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可以是一条老街,也可以是家乡的美味,在潍城区于河街道三安子村,人们把乡愁融入到了村史馆里。
充满怀旧气息的木车轱辘、木瓢、收音机、煤油灯……走进三安子村村史馆,73岁的村民张江的话忍不住多了起来,这些镌刻着岁月印记、蕴含着人生情感的老物件,勾起了他对往昔的回忆。
村史馆面积不大,却存放着村里不少压箱底的“宝贝”。从上世纪的黑白电视机、农耕用的犁耙镰刀、会计使用的算盘,到寻常人家的腌菜缸、孩子学步的站桶,衣食住行,无所不包。这里的每一样老物件都留有三安子村人的温度,张江都能讲出它们背后的故事。
“以前,家里没有电,就靠点煤油灯来看书、写字。”张江回忆说,村史馆里除了留存着三安子村人的生活记忆外,还有犁、耙、镰、锄等旧时农具,记录了三安子村农民耕耘桑梓的往事。
在张江种田的那个年代,春拖犁耙,夏挥锄头,秋舞镰刀,冬抡铁锹,就是农民在一年四季里的缩影。他时常感慨时下很多“农三代”都不认识农具了,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向走进村史馆的年轻人叙述他当年“一手掌犁,一手挥镰刀”的劳动场景。
“通过建设村史馆,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老物件背后的奋斗精神应当继续传承下去。村史馆建设得到了全体村民的支持,有的村民还自愿捐献老物件给村史馆。”三安子村党支部书记刘桂书说,“建村史馆主要是想留下村里的发展痕迹,留住乡愁,不忘初心,让优秀的本土文化得以根植,得以发展。村史馆不仅印证了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更是让村民产生情感共鸣的载体,成为乡村建设的一部分。”
大力建设村史馆,既能够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更留住了乡愁,凝聚起加快乡村振兴的精气神。如今,三安子村借助村史馆留住了乡村记忆,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村史馆成为村民茶余饭后“逛一逛”的地方,成为学生下课后“看一看”的生动课本,成为老人忆往昔“说一说”的文化传播课堂。返回潍坊大众网首页>>
太阳初升的这个早晨,时光又开始新一轮的生长。每个辞旧迎新的时刻,都是梦想与希望的一次盘点,过去、现在、未来,坚持、砥砺、蜕变。[详细]
11月20日上午,宝通街快速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除极个别路段特殊情况外,桥面沥青已全线摊铺完成。预计到11月底,桥面系、地面系沥青摊铺全部完成。接下来,将进行桥上伸缩缝和隔声屏障,桥下人行道和绿化,以及交通设施,电子警察和信号灯的施工。[详细]
近年来,潍坊市以创建全国居家与社区综合改革试点市为契机,积极将互联网引入养老服务各个领域环节,实施“互联网+养老”服务行动,打造了潍坊市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全方位打造潍坊智慧养老新模式,构建起居家安全服务保障体系,让老年人乐享晚年生活。[详细]
面对随时可能爆炸的油罐车和熊熊大火、滔滔洪流,他是舍身忘己、英勇逆行、冲锋在前的消防“急先锋”;在强者如云、竞争激烈的国际、国内消防比武大赛中,他是苦练本领、追求极致、勇争第一的红门“铁教头”;儿女出生他只匆匆看了一眼,他是19年如一日备岗值勤、恪尽[详细]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制造业单项冠军第六批遴选和第三批通过复核企业名单,潍坊共有6家企业和产品上榜。其中,在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中,主营“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山东同大海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榜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山东龙港硅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详细]
为增加游人观感,丰富植物园季节元素和特色,近日,潍坊市植物园开展郁金香种球播种工作。植物园的郁金香展区占地约800余平方米,种植种球数约4万余株,共栽植约9个品种。展区整体设计以红色、粉色和黄色为主要色调,根据郁金香不同品种的花色、花期、株高等特性合理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