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4 09:58:00 作者:付 生 来源:潍坊日报 我要评论
□本报记者 付 生
通 讯 员 孙方凯 潘伟
“这是卡特彼勒山工,这是江淮汽车,这是云内动力,这是多路驰子午轮胎……”最近到青州采访,陪同采访的同志边走边向记者介绍,“怎么样,棒吧,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大项目,还都是外来的。”
一路行来,入夏的青州,骄阳下的红花绿叶各展身姿,尽显风采;繁忙的工地上,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似乎连快速升高的气温也遮挡不住这高涨的发展热情。这么多大项目,还大多是外来的,确实让人惊讶。在各地都重视招商的大形势下,这些大项目为什么愿意到青州落户?
“转型”先行
带着心中的疑虑,记者首先来到了青州市经信局,这个局行业发展科及投资办的同志回答说:“很正常啊,我们有优势,项目落户这里能发展得更好。”
这答案,真直爽。记者进一步与他们讨论起来,虽然内容很多,但青州发展工业大项目的核心思路却逐渐明确展现出来:通过现有的优良产业基础,引进行业内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项目,以此带动整个产业的转方式、调结构,构筑先进的产业集群,再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聚集。
有着20多年工业工作经验的行业发展科科长张胜林告诉记者,10多年前,青州就有了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特别是机械装备业,有120多家专业生产起重机、装载机及液压件的企业。但这些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大多处于自发状态;严重缺乏产业集中度高、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的大企业、大项目。“这就造成了青州工业很长一段时间里,有群山无高峰,大家相互拆台、恶性竞争,大量优质资源无法整合为完整的产业链,无法实现集群化发展,出现了有企业、无规模,有产业、无优势的怪现象。”
在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木桶理论,叫短板效应: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制约青州工业发展的“短板”,清楚地摆在了他们面前。于是,他们选择了工业发展的新突破口,通过招商,引进外来大企业、大项目,推动本地企业转调,打造产业集群,培育行业“高峰”,提升发展新优势。
了解了问题所在,明确了解决之法,如何推进呢?青州首先做的就是“筑巢”。
青州对工业的发展布局进行了科学定位,提出了“全党抓工业、重点建园区、突破大项目、着力调结构”的发展战略,全力搭建发展平台,膨胀企业规模,全方位加快园区建设。突出“三全力一放手”:全力提升经济开发区,对达不到高新技术和高端产业要求的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全力建设峱山经济发展区,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全力打造卡特彼勒工业区,科学规划,加快企业引进,建设以工程机械加工为主的专业园区;放手发展镇街工业园,努力形成中小企业和特色项目优质孵化器。严格经济开发区、峱山经济发展区和卡特彼勒工业区项目准入,对不符合投资要求和产业标准的项目一律不准进区建设。
由此已能清晰地看到青州突破工业大企业、大项目战略“筑巢”行动的脉络。首先是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平台,以市级三个园区为重点,各镇街工业园区为辅助,众星拱月,实现互补。其次是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突出功能定位,积极培育能吸引外来企业、项目的优势产业群体。最后也是核心,把结构调整、转型发展作为突破工业大企业、大项目的总基调,不急功近利,搞表面文章,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力求引进高端优质、实力强大或是产业链上的补缺项目,通过项目引进实现转调升级,提升工业发展内在质量。
策略转变
思路决定方向。有了“筑巢”的基础,青州大打招商战,瞄准大项目和好项目,坚持招大商、大招商的氛围不减、力度不松,以项目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集聚新的优质增量。
他们成立了专门的招商工作委员会,由市委书记任第一主任,市长任主任,下设办公室和19支专业招商小分队,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青岛等发达地区为主要区域,突出引进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产业链项目等。同时,切实加强招商项目库、资源库、招商网建设。资源库对全球500强、国企100强、民企100强、华商100强、行业50强企业及青州市在外人才资源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通过招商网实现资源共享,全力提高青州各级招商活动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新形势下的招商工作讲求方式方法、注重实效。青州巧妙地结合自身工业产业发展特点,加快产业的链条式组合、园区化布局、集群化发展,全面梳理产业链内的关键环节、短缺部位和重点企业,实现从单个项目向产业链招商、从零星分散项目向集群招商的转变。
这一招妙棋,盘活了青州工业上上下下。先有世界500强企业卡特彼勒,后有国内汽车业巨头之一江淮汽车,再有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中国中化集团,今年又成功吸引了全国机械百强企业昆明云内动力……
这些巨无霸型大企业的入驻,加上被他们所带动、吸引的各个大小项目,古城青州历史性地开始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石油化工”三个500亿级产业集群,同步推进的还有液压件等三个200亿级产业集群,电力设备等五个100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等七个50亿级产业集群。
云内动力中小型内燃机项目由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动机龙头企业、全国机械百强企业昆明云内动力投资,总投资额20亿元。面对省内外许多比青州发达地区的强力诱惑,他们选择了青州,去年11月厂房动工,计划今年7月试生产,项目完成后,具有年产系列柴油机30万台的能力,是云内动力攻略北方市场的主基地。
“青州的汽车及零部件集群,工程机械集群,是吸引我们云内动力入驻的重要原因。在来考察时就发现这里有较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我们的上游产品铸造业,这里有;下游客户,汽车及工程机械业等,这里也有。在当地,我们能实现80%的配套率。”云内动力青州项目副总经理周立瑜的话,从一个方面证明了青州从单个项目向产业链招商、从零星分散项目向集群招商转变的优越性。
环境打造
俗话说,无木不成林,仅凭招商活动及策略,搞一锤子买卖,不会吸引到越来越多的项目落户。青州多管齐下,筑巢招商之后就是抓环境。
他们将软环境建设作为招大商、大招商的重要保障,把打造一流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作为最强硬的一项举措来推行。政府部门首当其冲,全力深化“一转变三服务”作风建设,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力规范投资项目后置收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等扶持政策,全力开展部门权力内控机制建设,全力推广运用电子政务等服务手段。“官老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更加透明、规范、高效的行政职能,变成一种力量,服务企业,服务发展。
投资23.6亿元的多路驰轮胎项目是青州新引进的大项目之一。记者去采访时,项目副总经理侯春明正忙着进行电气设备方面的招标,他告诉记者,青州市的办事效率太高了。“政府部门主动来服务,我们反而成了协助的,土地、能评、安评、环评、立项等手续,没用三个月就全部完成,为项目建设争取了大量的时间。”现在,该项目土建工作已完成80%以上。
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需要企业家用创业的激情去催生。抓环境,更不能缺少对企业家的尊重、关心和支持。保持这份激情,青州每年都组织开展“十大经济人物”评选、为企业家家属送喜报等系列活动;每年都拿出1000多万元,对杰出贡献企业家进行表彰奖励;每年拿出1亿元用于企业贴息贷款,鼓励骨干企业膨胀规模。甚至规定,大型企业法人代表可参加与该企业有关的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范围的重大会议及活动,把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良好氛围营造在全社会,落实到行动上。
在这种环境下,他们还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减轻企业压力。对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他们出台了政府出钱盖厂房,免费交给企业用的模式。云内动力就是采取的这种模式。在云内动力青州项目建设工地,周立瑜指着正在紧张施工的69000平方米的一期厂房对记者说,“这些厂房都是根据我们的设计,由青州市政府出钱建设的,建成后我们免费使用。这种模式给我们节省了大量资金,可以用到扩大生产及技术研发上。完善的产业链条吸引之外,这也是我们选择青州的另一重要原因。”
一切为了企业,一切服务企业成为了青州上下的共识,托起了青州工业新的腾飞。今年一季度,青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0.8亿元,增长20.9%,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8.7个百分点。
潍坊新闻 · 聚焦 · 娱乐 · 社会 · 体育 · 科技 · 军事 |
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网潍坊频道(http://weifang.dzwww.com),拨打新闻热线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新浪微博(@潍坊大众网)提供新闻线索。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