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潍坊市卫生局和大众网联合推出的《院长在线》栏目,我是主持人沈晓茜,今天做客大众网嘉宾访谈室的是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葛茂宏院长。葛院长,欢迎您。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非常高兴今天利用大众网这个平台,和广大网友朋友进行交流,感谢大众网给我们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
主持人:也谢谢葛院长在百忙之中坐客我们的嘉宾访谈室,与网友进行互动和交流。首先,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总体情况。(播放医院宣传片。)
通过视频,我想广大网友对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葛院长为大家介绍下,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近年来开展了哪些项目和工作。
  好的,首先感谢大家多年来对我们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信任和关注。市精神卫生中心作为潍坊市卫生局直属的唯一一所三级精神疾病专业防治机构,集精神、心理疾病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目前,开展的服务项目主要有五大类:
  一、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系统的诊疗服务。
  中心专家团队经过四十多年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对个各种精神障碍具有较高的诊疗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中心开放床位600张,设有7个精神科,9个病区,每年近5000病人康复出院。
  二、为心理障碍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
  中心设有二个临床心理科,开放床位80张,同时成立了“潍坊市安康心理卫生研究所”和“潍坊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承担重大突发事件相关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心设有心理咨询门诊、24小时心理咨询援助热线,为有心理障碍患者提供门诊咨询、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配有专业心理治疗师组织开展团体心理治疗、音乐治疗、体娱治疗、宣泄治疗等多种形式的心理治疗服务。
  三、承担教学实践任务。
  中心是潍坊医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拥有潍坊医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4名、教授4名、副教授11名、讲师1名,承担潍坊医学院等医学院校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任务。
  四、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司法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中心成立司法鉴定所,是全省负责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5家机构之一,现有11名执业司法鉴定人,负责省内外精神疾病法医鉴定。中心8名专家是潍坊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成员,负责全市精神疾病患者的劳动能力鉴定。
  五、承担全市精神卫生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社会防治任务。
  中心成立潍坊市精神卫生工作技术指导专家组,指导创建全市精神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动态监控全市社区精神病人的追踪随访和社区管理情况。中心组建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精神卫生工作指导团队,定期对全市各县市区精神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人员培训、业务指导、绩效考核。
主持人:谢谢葛院长的介绍,据我们了解,近年来精神疾病患病率呈现上升态势,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等恶性事件时常见诸各大媒体,葛院长,精神病人对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危害和不良影响是不是越来越大?
  是的。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严重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儿童及青少年行为异常、老年性痴呆、药物滥用、抑郁自杀、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及重大灾害后心理危机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各种精神障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受各方面条件限制等原因,部分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同时,由于精神障碍患者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发病时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往往会做出伤害自己或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重性精神病人的治疗和管理任务已迫在眉睫。
主持人:葛院长,既然精神疾病对家庭和社会危害这么大,我们有没有早预防早治疗的一些措施?
  精神疾病从罹患到发病往往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长期的精神压抑、情绪紧张、社会关系缺失等等都可能成为致病因素,如果能够让群众多了解这方面知识,指导他们有意识地释放精神压力,摆脱精神亚健康状态,就可以有效减少和缓解发病状况。为此,我们中心积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实现精神疾病防治工作重心前移,取得了良好效果。
  中心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的特点,开通了9部心理咨询电话,24小时免费向患者提供心理咨询;中心与潍坊市广播电台联合开通了全省第一条“心理热线”,并在健康频道举办“名医坐堂”栏目,专家轮流在线免费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共播出1320期,为8436名有心理困惑或障碍的人员提供了咨询服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中心每周举办两次公益性健康知识讲座,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有关问题。中心定期出版院报《潍坊精神卫生》32期;先后在市级以上媒体刊登精神卫生科普文章200余篇;中心积极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福利院等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授缓解精神压力的技能。同时,中心组织防保人员有计划地采取多种方式,对全市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民警、社区医生、患者家属进行培训,切实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为进一步凸显心理卫生公益性质,切实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心于2010年4月成立了心理危机领导小组,全力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加强对重大灾害、突发性事件的心理干预工作。 中心不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多措并举宣传和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切实提高全市人民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维护人民大众的身心健康。
主持人:谢谢葛院长刚才的介绍,一提到精神疾病患者,很多人避之不及。咱们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是如何确保医护人员服务质量,让患者和家属满意的?
  你说的问题确实存在。由于受精神症状的支配,患者可出现自杀、冲动伤人、毁物、外越等不自觉行为,我们的医护人员接触病人时间最长,距离最近,最易受到病人攻击,危急意外情况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们如果收治的是流浪精神病人,他们多因裸体行走、伤人、毁物、自伤、扰乱交通治安等入院,大多病史不清、症状复杂、饮食少、卫生状况差、自我照顾能力丧失,治疗、护理工作更为艰巨。作为精神科医护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基本诊疗护理技术,更要熟练掌握专科诊疗护理技术,同时也要具有爱心,并随时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为患者重归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近年来,中心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惠民便民措施,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每年有近五千名来自潍坊市及周边地市的精神障碍患者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康复出院,回归社会。
  我们一是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优质服务。中心深入开展“门诊优质服务”活动,再造服务流程。推行预约诊疗服务,为病人就医提供便捷服务。推进实施同级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一单通、门急诊病历一本通、门诊一站式服务、无假日门诊,门诊服务效率明显提升。
  二是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打造优质护理品牌。中心10个临床科室全部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让护士始终服务于患者床前,主动换位、主动察觉、主动沟通、主动介入、主动关怀,整个病区安静有序。基础护理细致周到,护理服务主动到位。床边服务拉近了护患距离 ,护士与病人增进了感情,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家属和社会的认可,病人及家属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三是积极开展志愿者行动,方便群众就医。全院共有175名干部职工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开展了温馨服务在门诊活动,贴心服务在病房活动,为门诊患者提供协助导医、导诊服务,为住院患者协助提供一般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院团委成立院内志愿服务应急小分队,协助科室夜间接送病人;与潍坊儿童福利院联合,组织成立“心灵花园”志愿者服务队,通过“沙盘游戏”治疗儿童孤独症。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热情、微笑、服务,使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感受到了更加细致和人性化的服务。
  四是做好回访工作,提升病人及家属满意度。中心对所有出院病人进行回访,认真听取病人及家属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提出的意见及建议及时反馈到分管领导和临床科室,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受到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中心连续三年在第三方评价市直事业单位市属公立医院满意度回访中名列前茅。
主持人:葛院长,听您介绍,咱们中心的医护人员真是责任重大。那咱们中心除了为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服务,对于分散在家庭和社会上的患者,我们又是如何提供服务帮助的?
  精神障碍患者容易复发,有的需要长期服药,出院后对病人的康复情况、病情变化、服药指导显得格外重要,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步改变了以住院治疗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模式,精神科的医务人员定期走出医院,将服务从院内延伸到了社区。为提高对社区患者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我们组织了各级各类人员培训。为进一步掌握精神病人的基本情况,我们还选派专业人员对全市的重性精神病人社区管理工作进行培训、指导、检查、考核。通过收集医疗机构诊疗资料、入户走访、线索调查等方式掌握新发病例。对诊断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逐人建档立卡,定期随访,录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同时,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对社区精神疾病相关情况进行识别和处理,指导社区开展康复训练、服药指导、个案管理工作,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5%以上。
  经过积极探索与实践,我们推出医院、社区一体化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治疗新模式,建立了以精神专科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疾控中心为辅助、社区民警与居委会、村委会等相关人员为协助的精神卫生服务防治网络。
  中心指导建立了潍坊市精神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2010年,全省精神卫生工作现场会在潍坊召开。2010年、2011年,卫生部尹力副部长先后两次来潍组织召开医改工作调研座谈会,中心探索精神卫生服务新模式得到了尹力副部长的充分肯定,并将潍坊的经验做法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
主持人:谢谢葛院长的介绍,众所周知,精神疾患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中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看病贵情况尤为突出。请问咱们中心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精神疾病是一个负担最重的疾病,家庭往往也是一个贫困的家庭,为了减轻病人负担,让病人看起病、看好病,我们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深入开展阳光收费工程和控费“三双行动”。在门诊大厅、收款处、住院处等醒目位置,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标准,阳光收费。通过双降、双控、双规范“三双行动”,严格控制医疗成本、人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
  中心落实“五免五减”惠民医疗措施,进一步扩大减免范围,减轻病患负担,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医疗惠民行动带来的实惠。今年上半年为317名贫困精神病人提供免费药物治疗,免费辅助检查1000余人次。
  中心作为医保、新农合定点诊疗机构,严格执行各项政策,严把住院关,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在努力为住院患者提供优质、便捷医疗服务的同时,医疗收费也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中心积极与各县市区新农合沟通,先后与昌乐、寿光、青州、昌邑、临朐等13个县市区实现新农合联网,对住院的新农合病人实行即时报销,方便病人就医;中心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将重性精神疾病纳入了大病统筹管理,逐步提高了新农合对重性精神疾病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提高了精神疾病患者的保障水平,极大地减轻了患者负担。
  2009年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落户潍坊,2012年在全市13个县市区推广。至今共为931名贫困的有危险行为倾向病人提供了免费药物治疗和每年4次相关化验检查,为210名需要紧急住院治疗的贫困患者实行了救助。
  中心与市残联协作,实施“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康复项目”。 2011—2012年度,中心为198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门诊服药补贴,为32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住院医疗救助。
  中心积极实施贫困重性精神病人“阳光救助行动”,通过落实基本医疗保障、大病医疗救助、城乡低保、残疾人康复等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急性期贫困重性精神病人实行减免或免费住院治疗,症状缓解后回社区管理康复。到目前为止,关怀救助治疗贫困重性精神病人317人,其中解锁病人58人,兑现救助资金18万元,实现了“救助一人、温暖一家、平安一方”的目标。
主持人:谢谢葛院长对医疗救助方面的介绍。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是医院发展的基础。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葛院长,能否谈谈咱们中心是如何提高医疗技术、教学、科研水平的?
  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大力实施人才兴院、科技兴院战略。通过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定期来院教学、查房;与潍坊医学院联合培训在职研究生;组织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参观交流和院内业务学习等内容丰富的立体式培训,为职工个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空间,为医院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基础。目前,中心有硕士生导师4人,潍坊名医5名,名护4名,正高职称9人,担任省级学会副主任4人,中心与北京回龙观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双方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使中心在精神卫生专业的医疗、科研、教学、社区康复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到新的水平。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领导下,中心参与制定了卫生部组织的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诊断国家标准和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国家标准。中心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多项科研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中心先后与寿光、青州、昌邑市精神卫生中心和昌乐县城南社区服务中心、城关街道东山社区服务站签订了定点帮扶协议,实施了卫生强基定点帮扶,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分级治疗和双向转诊。为全市精神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主持人:精神卫生问题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潍坊市卫生局直属的唯一一所三级精神疾病专业防治机构,葛院长,您能介绍一下咱们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是如何凸显精神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优质的精神卫生服务的吗?
  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按照潍坊市卫生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医改政策,全面推进精神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从“三个转变”入手,不断强化精神卫生公益性质。改善了精神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提高了精神卫生服务效率,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医改带来的成果。
  一是转变服务模式,提升精神疾病社会防治能力。根据精神卫生属于专业公共卫生服务范畴的要求,中心认真落实国家医改政策,将原来治疗为主、预防为辅的精神卫生工作服务模式,逐步调整为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服务模式。增设社防科,强化了社会防治职能;加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力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
  二是转变医院职能,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能力。以医改为契机,合理划分了市、县两级精神卫生机构职能,精神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中心建立了市、县、社区精神卫生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实施了卫生强基定点帮扶,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基层(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大大提升了精神卫生服务能力。目前,中心专职社防人员4人,兼职社防人员45名,实施精神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以来,从事和参与社会防治工作560人次,极大地提高了精神疾病防治能力和水平。
  三是转变管理模式,完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中心转变精神疾病以专科医院治疗为主的管理模式,以昌乐县为试点,逐步建立了以社区卫生为工作平台,专业机构为技术主体,精神病人发现登记-重性病人治疗-康复病人社区追踪随访管理有机结合的一体化、连续性、长效运行模式。截至目前,经过培训合格上岗的农村、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兼职精神卫生服务技术人员640人,初步形成了分工合理,职责明确,覆盖城乡的四级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在全体精神卫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潍坊市精神卫生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葛院长的介绍。在这里也祝愿我们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继续发挥特色优势,为潍坊市人民的精神、心理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