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的回暖,提升的不仅仅是开发商的信心,还有地方政府的信心。从3月份以来,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天津等城市都加大了土地供应幅度,增加优质地块,降低单块面积,以增加土地吸引力。继上海和广州之后,北京也在近期推出“勾地”制,以此了解市场需求,避免土地流拍。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措施都将进一步提高土地成交量。
5月上旬,沉寂已久的北京土地市场迎来今年以来最火爆的场面,截至5月12日,共成交5幅住宅用地,分别位于顺义、海淀、石景山、房山四个区,最大的地块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最小的仅2万多平方米,总成交面积达391161平方米。
5月12日,龙湖集团子公司北京龙湖庆华置业有限公司以45810.47万元竞得顺义区牛栏山镇居住用地(张庄片区旧村改造二期),规划建筑面积225017.46平方米;京汉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8260万元竞得石景山区衙门口东路北侧居住及配套项目用地,规划建筑面积21331.0675平方米;北京大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26780万元竞得海淀区五棵松路32号多功能项目用地,规划建筑面积62217.72平方米。
5月7日,北京德隆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6408.4907万元竞得房山区拱辰街道办事处一街村(良乡鸿顺园东区K2-05)住宅项目,规划建筑面积47483.3125平方米;北京亿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59500万元竞得海淀区中关村办公商业项目,规划建筑面积82594.812平方米。
根据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的推地计划,如果成交顺利的话,本周内至少还有5幅居住类土地成交。
二季度将现拿地高峰
“土地市场依然低迷,但已开始复苏”,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28.6%,但比1-3月40.1%的降幅,大幅收窄”。
中原地产认为,房企之所以近期大举入市,一是因为近期住宅销售火爆,发展商资金回笼迅速,购地资金充裕;二是因为政府加大推地力度,推出地块底价较低。
中经联盟秘书长陈云峰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明显好转的成交业绩大幅缓解了开发商的现金流,也提升了开发商对后市的信心,因此加大土地市场的投入也是必然。
虽然土地市场出现明显复苏,但还很难说已经回暖。
中原地产表示,尽管近期成交频现较高溢价率,但整体土地市场的实际出让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距离2007年历史高位仍有较大差距。
杨红旭提醒,由于三季度房市可能重新回落,这将使得开发商拿地重趋谨慎,7月份的流标率有可能再次抬头。(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