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又一个地方被《舌尖3》带火了,这一次是大馒头
2018-02-27 21:34:00 作者: 来源: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2月24日,央视《舌尖上的中国3》第六集“酥”,让来自山东青岛城阳少山的老郭家馒头火了!节目中,青岛老郭家馒头创始人郭秀青将制作寿桃大馒头的过程完美呈现了出来。不仅展现了馒头的制作工艺,还讲述了馒头之中的人生故事。
不过,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节目中标注的字幕“山东崂山少山”有误,实际上少山是咱城阳区夏庄街道下辖的一个社区,而城阳的老郭家馒头,也并非是崂山的王哥庄大馒头。
老郭家馒头由2017年度中国餐饮杰出企业家郭秀青始创,她致力于发扬胶东传统面食文化,将传承自母亲的馒头配方,结合传统胶东面食文化和习俗,加上面点大师陈秀英的悉心指导和帮助,研制出既传承了传统面食文化,又形成独具特色的老郭家馒头文化。因选料严格、制作天然、原麦面香、文化传承,而广受好评和追捧。
不断传承的馒头制作工艺,蕴含了中国人的乡土情怀。“老五你快干这个吧,那么你就能一辈子捞着馒头吃。”郭秀青在家里排行第五,从16岁时就跟着母亲做青岛大馒头,朴实孝顺的郭秀青成了母亲馒头手艺的传承人,一干就是30年。其实,除了登上《舌尖上的中国3》的寿桃馒头之外,城阳老郭家的金银千层鱼馒头等独创特色产品也巨受群众欢迎。2018年春假期间,“福鱼”形状、3斤一个的千层鱼馒头月销2万余个,无论是从产品特色,还是文化内涵,金银千层鱼馒头在胶东面食文化发展历程中都堪称独树一帜、可挑大梁的佳品。
“舌尖原麦香,层层入心头”,这是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高炳义大师在品尝过千层鱼馒头后,从麦香和千层鱼馒头的内部结构特点着眼,给出的两句色香味俱全的评价。这得益于老郭家馒头坚持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大锅蒸制,得益与郭秀青与她所在团队的辛勤努力。郭秀青介绍,“千层”是胶东的一种传统技艺,她的这项技艺源自母亲的传承。郭秀青和她的研发团队,研制出的千层馒头,口感上、特色上都广受好评。在此基础上,郭秀青将“千层”工艺和传统面食的“鱼”文化结合,研制出千层鱼馒头作品。
少山红杏远近闻名
郭秀青还用白面和南瓜,做出金、银两种千层鱼馒头,寓意为“金银双全,年年有余”,在千层鱼馒头鱼头位置盖上“福”章,千层鱼变成“福鱼”谐音“富裕”,都是非常美好、吉利的寓意和祝福,与年节馈赠结合非常合适,也非常受欢迎。郭秀青说,在千层鱼馒头研发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感谢面点大师陈秀英的悉心指导和无私帮助。
专注馒头几十年,工匠精神代代传。城阳的老郭家馒头,经过无数次的揉搓锤炼,早已融进了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生活工作态度。这样制作出来的大馒头,没有不“火”的理由。
在城阳少山社区,除了“老郭家大馒头”备受关注之外,还有远近闻名的“少山红杏旅游节”。“春到门前柳色黄,一梢红杏低出墙”。城阳区夏庄少山种植红杏2000余亩,是本地杏的主产区。少山社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和宜人的气候环境造就了红杏特有的品质,已拥有百年红杏栽培历史。
 |
声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
我要提供新闻线索(一旦采用,奖励最少20元话费,所有内容均为您保密)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