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清明上河图特展亮相张择端故乡潍坊

2025-04-11 19:26:0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杨晓玲 张大功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通讯员 张大功 潍坊报道

  4月11日,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清明上河图特展在潍坊张大功奥林匹克收藏博物馆开幕

  4月11日,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清明上河图特展在潍坊张大功奥林匹克收藏博物馆开幕

  4月11日,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清明上河图特展在潍坊张大功奥林匹克收藏博物馆开幕

  4月11日,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清明上河图特展在潍坊张大功奥林匹克收藏博物馆开幕

  4月11日,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清明上河图特展在潍坊张大功奥林匹克收藏博物馆开幕

  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清明上河图特展海报

  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清明上河图特展海报

  张择端肖像 冯水清绘

  4月11日,由北京李可染画院学术支持,潍坊高新区教体局、潍坊高新区宣传部主办,潍坊张大功奥林匹克收藏博物馆承办,潍坊高新区东明教育集团、潍坊高新区融媒、冯水清画馆协办的美丽中国文化之旅“回家,上河归来回望北宋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清明上河图》特展”在山东潍坊张大功奥林匹克收藏博物馆开幕。参加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清明上河图》特展的领导和嘉宾有:潍坊市政协原副主席刘树亮,重绘《清明上河图》的画家冯水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吉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赵余钊,潍坊市司法局原副局长刘晶,原潍坊市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教授、市社科联兼职副主席胡文君 ,潍坊学院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教授万修德,潍坊学院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原部长徐树芝,潍坊高新区教体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晓,潍坊高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沈振江,潍坊高新区宣传部文化科科长魏小慧,东明教育集团党委副书记、总校长方海华,北京李可染画院画家、张大功奥林匹克收藏博物馆馆长张大功等与东明教育集团盛世校区的百余名师生参加了开幕仪式。

  中华曲艺学会副会长、粤港澳大湾区曲艺创新发展联盟主席吴金富、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赵津生等发来视频,祝贺展览圆满成功。

  这卷《清明上河图》由张大功策划,青年画家冯水清按原作原大尺寸重绘,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绘制完成。为弘扬家乡文化,传承经典绘画艺术。早在二十多年前张大功就有了重绘一卷《清明上河图》的想法,他想让这幅被誉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的“国宝”回到北宋画圣张择端的故乡潍坊。有了这个想法后,张大功一直在全国各大美术院校寻找一位能胜此任的画家。在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地都留下了他考察参访的足迹。张大功2015年在天津美术学院学习时与青年画家冯水清相识。那时冯水清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他学的专业是工笔人物画,导师是李永文教授。同时冯水清在天津美院受到霍春阳、颜宝臻、何家英等先生言传身教,受益良多。2015年初夏临近毕业,在冯水清的画室他的毕业创作《游》已创作完成,这幅作品高近两米,一米多宽,以工笔重彩绘制,画面中人物、山水、配景、构图、施色都极为讲究。在这幅作品上张大功看到画家冯水清对艺术追求的真诚之心。冯水清所绘山水气韵生动,人物鲜活传神。张大功与冯水清在艺术上互相学习,互相交流,通过交往他们彼此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张大功在与冯水清交谈间,说出了他多年前就在寻找一位能重绘《清明上河图》的画家。这位画家终于找到了,就是冯水清,受张大功委托,由冯水清来重绘这幅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接此重托,历经千日之功,冯水清用心重绘的《清明上河图》终于完成。让这幅作品回到了张择端的故乡潍坊。完成了张大功多年的心愿。

  《清明上河图》人多景广、线条密集复杂、细节丰富,要在高仅24.7厘米、长528厘米的绢上绘制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和各类景物,冯水清在绘制过程中投入了极大的专注力和耐力。历经千日之功终将这幅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复活。

  “在北宋伟大画师张择端诞辰940周年之际,在山东潍坊张择端的故乡举办《清明上河图》特展,以此纪念这位北宋年间诞生在潍坊的伟大画家。重绘《清明上河图》就是为了传承经典、弘扬国粹,鼓舞国人,将国粹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这场展览我期待了十年,今日终于圆梦。让这幅重绘的《清明上河图》回到了张择端的家乡潍坊。谨以此展向经典致敬,向诞生在潍坊大地上的北宋绘画巨匠张择端致敬,将来我还会继续为弘扬家乡的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展览统筹、总策展人张大功说。

  “今天,能在‘鸢都’潍坊举办这场以《清明上河图》临摹为主题的画展,我深感荣幸,也满怀敬畏。站在这里,仿佛与千年前的张择端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而潍坊这座承载着千年人文底蕴的城市,让这场对话更添一份厚重与灵动。临摹《清明上河图》,于我而言绝非简单的笔墨复刻,而是一次对中华文明的朝圣。八百余年前,张择端以一卷长轴定格汴京的繁华烟火;八百年后,我试图通过一笔一画的揣摩,触摸那个时代的风骨与温度。从虹桥的市井喧嚣到汴河的舟楫往来,从酒肆的旌旗招展到行人的眉眼传神——每一寸绢帛都藏着匠心的密码,每一笔皴染都是历史的回响。这场临摹,是技艺的锤炼,更是心灵的叩问。潍坊,是‘世界风筝之都’,也是齐鲁文化的沃土。风筝与绘画,虽载体不同,却共享着对‘线’与‘’的极致追求。正如潍坊匠人用竹骨丝线让风筝翱翔天际,中国画亦以线条的韵律勾勒出人间万象。选择在此展出,不仅因为这座城市对传统手工艺的坚守令我动容,更因我想以《清明上河图》的恢弘叙事,呼应潍坊人对‘匠心传承’的深刻理解——无论是风筝扎制中的毫厘必究,还是古画临摹时的笔笔虔诚,皆是对‘一生一事’的无声诠释。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潍坊张大功奥林匹克收藏博物馆的鼎力支持,张大功先生对传统文化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令我十分感动,同时也要向每一位驻足画前的观众致敬——你们的凝视,让这幅古卷的笔墨从历史长河中苏醒,重新流淌于当代的呼吸之间。愿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成为一座桥梁:连接传统与当代,贯通技艺与哲思,让《清明上河图》中生生不息的市井烟火,与潍坊这片土地上蓬勃跃动的文化脉搏,共同谱写中华文明的永恒篇章。”冯水清说。

  这幅《清明上河图》绘制完成后,张大功在第一时间持卷到潍坊市博物馆拜访了山东省博物馆首席专家孙敬明先生。孙先生观看此卷后,用三天时间为此卷题跋完成,共548字。

  孙敬明为《清明上河图》跋,原文如下:

  岁次乙巳二月之吉,荷承北海故郡风雅大功张氏,携其珍藏《清明上河图》索题。惟余古考三代之上,并兼古文字之好,考古之余偶涉丹青。字拙词俚,不敢妄为者也。奈之再三,言情殷殷,且余与存桑梓之谊,遂不敢辞矣!《清明上河图》千古名品,乃北宋密州诸城张择端手笔。状写当时国都汴梁城之盛景。举凡山川河流,烟郭村树,车马舟楫,人物百态,茶楼酒肆。经幡招幌应风而动,牛羊鸡豚过市长鸣。汴水长流,殿堂巍峨,万紫千红,生机满眼。斯图既成,名声天下。先入藏宫禁,由帝尊为题。无奈江山改易,王朝迭替,瑰宝散佚。历千百沧桑,幸存天壤。传世既久,慕名而临摹取仿者多矣!古人仿作流传至今,已属珍稀。幸今岭南高州英才冯君水清者,天生异禀,少年聪颖,受教于天津美术学院著名国画大师何家英,登堂入室,秉承衣钵,并转益多师,绾综百家。今则潜心摹写,直追宋人格局章法,笔墨精到,一丝不苟,成此佳构,实乃名作也矣!北海故国大功张氏,奉献桑梓文化艺术,积年奔趋天下,托请海内方家、体坛健硕为之题咏,以为广大潍坊文化。由乃成就斐然可观。感念其文化之忱,遂为之庋藏《清明上河图》篆耑并跋焉!并祈传世长久,永为典藏!岁次乙巳三月初吉,於山左潍水之湄白浪河干海岱复盦南牖下。古考三代之上,并兼古文字之好者,考古之余偶涉丹青。北海小老叟辰生篆并为之题跋。

  作者简介(孙敬明,字鑑泉,号辰生。中国先秦史学会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山东文物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专家,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大学兼职教授及研究生导师,曲阜师范大学李学勤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山东省博物馆特聘首席专家、潍坊市博物馆特聘研究员。潍坊市博物馆名誉馆长。)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冯水清在绘制《清明上河图》

  冯水清,广东高州人,2009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何家英工作室,201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何家英、霍春阳、李永文、赵栗晖诸先生。其经典代表作有《游》(参加在中国香港举办的“全球水墨大展”),《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肖像、《粤港渔村》《孔门七十二贤图》《十六罗汉》《三国人物全图》《八骏图》等。本次展览他重绘的《清明上河图》更是受到了广大参观者和学生们的喜爱。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冯水清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把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变成美育资源,也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工作。中国古代绘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世人皆知,但在过去,对许多人来说,只闻其名,不见其画。近些年来,人们通过博物馆、互联网、出版物等可以看到更多古画。今天为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在张择端的家乡山东潍坊举办“回家,重绘经典回望北宋《清明上河图》特展”,可以让观众近距离欣赏到这幅由画家冯水清重绘的《清明上河图》,画中的细节描绘得特别清楚,观众在画前看得十分过瘾。局部图与解读牌摆放在作品前,与《清明上河图》相关的图书、邮票等也在展览中展出。张大功现场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了解了《清明上河图》这幅传世名作,使传统中国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

  策展人 张大功简介

  张择端肖像(局部)冯水清绘

  张择端(约公元1085年—1145年),字正道,又字文友,琅琊东武人(今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北宋末年著名画家。

  张择端专攻“界画”,其绘画因高度写实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清明上河图》“中国古代城市制度发生重大变革以后的第一个大城市”北宋汴京的真实风貌,画家再现了北宋时期的交易往来与车水马龙场景,通过娴熟的画功细节再现了身着不同服饰的不同阶级身份的达官贵人与平民百姓,真实描绘百姓勤劳勇敢的劳作场景与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汴河之上的船舟没入水中的体积与船上货物对应成比例,长卷中驴的多次出现代替了中国古代画中常见的寓意吉祥安康的马与羊,画面右侧中运送煤炭的驴队在山林薄雾里前行,结合同行人物较为厚实的服装,符合北宋末年清明时期平均12度的“小冰期”,以及汴京经济发展中煤炭取代木炭成为主要燃料的史料记载情况。同时,《清明上河图》细致描绘了自外城山林间到汴河桥上再到城内的完整布局,帮助考究茶馆、药店、集市等种类建筑的空间安排,对于后续的文化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4月28日,有兴趣的艺术爱好者和市民在此期间前往潍坊张大功奥林匹克收藏博物馆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