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2 09:53:00 来源:潍坊传媒网 我要评论
潍坊4建筑入选山东省首批“乡村记忆”传统民居遗产名单
日前,山东省公布第一批“乡村记忆”文化遗产工程名单,我市昌邑姜泊村民居、昌乐田老村明楼、潍城范企奭(shì)大院、诸城徐会沣故居入选传统民居名录。从明代、清代到民国,这些传统民居不仅展现了不同年代独特的建筑风格,更是成为承载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近日,记者走进这些传统民居,近距离感受潍坊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挖掘隐藏于民居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文积淀。
●昌邑姜泊村民居——
本地建筑融合“外来风”, 昌邑丝绸老字号建筑群国内罕有
拥有49处“清末民初”民居建筑的姜泊村位于昌邑市潍河东岸,整个村落被层层农田包围,悠然静谧。
记者发现,这些古民居建筑风格大都是北屋五间为正房,配有偏房,大门在东南角,厕所在西南角。北屋东西山墙和北墙用清朝和民国初期当地烧制的青砖垒成,南墙青砖坐窗,屋山山顶或平或两面坡,顶部用九层或十一层磨砖镶嵌,房屋四角饰有砖雕吉祥图案和猫头,房上装有镂空花瓶状的烟筒。
据姜泊村村主任姜保军介绍,该民居群主要是姜泊村“五大功”商业集团的故宅。“五大功”指的是姜濯、姜汶、姜浴、姜治、姜汾兄弟五人开创于清代中晚期的功茂、功浴、功增、功盛、功泰五个商号的俗称。他们投资生意,买卖兴隆,打响了姜氏工商业的字号。发达后,他们在姜泊村纷纷修建住宅,兴盛一时。这些古宅年代久的一二百年,近的80多年。
在这些古民居群中,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有特色的是一座建于民国时期的二层碉楼式四合院,村民称之为“古楼”,这座“古楼”目前已经没有人居住。
推开沉重古旧的门,记者看到,整个楼都是青砖砌成,除了北楼是坡式屋顶外,其余三面楼房都为平顶,顶上建了垛口。走进堂屋,一股凉意袭来。姜保军介绍,这座房子的墙壁厚达50厘米,冬暖夏凉。
这座二层小楼是姜泊“五大功”代表人物之一功泰号姜其琇的住宅。其后代姜亦速告诉记者,民国初年,其父辈经营着柳疃丝绸、化工染料、烧锅(酿酒)等。由于父辈长年在外地经营生意,见识了当时其他多个城市的建筑样式,因此设计房子时“融会贯通”了多地特色。这座房子1930年开始起建,当时,大工一天工钱2个大洋,小工1块半,用砖10万块,耗资数万银元,整整用了两年时间。这座楼房既保持了当地传统民居特色,又采用了北京四合院的布局,同时融合了南方碉楼和雕镂的精华部分,在昌邑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建筑的独特性,上世纪80年代,电影《大决战》还曾在此拍摄过场景。
“在2007年开始的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此处民居群才被发掘出来。”昌邑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后经研究,姜泊古建筑群是国内罕有的昌邑丝绸老字号建筑群,也是清末民初山东民居的典型代表。该民居群对研究当时该地区的历史、传统建筑及风土人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些房子中,人们也可以一窥当时昌邑工商业发达时的盛况。
●昌乐田老村明楼——
青砖砌雕工美,门上有“猫眼”院内有暗道,主人曾任兵部侍郎
在昌乐县城关街道田老村西南角,有一座古色古香且保存相对完整的二层古楼,当地人亲切称它为“明楼”。“明楼”建于明代万历年,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
记者看到,这座坐北朝南的明楼高约10米,长约12米,宽约5.5米,仅基础便高约2米,为条石砌筑,基础之上的楼房主体皆为外表磨光的青砖垒砌。二楼的后墙及东西两山,各开有一窗,前墙开有三窗。东侧墙壁上有一个顶部呈圆弧状的窗户,北侧墙壁上的窗户用石砖封了起来。屋顶的东西两端和四条屋脊上有6只造型精美传神的龙头雕像,雕像下方有一排其它造型的神兽,楼顶4个角上,有4块刻字青砖,分别刻有“福、寿、康、宁”四字。
在负责看管明楼的村民田新国带领下,记者走上门前的七级青石台阶,呈现在面前的是一个布满铆钉的“铁门”,进门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扇被铁皮包住的木门。仔细观察,在门的中部有两个相隔不远的方形小孔。昌乐县城关街道文化体育广电站站长王爱民对记者说,这个小孔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猫眼”,是用来观察楼外情况的。
不仅有“猫眼”,明楼内还建有地道。家住明楼西邻的村民田敬国对记者说,听老人们说,相传在楼内的楼梯正下方有一个地道口,不过地道口现在已经封死。虽然没人下去看过,但最近几十年村中发生的几件事,让人相信真有地道。
“第一件事是上世纪70年代初,天降大雨,雨后第二天,我家的院子里忽然出现了一个大坑,院中的一棵苹果树陷入其中,这似乎证明了确有一条暗道。”田敬国说,第二件事情同样是上世纪70年代,有村民在“明楼”正北方向约100米的地方挖地窑,结果挖到离地面大约3米的时候,便发现下面有地道。后来,村民们根据这两件事推测确有地道,可能直通北边200米外原村围墙外的墓地,以前的时候庄外头有围墙,如果遇到危险时,通过这条地道就可以直接到达庄外逃走了。
明楼主人的身份似乎也与这些“猫眼”“暗道”的建设有契合之处。王爱民说,经文物保护部门调查了解,“明楼”的主人叫田所赋,是个进士,当过知县、知府,最后官至兵部侍郎,所以他对住宅的防御功能比较看重。早先他家院子很大,南北有50米,东西有20米,屋内有很多值钱的文物,可惜,在民国年间遭土匪洗劫、破坏,只剩下现在的模样。2009年10月,县政府和城关街道办出于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将田老明楼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碑加以保护。
●潍城范企奭(shì)大院——
典型潍县式四合院,“绿林草莽”曾在此兴办教育事业
位于潍城乐埠山生态经济发展区范家村村委院内的范企奭大院,是一处民国风格的四合院,四周为青砖红瓦的平房所环绕。踏入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精致的影壁墙底座,该底座是一整块石头,四角都有雕刻的精致花纹,不过,底座上的影壁墙在“文革”时遭到破坏。大院南、北两幢正屋,东、西两幢偏屋,均是青砖青瓦建成,是典型的潍县式四合院。大门楼与东屋相连,南、北两屋屋脊高大,整个院落结构紧凑,建筑讲究。
在范企奭故居的南侧,记者还看到了一排房顶已坍塌的青砖瓦房,据了解,这些瓦房是原潍县一中旧址,是由范企奭出资所建。
潍城区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说,范企奭青少年时代家境贫寒,年轻时曾在一户地主家当过几年长工。后来当了土匪,干了不少杀人越货、绑架勒索的勾当。再后来,范企奭参加了潍县县大队。1930年中原大战,阎锡山的晋军攻打潍县时,潍县县大队投降了晋军,范企奭也跟了过去。中原大战结束后,潍县县大队因为投降晋军而受到通缉,范企奭见势不妙,带上家小,改名换姓,离家出走,逃到大连。1938年,他又回到了家乡范家村,召集旧时同伙,拼凑成一支队伍。1947年秋,他的队伍被改编为国民党潍县保警大队,潍县战役前夕,他率部起义。但关于范企奭如何死的,对当地老百姓而言仍是一个谜。
范企奭虽然有过不光彩的历史,但他积极兴办潍县二区教育,曾先后兴建原潍县一中等4所学校,对当地教育事业功不可没。在他办的学校,学生上学,不收学费和书费,特困生还免收饭费。范企奭办教育近10年,当地不少青少年读完了小学,几百人读完了初中。
范家村村支部书记告诉记者,虽然范企奭故居并不足百年,但它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有极高的价值。对于他的故居,村里一直是重点保护,并对房子进行多次修缮。
●诸城徐会沣故居——
大小四合院环环相套,村民称其“小翰林院”
徐会沣故居坐落在诸城南湖区孔戈庄二村,是诸城市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清朝建筑。走进故居大院内,记者看到,院落宽阔舒朗,有堂屋、东西厢房,呈四合院格局。屋檐突出并伴有游廊,游廊亭柱结实挺拔,下有石座支撑,上有精美雕刻装饰,风格简洁明快。目前,除徐会沣故居陈列外,尚余部分房屋为村委办公室所用。
孔戈庄二村村支部书记王术全介绍,徐会沣是清末大臣,1868年考中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他为官办事谨慎,当年是慈禧面前的大红人,在他故居住宅大门楼上,曾悬挂着“养兵蓄锐”金字大匾,是慈禧亲手所书,上有慈禧皇太后大印。不过,后来文革期间遭到了破坏。此外,徐会沣还擅长书法,至今在北京故宫大殿还存有他书写的对联。
据村里老人回忆,当年完整的徐家大院至少有三进院落,狮子把门,西面是花园,大小四合院环环相套,既封闭又独立,占地面积庞大。当地村民都称其为“小翰林院”。文革之后,徐会沣的后人多数去了青岛、台湾等地,这里成了村委会办公的场所。
“这两年,诸城为挖掘地方名人文化资源,开始恢复部分名人故居、名胜古迹。徐会沣故居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如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王术全说。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