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河之滨的村落

2016-11-03 10:11:00    作者:王树文   来源: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潍河之滨的村落

  潍河之滨的村落

  潍水之滨,静静地躺着几个古老的村落。

  当阳光,温柔地扯开了夜的帷幕,村人们便从惺忪中醒来。洗脸,洗手,挑水,做饭,喂猪……然后便扛起锄头,驾着牛车,在嘎吱嘎吱的车轱辘声中奔向庄外的田野。

  田野里很静,到处是葱翠的庄稼,有玉米,有高粱,有沉重地耷拉下头的谷穗儿,还有渐行饱满的豆荚儿,还有棉麻。很多年前的那场大水,那场潍河涨溢,给这里带来了多少沃壤!又滋养了多少禾谷!又让多少伛偻腰身祖祖辈辈在黄土地上艰难讨生活的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籍此沃壤,人们得以饱暖,得以延续生命,得以繁衍子嗣。衣食无忧之后,人们把生活的目标迁移,于是这片土地上便诞生了酒,那是由高梁酿制的酒,那是由地瓜干酿制的酒。酒的醇香散逸开去,弥漫了田野上时,沉醉了无数的庄稼,也沉醉了夕阳西下在坡地里不辍劳作的人们。

  籍此良顷,人们得以美食。丰盈的沙土层,丰饶的微量元素、矿物质,让西瓜也找到了最适宜的家。瓜瓤又甜又脆,解渴消暑除燥,甜蜜了人们的生活。大英村,蒋家庄,化村,也就因此名闻遐迩了。

  村落滨河,有的是波澜不惊的日子。风波平静的日子里,总会有几只船在飘荡着。闲散下来的农民们,或者独撑一叶扁舟,或者夫唱妇随,驾驶竹排,或者父子二人,站在铁壳子船里,摇橹划桨。接着,一张张银网向着天空飞去,再俯身铺在水面上,潍河上便多了一份夕阳残照的倩影。薄暮时分,渔舟晚唱,夫妻相随,亲子相携。江南渔村的巨幅画卷也就鲜活地复制到了这江北小城上。

  潍河悠悠,水流清澈,日夜不息地流淌,蜿蜒东去,滋润了河边久渴的村庄。

  水可润物,滋润了两岸郁郁葱葱的森林,还有那满坡碧透的庄稼,还有那数不尽的草甸、滩涂、湿地……

  水也养人,几百里的发源,几百里的孕育,让这水有了厚度。人们可以在傍水的村子里挖井,河水便透过河岸粗疏的沙砾,渗透进来,成为井水了。人们再砌好井口,安装上辘轳,随着那咯吱咯吱的不停的转动,水打上来了。

  经由了泥沙的过滤,水也就不再是普通的水了。井水清澈,甜味氤氲,生喝一口,满嘴余香,心底里陡然升起一种透彻,一切的阻遏皆烟云散尽了,幸福的微波儿开始涌起,在血管里微微荡漾着,脸上就写满了怡然。熟开之水,是更有韵味的了。烈日当空,槐柳浓荫之下,花甲的老翁,三三两两,坐着马扎,沏一壶清茶,酽酽的,细品慢呷,轻摇蒲扇,讲着三国和聊斋的故事,笑看秋月春风。碰上端午节,会有那壮实的汉子,或者勤劳的妇人,抑或是刚满十三四岁的少年,他们会不约而同地来井边汲水了。井水泡米,井水煮粽,水的元素变身为粽子的元素,让这江北小城,这江北古老村庄的粽子格外好吃。

  遭逢潍河涨溢,洪波泛滥,又是一番别致的景象。这时,会有村子里那一群群勇猛果敢的儿童,兴奋地冲上岸边,赤裸着身子,噗通噗通地跳下去。也有那早就学会游泳的,他们初来乍到,心里胆怯,逡巡着不肯向前,同伴往往会偷偷从背后猛烈地推一把,于是两人一同落入水里。其实,同伴也并没有恶意,帮对方克服了内心的恐惧而已。集体入水之后,孩童们会集结成一簇儿,踩着水儿,向对岸游去。他们随波逐流,抑或中流击水,最后在远远的斜对面登陆了。几番潮起潮落,几番黄沙涌起,几番沉浮无定,几番呛水吞水,孩童们练就了一身好水性,个个都是弄潮儿。

  水涨的日子,覆掩了潍河中央简陋的过水桥。潍河南岸的化村,村民要到河北去走亲访友,特别是夏季西瓜成熟的季节,村民们便扛了麻袋,凫水过河。西瓜在水流的托举下变得很轻很轻。他们边游边拽,十几分钟后便到对岸了。

  站在岸上的村民,整理好衣装,再次回首那曾经的湍急的水流,依依有些不舍。岁月的河流啊,承载过多少艰难,又承载了多少沉重!其中的宽慰又岂是远水之人所能触摸得到的,又岂是远水之客人所能领略得到的。

  汛期过了,天渐寒,潍河一改臃肿的姿态,变得温柔婉约,俏丽多情。河南河北就活跃了几只渡船,是铁皮围成的微型的渡船。黝黑而枯瘦的老头儿,手执一根长竹竿,来来往往,接送着往来过客。送走了寒暑交替,送走了春夏秋冬,送走了岁月里无尽的轻缓与沉重。

  撑杆的人收费不高,只收几角钱,遇有困难的客人,就少收或免收。钱收得少,客人却满脸灿烂,应承日后答谢,船家就客套起来,手中的撑杆却格外有力,嗖嗖地向着对岸进发了。

  遇有旱年,潍河瘦弱的日子,附近的村民会拿了抄网还有水桶,一起去河滩捞鱼了,也或者一块儿捞米蛤蜊。不消一个时辰,一家几口人往往会连鱼带蛤蜊收获了满筲满桶,抬回家去。然后点火烧饭,随着炉膛里烟火漫起,一缕曼妙的鲜香也就弥漫了满屋满院,陶醉了庭中的所有人。

  潍河累月经年,日夜不息。滋润着两岸淳朴的土地,生养繁衍着无数朴素的人们,朝朝暮暮,岁岁年年。也濡润了两岸人们的性格,或成其刚猛,或成其柔静,或成其纯粹,或成其深沉,或成其浑厚与恢弘。

  潍河边的村落,和潍河一道,从远方走来,笑语从容,奔向遥远的未来。

  姓名:王树文

  单位:诸城科信小学

  邮箱:18765369971@163.com

  电话:18765369971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

相关新闻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