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刘臻臻 潍坊报道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青州市云门山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基层治理自治机制,深入实施以居民提事、网格听事、社区议事、民主定事、协同办事、群众评事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社区街坊议事“六事工作法”,坚持党建引领,通过营造轻松活泼、“拉家常”式议事氛围,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议出了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
坚持扎根基层,增强街坊议事民主性。基层治理成效如何,群众满不满意是关键,云门山街道推出街坊议事,提出办法大家议、决策大家定、成效大家评,在推进社区治理过程中汇聚民智、激发民力,凝聚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实践证明,加强城市社区治理工作,必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靶向突破,尊重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居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街道健全民情信息收集机制,“线下”通过网格长走访、邻里交流、意见箱等方式,收集小区具体热点、难点问题3510余件,“线上”通过微信群、朋友圈、智慧化平台“百姓管”扫码提建议等渠道,收集意见建议5780余条,对群众关心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实现问题倾听“零距离”。
坚持问题导向,提高街坊议事时效性。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提高群众问题解决效率是社区治理的关键。紧抓群众诉求这个关键,云门山街道立足“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从“有一办一”向“未诉先办”转变,现场能推进解决的,立行立改;无法立即解决的,建立登记台账,主动对接上级有关部门寻求解决办法,形成“未诉先办”“云门山经验”。“圣水泉社区博惠苑小区反映楼顶漏水,完成维修基金流程之后紧接着施工,9月份小区4栋楼楼顶防水工程全部完成。”“凌云居小区居民反映电动车没地方充电,征集意见后,物业新建了12个充电车棚,最后1个即将完工。”2023年以来,该街道已召开“街坊议事会”110余场,搜集群众困难诉求1470件,已解决1458件,解决率99.2%,让广大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政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感受到街道日新月异的新变化、新活力。
坚持多元参与,增加街坊议事的权威性。街道定期组织“街坊议事会”,加强议事确定事项督办落实,议题意见统一或实施方案最终确定后,各社区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通过自办、招投标、施工单位承办、驻区单位承办、四社联动共办等途径,按照方案标准和时间要求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多方力量在城市治理中的服务作用,有效打通了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在议事过程中,街道针对网格议事无法解决的问题,逐一上报上级党委,经党委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民主定事形成最终实施方案后,据实组织开展方案实施。街坊议事全过程更加注重议事落实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群众诉求事项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全面提升服务效能。街道目前共成功组织实施方案1050余个,先后14200余人参与方案实施监督过程。
青州市云门山街道积极推行“街坊议事”会制度,构建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让网格内的党员干部与基层群众的群策群力,真正敞开心扉、深入交流,说出真话、听到实话,创新推行基层治理新模式,有效推动城市网格化管理进程,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