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通讯员 卢相青 潍坊报道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弥河粼粼的水面上,位于潍坊市临朐县东城街道牛山西头村的中新振荣现代化智慧养殖产业园已悄然苏醒,智慧化棚舍中成群的樱桃谷鸭“嘎嘎”欢鸣,奏响了一曲现代农耕文明的田园变奏。
走进中新振荣养殖大棚基地,见到了中新振荣(山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贺鹏。这位履历原本与“养殖”二字毫不相干的海归青年,却怀着一颗返乡情怀,跨越山海选择回到临朐,接过父亲创办的山东振荣食品有限公司的接力棒。2019年,他与新加坡纳驰控股有限公司联手,投资1.14亿元,在临朐东城街道建起了占地1200亩的中新振荣现代化智慧养殖产业园。
根基稳了,事业发展才牢靠。在东城街道“党建一体化、发展一盘棋”的规划下,中新振荣整合了牛山西头村、朱壁店、七贤店等6个村的1054亩土地,农户每亩年获1000元流转费,村集体则增收200元/亩的服务费。这样,这片曾经零散的土地,如今成了连片致富的“金钥匙”,共生出土地、农民与产业链的“三赢棋局”。
与此同时,产业园创建成立临朐振荣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让120余户农民找到了“主心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鲁担产融公司注资1.4亿元、企业提供技术订单——一套“公司+基地+农户+小区”的模式,采取供苗、供料、供药、检疫、提供技术培训服务、收购加工“六统一”模式,实施标准化生产,带动周边地区农户发展种植养殖,800余农户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让农户年均增收10万元,实现联农带农、增收致富。“村里都有养鸭的、抓鸭的,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让留守的老人妇女也有了奔头。”七贤店村妇女主任李燕高兴不已。
产业园14栋投入使用的智慧鸭舍,让人看了真正感受到现代化、智慧化养殖的奥妙。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养殖全流程,智能鸭舍配备自动给水给料系统、环境调控设备,甚至能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鸭群的“体感温度”。一栋投资200万元的智慧鸭舍,可立体养殖23只鸭/平方米,是传统地养模式的近5倍,一栋鸭舍只用一人管理。
樱桃谷鸭养的如何,一般是用成活率、生长期、料肉比、出栏体重等四个指标考核。“养鸭也要‘斤斤计较’。”贺鹏算了一笔账:立体养殖将料肉比从1.7降至1.5,年出栏2000万只鸭,仅饲料成本就能省下数千万元。
贺鹏介绍,“减损等于增产”是硬道理。公司鸭舍配套了加料塔,饲料由袋装改为了罐装。饲料不再用袋子装,按照上面的出栏量,一年又省下120万元包装袋费用。智慧鸭舍的运行需投入较高的维护费用,但科学化的养殖能减少伤病的发生,使肉鸭成活率提高至99%。贺鹏这位海归“鸭保姆”,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将一本肉鸭养殖账算到了“极致”。
这些年,产业园引进科技专业人才,并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了“家禽智慧化养殖科技成果示范基地”“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省级实验室”“肉鸭生产加工博士科技工作站”,成立专家服务团队,面向各村领办的合作社及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的养殖种植和产业化推广,全力用创新力量改变传统种养模式。
目前,中新振荣的产业链,已覆盖种鸭养殖、孵化、屠宰加工、销售全环节,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的肉鸭养殖与加工企业之一。企业秉承“质量过硬、诚信经营”宗旨,从孵化到餐桌实行一条龙的品质把控,视产品安全为企业的生命线。在饲料选择、养殖、屠宰加工各环节执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标准,通过了ISO9000等多项国际认证。饲料安全检测、疫病防控、药残追溯——严格的ISO22000和HACCP认证体系,让“振荣牌”鸭肉远销全国各地。
奋斗没有终止,荣誉加冕不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省智慧牧场、潍坊市生态农场……荣誉墙上,每一块奖牌都记录着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创二代”贺鹏个人亦获评“潍坊市新农人”“临朐县乡村之星”“红星工匠”“青年创业领军人物”,他的故事,成了乡村振兴人才振兴的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