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四川卷试题简评

2013-06-09 20:36:00    作者:张瑾   来源:四川在线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卷试题 地理试题 地理学科 课程知识 移动规律
[提要]试题重视对地理事象进行相关的描述、判断、归纳、推理、说明、分析、评价等学科思维能力考查。今年地理试题涉及景观照片、等值线图、统计图、区域图、示意图以及数据表格、文字资料等多种材料,充分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张瑾)据四川师范大学周介铭教授点评:2013年是我省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后的首次新课程高考,地理学科试题准确地把握了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实现了平稳过渡,对我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改革和教学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今年“四川卷”地理学科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覆盖面广,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题内容覆盖了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四大知识板块。重视对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重要地理事物特征、分布等基础知识的考查。例如,试题涉及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地中海气候的降水特征、水循环原理、等值线图判读、国家地理位置的描述,以及土壤盐碱化、河流堆积作用、地方时、人口自然增长、作物熟制、热量带等。此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理念。

  2.命题素材联系生产生活,凸显学科应用价值

  试题取材密切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例如,试题中 “1985~2011年我国城市用地及城市人口增长情况” “我国西北地区民居建筑特色与地理环境的联系”等相关命题素材的采用,充分显示了课程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学科知识的应用价值。同时,命题素材还明显体现了“新”,例如,“2013年3月3日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图” “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我国东北地区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等相关命题素材,均及时反映了经济生活中的时事事件及问题。

  3.问题设计立足材料分析,突出综合能力考查。

  试题重视对地理事象进行相关的描述、判断、归纳、推理、说明、分析、评价等学科思维能力考查。例如,以在题目表述中对气温、降水“距平”作出注释,通过要求考生对图示气温、降水与常年差异状况的归纳、描述,了解考生对新概念的理解情况,测试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巴拿马运河”的相关图、文资料,说明“水闸式”运河的通航原理,要求考生以此为案例分析“尼加拉瓜运河”开凿的条件,测试考生通过自主学习后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要求考生分析气候资料,结合所学地理课程知识,对今年东北地区春涝成因的分析,春涝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价等问题设计,很好实现了对 “四项基本能力”的综合测试。

  4. 材料呈现形式丰富多样,体现地理学科特色。

  今年地理试题涉及景观照片、等值线图、统计图、区域图、示意图以及数据表格、文字资料等多种材料,充分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材料呈现形式新颖,例如,降水逐月累计曲线图、气温降水距平图、水闸式运河通航原理图等。试题材料典型、规范、精练,试题设问与材料搭配科学、合理,联系紧密。多样化的材料呈现形式,促进了试题测试意图的实现。

焦雪
潍坊新闻 · 聚焦 · 娱乐 · 社会 · 体育 · 科技 · 军事
    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网潍坊频道(http://weifang.dzwww.com),拨打新闻热线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新浪微博(@潍坊大众网)提供新闻线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