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昌邑市聚焦重点场所排查整治筑牢安全防线

2025-07-25 09:35:0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溯 刘刚 李庆庆

  隐患排查无死角安全防线更牢固——潍坊昌邑市聚焦“三区”开展闲散院落等重点场所排查整治筑牢安全防线

  大众网记者 李溯 通讯员 刘刚 李庆庆 潍坊报道

  “反应釜3台、储罐5台、简易循环水池1座、废液收集罐2台……”7月9日,潍坊昌邑市在开展闲散院落等重点场所排查整治行动中发现,都昌街道榆林村一闲置车间内建有非法违法“小化工”。应急、公安、消防、属地街办组织执法人员、专家迅速核查处置,将化工物料扣押并转移至安全地点储存,对现场设备设施进行查封,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连日来,潍坊昌邑市聚焦农村地区、城市地区、工业园区三大核心,坚持零容忍、严排查、求实效的原则,通过差异化排查、分类别整治,创新探索闲散院落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常态化监管新模式,全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截至目前,已查处“自流黑”15起、违规储存危化品单位2家,非法违法“小化工”1例。

  抓细节、提质效,精准摸排风险

  安全无小事,隐患零容忍。潍坊昌邑市针对农村村庄宅基地分布散、闲散院落类型多的特点,坚持全覆盖、无死角,聚焦宅基地、自建房、闲散院落、厂房仓库、养殖棚、看护房、小作坊、冷库等多类型场所和城乡接合部、村庄交界处、镇街插花地等易遗漏区域以及政府驻地等商贸集中区域,组织发动村干部、党员、网格员、志愿者分片包户,并采用“步行摸排+绘制平面图”的方式,确保不漏一院一户,不留死角盲区。行动开展以来,全市667个农村村庄已展开摸排,排查闲散院落等重点场所10248处,查改问题隐患593项。

  围绕城市社区“业态杂、人员密”的特点,聚焦城中村、写字楼、批发(农贸)市场、小微企业集散地、九小场所聚集区、商业街、地下空间等重点场所,通过社区网格长、网格员、物业公司、商户代表开展“逐栋扫楼、逐铺敲门”的分层级拉网排查和部门联合检查、行业协会组织自查、居民群众举报核查的多维度联动排查,并结合物业监控系统、无人机航拍等辅助智能排查,建立“一楼一档、一铺一表、一室一记录”台账,绘制地上地下空间可视化、风险等级直观化、安全管理精细化的立体布局图。目前,全市20个城市社区已累计摸排九小场所7025处,发现问题隐患1048项。

  同时,针对“厂中厂”“园中园”多、产业链复杂等特点,对15个工业园区实施“一园一图、一厂一档”分类分级管理,全面标注产权单位、承租企业、生产内容,重点排查无证转租、超范围生产、危化品超量储存、消防通道不畅等问题,并加强企业用电分析,严防明停暗开、日停夜开。保持打非治违“零容忍”高压态势,对违法违规行为一经发现立即查处。目前,15个工业园区已累计排查闲散院落613处,发现问题隐患164项,移交问题线索2起。

  抓常态、固成果,长效监管提水平

  为持续巩固排查成果,让安全监管保持高质量水平并形成长效监管机制,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潍坊昌邑市坚持全域起底排查、精细分类建档、动态核查更新,建立三类统计台账,通过实地丈量、卫星定位、信息标注,绘制覆盖全域、边界清晰、到院到户、责任到人的平面布局图,切实确保台账底数清、情况明,平面布局图可视化、可追溯。用好三色动态监管,对照“红黄绿”分级监督管理办法,边摸排、边分类、边监管,构建“镇街—社区—村居—网格”四级包靠体系和较高风险场所属地+行业“双包靠”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包靠责任人及联系方式,并对红、黄、绿场所常态化安全敲门“回头看”,实现地图、台账、监管三位一体。目前,所有城市社区、工业园区和83%的农村村庄已经完成平面布局图绘制导入,累计排查黄色(一般风险)场所2251处、红色(较高风险)场所1720处,834名包靠责任人对重点风险场所开展常态监管巡查。

  在此基础上,潍坊昌邑市还结合奥维地图、无人机探查、挂牌赋码、电量监控等智能巡查手段,用好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对不放心的红色、黄色风险场所安装监控设备,进行实时动态监管;依托全市智慧应急服务系统,对九小场所安装燃气、烟感报警装置,实现“排查—建档—整改—销号”全流程线上闭环。截至目前,已在高风险场所安装高清摄像头574个,“千里眼”线上实时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违法行为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