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鸣时评丨“好客山东”催动文旅市场热度“狂飙”

2025-05-07 18:03:3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边茹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边茹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山东文旅市场迎来人气爆棚的繁荣景象。据5月6日山东省文旅厅发布的数据,2025年“五一”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561.6万人次,同比增长8.2%,营业收入达到12.5亿元,同比增长8.3%。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2%,出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8%,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过140%。从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山东文旅市场的满满活力。山东向游客传递出“好客”名片,不仅让他们看到山东美景,更让他们读懂山东文化。

  “好客山东”的爆火,离不开“全民宠客”的实践。“好客山东”可不单单是一句简单的宣传语,而是“全民宠客”的实践行动。“五一”前夕,“齐鲁1号”旅游列车开行,串联11市200余家景区,让传统交通工具变身火爆文旅IP,还联动沿线城市推出“车票即优惠券”政策。济南开通15条景区线路直通车,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直达旅游服务;泰安开展“泰山+志愿服务”系列主题活动,为游客提供公益咨询、秩序引导等服务;日照给赶海游客撒蛤蜊、煮海鲜,都“不白来”的情绪价值直接拉满;潍坊的红高粱影视城、东镇沂山祀山大典等景区推出沉浸式、互动式文旅消费新体验。山东文旅的火爆并非偶然,是“全民宠客”、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的结果,“好客山东”以高性价比赢得游客青睐。

  创新破题+跨界融合,为“好客山东”注入新动能。“五一”假期,“会玩的”山东抓住潮流体验的“流量密码”,充分激发跨界融合的乘法效应。青岛万像XR沉浸探索中心“临境·山海经”项目,带领游客穿越上古神话世界;泰山的“神启”跨维数字体验馆,VR与裸眼3D带你御剑飞行;潍坊坊茨小镇的百年德日建筑群因影视重生,斑驳光影与复古场景带游客穿越时光隧道;济南明水古城的泉秀夜演,以水为幕、光影为笔,演绎流动的千年诗意;曲阜尼山圣境的夜空被数百架无人机点亮,科技赋能儒家文化的心灵震撼。山东紧扣“好”的内核,借助科技的力量,深度挖掘“文旅+科技”的融合潜力,让文化底蕴与旅游体验交相辉映,实现了精神追求与休闲出行的“兼得”。

  “特色节庆”牵手“演唱会”,点燃文旅消费的“燎原之火”。一场演唱会宛如一台强力引擎,驱动一座城市的热度与活力全面爆发,其庞大的粉丝群体和自带的话题流量,天然具备强大的产业聚集能力,能将“吃、住、行、游、购、娱”等文旅产业链紧密串联起来,不仅能够极大地释放文旅消费潜力,还能像一张闪亮名片,显著提升城市知名度,因此也被形象地誉为“行走的GDP”。早在“五一”来临前,潍坊便巧妙借势,依托久负盛名的风筝节系列活动开启精心预热与宣传。从线上趣味话题讨论,到线下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步步为营,早早吸引了大众目光,营造出十足的期待感。潍坊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筝筝日上 青春飞扬”群星演唱会,强大的明星阵容让热度持续飙升。当传统风筝文化与现代音乐激情碰撞,一场文旅盛宴就此开启,直接让潍坊“五一”期间的文旅市场嗨翻天;青岛城阳区举办第二十届青岛红岛蛤蜊节,推出“非遗焕新日”,在非遗美学市集展示红陶榼子、布老虎、渔网编织等非遗手作,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五一”假期山东文旅的火爆吸粉,也反映出山东顺应旅游市场消费趋势的变化。游客对于旅游的期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游,更追求深度参与和创新化、个性化的服务。山东敏锐捕捉到这一变化,积极推动各种“文旅+”的形式,从原来热衷“到此打卡一游”,到如今“为热爱奔赴山海”,满足不同游客的出行新需求。

  山东文旅市场的爆火,是山东和游客的一场双向奔赴。游客在山东收获了美好的旅行体验,山东也借机展示了自身的魅力与实力,扩大了山东的影响力。期待“好客山东”持续擦亮这块金字招牌,为游客带来更多惊喜,也为全国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