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深入寿光纪台镇一线 指导产业升级优势再造

2019-01-21 10:31:00    作者:周晓晴   来源: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2018年,我省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9月底,一支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来到寿光市纪台镇。他们沉下身子深入镇村,走到田间地头,指导当地推进传统大棚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编制乡村发展规划、深化乡村文明行动,真正为老百姓解难事、干实事、办好事,与当地群众一起,协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近日,记者来到纪台镇,对这支服务队进行了采访。

  2018年,我省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9月底,一支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来到寿光市纪台镇。他们沉下身子深入镇村,走到田间地头,指导当地推进传统大棚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编制乡村发展规划、深化乡村文明行动,真正为老百姓解难事、干实事、办好事,与当地群众一起,协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近日,记者来到纪台镇,对这支服务队进行了采访。

  村民期盼升级

  高标准新式大棚

  隆冬时节,寿光市纪台镇宋家庄子村村民赵秀华正在自家蔬菜大棚里忙活着。棚里的长茄眼看就要采摘了,水分、阳光的控制及分叉摘除一点不敢马虎。来自省里的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们再次来到她家大棚,了解蔬菜长势及她的顾虑和打算。

  在外人看来,赵秀华家大棚里的茄子外表光滑、身形直溜,应该可以卖个好价钱,赵秀华却笑着摇了摇头:“我们家的比别家的还是差一些。”赵秀华口中的别家,是附近村里建设新一代高标准大棚的种植户。

  赵秀华家的大棚建设于2001年,至今已经18年,不仅设施落后陈旧,而且大棚较低,采光、保温效果都不好,冬天最冷的时候棚内温度只有十二三摄氏度。而新式大棚正好相反,高度高、采光好、温度高,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通风、补光等通过手机即可进行操作,一个人就可管理200米长的大棚,投入人力少。同样是种植长茄,新式大棚不仅生长期短,而且个头大、品相好、品质佳,一斤比赵秀华家的能多卖0.4元至0.5元,这让她羡慕不已:“眼看着人家的茄子一茬茬摘,俺家三个大棚的收入比不上别人家的一个棚,心里别提多着急了。”

  赵秀华也想建一个高标准蔬菜大棚,但这种大棚占地面积大,而她家现有的大棚面积比较小,且不靠在一起,想建设一个新的大棚很难。“我们村家家户户种大棚,想调换不容易。”赵秀华说。

  服务队来指导

  建设蔬菜产业园

  自从省派纪台镇乡村振兴服务队来到村里,赵秀华关于建设高标准大棚的想法从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村北400亩的现代蔬菜产业园区已经动工,预计5月份就能建设完成。

  来自省信访局的韩亚萍包靠宋家庄子村,对于村里的情况格外了解。从来到寿光的第一天起,她就和所有队员一起扎根村里,与镇村干部座谈,走进大棚与村民聊家常,慢慢取得了村民的信任,也摸清了村里的情况。

  韩亚萍说,在调研中他们发现,这支队伍服务的5个村子均面临着传统大棚种植向现代蔬菜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需求,但由于对于相关政策不了解,村干部和村民虽然有想法却难以开展。

  对于宋家庄子村来说,村里的大棚一个挨一个,绝大多数都建设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比赵秀华家的大棚存在的问题还要严重。在去年“8·19”洪灾中,村里440个大棚不同程度受损,村民对于新建高标准大棚的愿望格外强烈。

  宋家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安明说,在服务队的指导下,关于现代蔬菜产业园区怎么建、怎么管理,都变成了具体可执行的步骤。

  张安明介绍,村北闲置的少量土地及流转的部分土地加起来有400亩,利用这400亩土地建设现代蔬菜产业园区,实行“村两委+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参与管理,发展高品质、订单式农业,可以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村里的臭水塘

  变成文明实践站

  与宋家庄子村相隔不远是东方东村。在村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几名工人正在描绘墙上的宣传画。旁边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小广场上,地面上铺设了地砖,草坪、树木错落有致,健身器材分布其中,四周装点有古色古香的路灯,精神文明宣传画和标语贴近生活。在这里既能散步放松心情,也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观赏墙上生动的宣传画陶冶情操,可谓功能齐全。

  在乡村振兴服务队来到村里之前,这里还是一个让人避而远之的臭水塘。住在实践站东侧的村民赵金宝对于这里的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这个臭水塘存在多年,塘内是死水,许多村民往里倾倒垃圾,到了夏天蚊蝇滋生,而且散发出一股恶臭,赵金宝一家很少开窗户。服务队来了之后,指导村里填平了水塘,建设起了功能齐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吃了饭就到这里来散散步,别提多高兴了!”

  “乡村振兴体现在方方面面,乡村文化振兴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来自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王秀正介绍,当地蔬菜产业发展较早,村民们普遍较为富裕,但集体经济普遍较弱,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不够完善,特别是村民对于文化方面的需求较高。结合寿光市入选全国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市,服务队建议集中打造纪台镇“东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聚集区”,通过资金争取,在东方东村等配套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和提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并打造村级养老服务设施。

  根据各村实际

  实行“清单式管理”

  自乡村振兴服务队进村,东方东村党支部书记赵玉滨坦言,服务队来到村里后,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务实。“他们不打招呼,一早就进了村,在地头上、大棚里向村民了解情况,连口水都不喝。”赵玉滨说。

  担任纪台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的是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级干部金刚芹。他介绍,2018年9月27日,服务队进驻开展工作,主要服务宋家庄子村、东方东村、东方西村、凤凰庄子村及赵家尧河村5个村庄。

  服务队要求全体队员首先沉下心来当学生、当听众,把学习调研放在前面,真正吃透中央、省精神,理解政策要点。在过去三个多月时间里,队员们驻村入点,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服务队提出采取“清单式管理”的方式,拟定服务队帮扶工作清单。“针对5个村子的实际情况,我们列出了包括助力灾后重建、服务产业振兴、推进乡风文明、美丽乡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5个重点方面的34项具体帮扶任务,拟定了88条具体措施。”金刚芹说,对清单上的内容,他们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对帮扶清单实行每周调度,分组动态管理,一项一项盯紧抓实。

  金刚芹表示,希望通过他们与纪台人民的共同努力,创建全省乡村振兴过硬示范工程,推动在新时代再造“寿光模式”新优势,全面引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声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