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鄌郚镇成为中国电声乐器制造产业基地
2012-05-07 09:55:00 作者: 来源:潍坊新闻网 我要评论
[提要]昌乐县鄌郚镇,历史悠久,不仅是全国闻名的“无籽西瓜之乡”,还是“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昌乐乐器的发展可谓是十分坎坷,能成为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真是不易,”说起昌乐县乐器的发展,李培臣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工人正在制作吉他。
潍坊新闻网5月7日讯 昌乐县鄌郚镇,历史悠久,不仅是全国闻名的“无籽西瓜之乡”,还是“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每天数以万计的村民在这里“抚琴弄弦”,许多国外的一些独特乐器也在这里制作完毕后,发往世界各地……5月6日,记者来到鄌郚镇,感受当地农民“扛起锄头能种地,放下锄头能做琴”的本领。
探访 街道两侧尽是乐器制造企业
从潍坊市区驱车一个小时,记者来到了昌乐县鄌郚镇,刚到达镇口处,一座火红色吉他雕塑便出现在眼前,在雕塑下方写有“鄌郚镇 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当汽车行驶在鄌郚镇的街道上,路两侧的乐器生产企业和相关配件生产厂家随之映入眼帘。
“这是我们鄌郚镇的一个象征”鄌郚镇政府文化站站长王子柱告诉记者,鄌郚镇目前有乐器及其配件生产企业83家,乐器产业从业人员近万人,产品包括电吉他、电贝司、木吉他、木贝司、音箱、数码钢琴和乐器配件等,当地的一些大型企业,所制作的乐器主要是木吉他和电吉他。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为订单式代工生产。
为了体验一下制作木吉他的过程,一睹乐器制造的“真容”。记者首先来到了昌乐惠好乐器有限公司,据该厂厂长刘春丽介绍,他们厂在鄌郚镇算是比较大的企业了,现在厂里有员工80人左右,而到了生产旺季,员工能达到100多人。
制作 工序复杂,最需耐心和细心
在公司的一个车间内,记者看到,10余名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粘合、喷漆、组装、调音……旁边整整齐齐地放着半成品的木吉他,记者目测了一下,该车间大概有2000多平方米。“这只是制作木吉他的一个车间,制作一把吉他需要20多道工序,十分复杂。”刘春丽告诉记者,木吉他和电吉他琴身的制作是完全不同的,木吉他的琴身是用三合板组合而成,而电吉他则是用3块或者4块实木拼接而成后,再用机器抠出来的。
记者发现,有几名工人正往吉他琴身面板上贴木条。“这是琴身制作的一个流程,我们这是往面板上镶音梁。”今年48岁的工人钟行娟告诉记者,这一道工序非常重要,音梁的弧度和距离一定要掌握好,还要黏贴结实,不能有缝隙,一旦有少许偏差,吉他的声音就会发闷,不那么清脆了。而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调音师会将吉他打回返工,这就非常麻烦了,和重新制作没两样,所以这个步骤可是一点也马虎不得。
记者看到,钟行娟把切割好的音梁用胶准确地贴在面板上,十分熟练,不到两分钟音梁就粘贴完毕了,随后又拿出一块小的木条放在其中的一处音梁上,再用机器粘接上去,然后进行手工磨平,最后再用胶黏贴一遍,以确保其接合处没有缝隙。说到干这一行需要注意什么,钟行娟毫不犹豫地告诉记者:“耐心和细心。”
“其实干这个就需要心细,沉得住气,不能浮躁。”钟行娟说,一开始工作的时候由于不熟练,加上自己耐不下心,犯了很多错误,每个月都有好几把琴的音梁粘贴不好,或者出现偏差,无奈,又都进行了返工,尽管厂长并没有严厉地批评她,但钟行娟还是十分过意不去,“如果继续出错的话,会给厂里造成损失,因此以后就特别注意了,而现在干了这么多年,自己已经非常熟练了。”
更多新闻:
- 教练车15日开始审验 大中型车辆增加考试项目2012-05-07 09:35:00
- 金马路与宝通街路口附近 百米道路留下"土"伤2012-05-07 09:49:00
- 玉清东街虞河桥东侧桥洞地面下沉布满裂缝孔洞2012-05-07 09:47:00
- 一排小货车占人行道行人只能走下路牙石绕道走2012-05-07 09:31:00
- 华实小区被分成两部分 俩物业让业主受难为2012-05-04 09:41:0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