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8 09:49:00 来源: 我要评论
鄑邑古城及盐业遗址群航拍图。
4月26日,记者采访得知,昌邑市去年11月启动的昌邑古代盐业遗址勘探项目及保护规划编制项目野外阶段工作于近期顺利收官,昌邑古代盐业遗址位于下营、龙池两镇,目前发现周代至金元盐业遗址211处,被列入“全国三普百大新发现”,具有重要价值。
经过几个月的勘探,鄑邑古城轮廓浮出水面。记者通过航拍图看到,鄑邑古城及东利渔盐业遗址群位于农田中,大体成正方形。
昌邑市博物馆研究员王伟波介绍,早在商周时期,昌邑就是我国重要的盐业基地,是齐国盐文化的重要源头。自汉唐以来,一直是全国的重要盐区。汉代山东设盐官7处,都昌即居其一。尤其是在东利渔村附近发现的鄑邑古城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座因管理盐务而设置的商周古城,该城与分布在其附近的东利渔盐业遗址群是此次勘探的重点。
王伟波说,鄑邑古城经过多次勘探,目前发掘的遗址群占地约9万平方米,发现有陶窑22座以及灰坑、沟、井等遗迹。陶窑均由工作间、火门、窑室等部分组成,各部分保存基本完整。出土遗物绝大多数为筒瓦、板瓦、瓦当,另有少量铜钱、陶拍、陶壶、罐等。“2012年,鄑邑古城西南方向发掘的22座西汉窑址及大型建筑基址,本次勘探发现该区域东侧尚有大片窑址,初步推测与汉代在都昌设置的国家盐业官署有关。”王伟波说。
记者从昌邑市博物馆获悉,昌邑古代盐业遗址勘探及保护规划编制项目是在国家、省、市文物部门监督指导下进行的,将为昌邑古代盐业遗址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古代盐业遗址博物馆选址、“齐国盐都”文化名片打造等打下坚实基础。
![]() |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