一分力。
去旅游、看电影,不少老人心疼钱 聆听往事,一起锻炼,年轻人很难坚持
“这新‘24孝’行动标准,看起来容易,不过我也有一些做不到的。”作为一名年轻人,社区工作者吕慧说,“最后一条吧,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就很难做到,一方面是放映老电影的电影院不多,另一方面老人觉得影院里人多,又嘈杂,不愿意去。”
除了看电影之外,出门旅游也成了两代人之间不容易达成一致的一项,老人认为看电影、旅游花钱比较多,挺心疼的,有这些钱还不如存起来备用。
儿女们对于聆听父母的往事,也很难做到百听不厌,“在同一件事儿说了好几遍之后,我有时候就会说,妈,这事儿你都说了好几遍了。”现场的年轻人说,陪父母锻炼身体,这点也很难做到,平时上班,休息的时候就想好好睡一觉。
此外,对于新行动标准中提出的“为父母建立‘关爱卡’”“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活动”“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关爱卡’是什么?重要活动怎么定位?”这些笼统的规定让大家有点犯迷糊,而对于参观儿女工作的地方,很多老人说,“单位本来工作就很忙,哪里有时间接待员工的家里人?”
对话时间:2012年8月24日周五上午9:00—11:00
对话地点:天桥区无影山街道办事处二楼会议室
对话嘉宾:
王忠武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吕久平 天桥区老龄委办公室调研员
吴 杰 天桥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孙广忠 无影山街道党工委书记
胡彦平 无影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杜光、吕慧等无影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
储召群、王阳等无影山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人员
胡义德、孙常瑞、汪希福、赵玉兰、葛才雨、张军、孙明晓等无影山街道办事处辖区居民
■对话背景
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新“24孝”一经公布也引发公众热议,不少年轻人在面对新“24孝”时纷纷表示,说来容易做来难。
新版24孝发布后,市民如何看?当代社会情境下,怎样做才算孝顺?新标准对子女提出要求的同时,做父母的又要如何面对?生活日报山东名专栏《社区对话》第190期,特邀专家学者,走进天桥区无影山街道办事处,和大伙儿一起聊聊与尽孝有关的故事。
专题策划:生活日报社区记者团队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王僖 徐佳 实习生 玄音
专题摄影:记者 戴伟
新版“24孝”公布了十余天,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新24孝你能做到多少条?”在网上也引发热议。24日的社区对话现场,每位参与对话的嘉宾都拿到一份新版“24孝”行动标准,大家也热闹地讨论起来。
对话焦点一
新版“24孝”容易做到吗大家说有些标准的确很难坚持
做饭、打电话、支持父母业余爱好…… 这些行动标准,大家说不难做到
对于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这个子女应如何尽孝的“新国标”,24日上午参与对话的嘉宾首先都一致表示了认可和赞同。“总的来说,这新‘24孝’提得都挺好,是在新的社会现实背景下,对子女如何孝敬父母提出的新标准。”无影潭社区居民胡义德老人说。
今年70岁的汪希福看了这新“24孝”后也认为,这24条孝心行动标准涵盖了各种类型,很具体,也很新潮,像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经常为父母拍照等,都很符合当前的社会时代形势。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忠武说,在当代中国社会,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子女孝敬老人除了在生活上给予其照料,更需要关注其情感需求。因此这24孝行动标准中,有不少都和这种特性相关。
针对新“24孝”行动标准中提出的:经常回家、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打个电话、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等条目,大家表示基本都能做得到。
孝敬父母,做饭当然是最基本的。今年80多岁的胡义德老人说,他现在的生活都是儿女在照料,平时吃饭都是儿媳妇做,“做什么就吃什么,不挑食,”而媳妇也总是拣老人喜欢吃的来准备。自己的女儿也经常在家发好面,和好馅儿,带着东西到自己家来包包子。不过一些年轻的居民也表示,平时工作忙,做饭还真是父母干得多一些,“如果是每天都下厨,那还真坚持不住。”
“工作再忙也可以抽空回家。”无影潭社区居民汪希福说,如果和父母在一个城市,晚上下班以后,或者有空的时候都可以回家看看,“没时间回家,打个电话也是可以的。”
大家都认为,老年人应该有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胡义德老人就经常在社区小广场宣传如何珍惜生命、关爱健康,还自费复印了一些老年保健操、长寿歌等分发给老人。汪希福老人则参与到百姓义务城管队中,为维护城市文明形象出一分力。
去旅游、看电影,不少老人心疼钱 聆听往事,一起锻炼,年轻人很难坚持
“这新‘24孝’行动标准,看起来容易,不过我也有一些做不到的。”作为一名年轻人,社区工作者吕慧说,“最后一条吧,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就很难做到,一方面是放映老电影的电影院不多,另一方面老人觉得影院里人多,又嘈杂,不愿意去。”
除了看电影之外,出门旅游也成了两代人之间不容易达成一致的一项,老人认为看电影、旅游花钱比较多,挺心疼的,有这些钱还不如存起来备用。
儿女们对于聆听父母的往事,也很难做到百听不厌,“在同一件事儿说了好几遍之后,我有时候就会说,妈,这事儿你都说了好几遍了。”现场的年轻人说,陪父母锻炼身体,这点也很难做到,平时上班,休息的时候就想好好睡一觉。
此外,对于新行动标准中提出的“为父母建立‘关爱卡’”“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活动”“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关爱卡’是什么?重要活动怎么定位?”这些笼统的规定让大家有点犯迷糊,而对于参观儿女工作的地方,很多老人说,“单位本来工作就很忙,哪里有时间接待员工的家里人?”
王晓
更多新闻:
- 山东94所公办高考补习学校撤销2012-08-25 10:40:00
- 台风“布拉万”或27日前后袭击山东2012-08-23 09:03:00
- 大众观影团开团 84位网友共度浪漫七夕节2012-08-24 09:50:00
- 山东省将开展现房销售试点 9月1日起实行2012-08-24 09:26:00
- 前7个月山东房价均价4715.2元 个别城市房价上涨2012-08-24 09:25:0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