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故事,很咸
2016-11-08 10:07: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这故事,很咸
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沉甸甸的幸福。
我是个极其恋家的人,并非离不开家里的娇生惯养,对于家的一份惦念,冥冥中恐怕谁说不清缘由。
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于我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七十有三的爷爷仍然是家里的领头羊,院子里一年四季都有自己侍弄的蔬菜,除虫,浇水,施肥,翻土,事必躬行。点上一根烟总是望着他的二分菜地出神,时而眉头深锁,时而浅笑。我想,他一定不止是看到了生机勃勃,一定不止。爷爷有一辆大金鹿牌的自行车,车圈总是锃光瓦亮着,赶集的时候卖糖葫芦的人总说:“老远一看,就知道老吉来了”。绑在车上的小椅子是老人家自己做的,爷爷的手艺是上数,我们四个都坐过。凌青是2009年出生的,常青是2003年,含青是2001年,而我是96年出生的老大。小椅子中间不过换了几次颜色,想必是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没错,我们的名字都是爷爷起的。别看爷爷小学没毕业,当兵那几年读了不少书,自己练了书法,还卖过自己的对联哩。
土炕,可是爷爷的宝贝,冬暖夏凉,一直沿用至今。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用来睡觉休息,更是听故事的好地方。“只有讲不完的故事,没有长不大的孩子”。我是个泡在故事里长大的孩子,长大是自己界定的。每次去爷爷家他总有新故事、跟上时代的新故事等我听,看来爷爷是不想我长大的。每每周末回家,我们四个都不约而同脱鞋上炕,听故事。长大后是要跟爷爷互换故事的,可是我们的故事总不能像爷爷那样讲的绘声绘色。
大学入校,常被人问及一句话----“吉乔青,你是少数民族吗?居然还有“吉”这个姓氏!”曾经查过关于姓氏问题,总也得不到答案。今天,我又来向爷爷请教,见爷爷从樟木箱里找出了一本厚厚的早已泛黄的书簿“你也不小了,应该教给你”我瞪大了眼睛——原来是家谱,这下又有故事听了……
考我吉姓,遍及全国及世界各地的子孙并没有统一的吉氏谱牒,据史书及文献资料,山西、河南、江苏、上海是吉氏子孙较多的地方,历史近代史名人均出如此。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前吉家村、后吉家村是山东省吉氏子孙最集中的地方。考我吉姓,始祖讳“敏”者,原籍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泥沟里,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至山东省莱州府潍县东乡。西依高阳埠、缪埠,东靠富康河的地方繁衍生息。
吉氏迁居此地六百余载,繁衍子孙二十余代。潍坊“吉”的二世祖子孙迁至昌邑、安丘;三世祖的子孙分别迁至东北各地及口外各省,现东北各地的吉姓多为五百年至今潍坊吉姓子孙。
十六世祖吉元成(爷爷这代为十八世)1863年——1944年终年81岁。元成四岁丧母,六岁丧父,为孤儿。八岁被本族人送庙出家,后被远族长者要回——不愿看到这一家后继无人,断子绝孙。从此自立门户,开始了五味俱全的一生。生子女多人均夭折,45岁得子。省吃俭用,以耕织为业,祖传土房两间半,又盖西屋两间。后来继承龙年(元成父)土房两间半,此时元成父子耕织打拼中,已有土地七亩、布机、耕畜等生产资料。从三代单传得以人丁兴旺,子孙多人,有能力充实家产后买下大片场院。
元成祖一生闹过长毛,其父就是死在长毛土匪抢劫中。八国联军、军阀割据、兵匪四起,直到抗战时期又连年灾荒,省吃俭用,涮锅水沉淀再食用,到晚年因长久吃不到肉而吃过死胎羊。全家七口四两豆油过年,用煎豆腐、地瓜以祭天地、祖先。元成祖为人谦和,办事公道一生行善积德,在自己的耕地上有无主坟,耕地时小心越过,清明节都按时填土,一直传承至今。元成祖父慈子孝,从未对儿孙发过脾气,疼爱有加,小心教导。渴望子孙们识字,崇尚圣贤,为子孙们取名为孔、孟、增为名字,兄弟为手足,忠孝为本教育儿孙们……
故事告一段落,爷爷深邃的眼眸中是闪着光的。回首往事如烟,爷爷也七十有三。是回忆,更是烙印进深深念念不忘的记忆。“不管何时,也不管家族如何兴旺发达都要相亲和睦相处。后代要兄弟是手足,忠孝最为先”这算是爷爷对追忆这段的总结,种在我们心间的总结,寄托生根发芽的总结。从前的日子慢,悠得了老人双鬓的白发,长满了一胡子的故事。想来,爷爷的爷爷也一定是会讲故事的。跟着爷爷的目光我仿佛看见了那时的每一粒砂砾,都是激动过的尘埃。
家之有谱,如同国家有史。追根溯源,为人者了解宗支出处方能分清长幼明确亲属,实为处世之根本。的确,我从爷爷这里得到了答案。
岁月的酿做、使一切升温发酵,柴米油盐,酸甜苦辣,千百种滋味掺杂,是生活。自呱呱坠地,人类对于滋味的反应与之俱来的强烈,当今富足的生活,几乎可以满足对吃的所有要求。奈何有数不清的美食,对于游子而言,到点儿还是会惦念家里腌的一瓮咸菜。
家,酝酿着的故事承载了许多个春秋,寻其中滋味,或酸弯了胡同口儿的枣树,或甜醉了南墙院儿里黄澄澄的柿子。则咸,是传承,是祖祖辈辈精神的沉淀,是渗进土地的汗水,是仰天的热泪,是摸爬滚打,来之不易的江山。
在家乡的怀抱里
人总显得渺小
鸡鸣犬吠
草木炊烟
醉在乡音里
听故事的小虫躲在草里
只是
讲故事的月亮缺了席
深愁浅秋
欲说还休
 |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
@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焦雪
相关新闻推荐:
- 植绿人2016-11-08 10:06:00
- 小豆腐的记忆2016-11-08 10:05:00
- 槐花礼赞2016-11-08 10:03:00
- 金色的记忆2016-11-08 10:01:0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