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城市美术创作展架起东亚文化交融桥梁

2022-05-13 17:27:33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侯文鹏

  “东亚文化之都”是重要的国际性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带动城市文化繁荣,促进城市开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潍坊市成功入选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是山东省唯一入选城市。

  为助力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由市文联主办,市美协、潍坊学院美术学院、市图书馆承办的“品质城市幸福家园”——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美术创作展,于3月10日至5月10日在潍坊市图书馆四楼展厅举办。精美画作向世界展现了我市城市风貌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展示出我市在创新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城市文化活力,促进了东亚文化的交流。

  本次参展的作者来自全市十二个县市区美协及大中专院校,创作者通过走入城市各个角落,积极探索创新,用中国画、油画、水彩画、年画、钢笔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创作200余件主题作品。

  画作《潍坊印象》、《梦回故里》,用抽象形式将潍坊的地标性建筑和民俗特产浓缩于纸上,色彩艳丽、创意十足,展现了潍坊的独特城市风貌和画家的潍坊记忆。

  画展中还展示了多样的潍坊传统年画作品,表现出潍坊年画特有的线条粗放,造型简括,色彩强烈等特点。图为年画作品《风筝催春》。

  《风筝都》和《水岸春暖亚星桥上》两幅作品,以写实笔触绘制出潍坊地标亚星桥和风筝博物馆图景,尽展城市风貌。

  这些作品主题鲜明,风格各异,人文气息高雅,艺术内涵丰富,是一次综合性、学术性大展,集中展现了“中国画都”潍坊的鲜明城市地方特色文化。

  通过赏析画展作品,我们可以跟随本次活动深入了解一下中日韩三国的绘画作品特点和历史渊源,在彼此文化从古至今的交织中,感受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魅力。

  中国传统的绘画简称“中国画”、“国画”。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做到“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中国画技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墨线为基础,用以表现物象的轮廓、明暗、质感,同时通过墨线还可表达作画者的思想和精神。

  《华山图》之一

  韩国绘画起源于青铜器时代画的壁画。到了三国时代,真正意义上的绘画才得以发展起来。三国时代的高句丽坟墓壁画充分展现出高句丽人勇敢活泼的生活方式。在高丽时代,受到中国影响的山水画和寺庙的壁画、帧画等佛教绘画曾经广泛流行。

  公元5世纪--公元6世纪,日本的奴隶主模仿中国的礼制在墓葬中装饰绘画和雕刻,壁画艺术有了一定的发展。九州岛的竹原古坟壁画是此时的代表作品。这些壁画与朝鲜古代集安洞沟地区的高句丽四神冢壁画相似。另外,竹原古坟的前室还发现有朱雀、玄武。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日本墓室壁画受到了中国汉代墓室壁画的影响。

  日本奈良县明日香村高松冢古坟内彩色壁画

  可见日韩古代绘画艺术发展历史上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多年来中日韩绘画艺术交流也一直很频繁,三国共同构成了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学习彼此之间的文化发展脉络,更有利于促进文化进步和交融,共建和谐、友爱的文化交往之桥梁。

  潍坊市图书馆也将以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积极策划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影响广泛的“东亚文化之都”主题文化活动,探索中日韩文化交流新模式,推动潍坊文化、齐鲁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潍坊城市品牌的国际影响力,积极营造“共建共享”浓厚创建氛围,汇聚起强大的创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