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书凝 潍坊报道
“十三五”期间,潍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用好“关键一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
一、高举改革旗帜,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改革部署
潍坊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现实紧迫感,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夯实改革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有效调动了各方面改革积极性,有力推动了改革部署落实落地。
(一)提高站位,加强和改善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潍坊市委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坚定扛起改革责任,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由市委书记担任主任,负责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在全市持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思想作风大整顿,大力倡树“敢为人先、一往无前”的改革精神和“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进取精神,以思想解放引领改革向前。围绕落实“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谋划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以市域治理现代化牵引全方位制度创新。立足全局谋划和推进改革,历次市委全会,聚焦机构改革、开发区改革、流程再造、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等重点难点问题,集中研究突破,发起十大攻坚战,谋划实施了一批力度大、创新强、举措实的重大改革举措。
(二)及时跟进,全面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市委深改委始终把贯彻落实中央改革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把中央深改委、省委深改委会议精神作为第一议题,第一时间跟进,落实责任分工,研究贯彻意见。五年来,累计召开市委深改委(组)会议35次,审议改革方案114个,市级层面出台改革文件629个,推进落实改革举措985项。
(三)压实责任,打通改革落实落地“最后一公里”。市委深改委始终把抓改革落实作为重要政治责任,着眼强化“关键少数”的责任担当,创新建立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述职评议制度,组织开展深改委主任、部门党组(党委)书记改革工作述职评议,有关做法被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刊发,在全国推广。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领衔抓改革工作责任制,每年由市级领导领衔推进涉及利益复杂、协调难度大的改革攻坚任务,牵头单位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建立工作台账,强化督查考核,有力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四)强化典型示范,巩固扩大改革成果。注重发挥改革典型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引导作用,实施改革品牌培育工程,一批重要改革创新经验得到中央、省级层面肯定推广。如农业农村改革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潍柴集团“心无旁骛攻主业”等经验被总书记肯定,“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创造典型经验做法”“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和产销对接成效明显”等被国务院表彰。把试点作为改革的“先手棋”,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一批国家级平台密集布局,累计承担国家级试点96项、省改革试点223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等试点经验被国家部委推广。为营造改革创新浓厚氛围,构建了改革办、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和改革任务牵头部门“四体联动”的改革宣传长效机制,组织开展系列“改革论坛”,歌尔加快高质量发展等一批经验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
二、强力攻坚突破,精准施策发力,形成了以制度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潍坊市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以改革思维和创新办法攻难点、疏堵点、祛痛点,着力加强有效制度供给、破除体制机制束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更好惠及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围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攻坚突破,为新旧动能转换增添了蓬勃动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有利于新旧动能转换的体制机制。聚焦传统产业变革提升,建立十大产业“6个1”推进机制和“1+5”财政支持体系,出台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新一轮高水平技改、支持“老树发新枝”等系列政策,激励传统产业加快智能化改造、集群化发展,5个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雁阵形”产业集群,高端动力装备、高端畜牧产业集群突破500亿规模。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加快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生态,出台创新激励措施,以科教改革赋能产业发展,建成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SDL科学实验室、先进光电芯片研究院、清华大学(潍坊)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盛瑞传动8AT和潍柴“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潍柴动力发布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商业化柴油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家,“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占全省1/5,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1.2%,“四新”经济占比达到26.1%。聚焦“三个模式”创新提升,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探索实践11项先行先试政策,进口种牛隔离场监管新模式等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建成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农科院寿光研发中心等一批高端创新平台,全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3.5万家,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500多个,其中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100多家、数量居全省第1位,中百大厨房、薰衣草小镇、松兴屯等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做出了潍坊贡献。聚焦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出台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全面完成16家省级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成功获批中国(潍坊)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海关通关进入“读秒时代”,全市进出口总额跃居全省第3位。聚焦“双招双引”,创新实施“龙头企业+园区”产业链招商、“点对点”招商、节会招商、网络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依托潍柴、歌尔、豪迈、盛瑞等龙头企业建设配套产业园区,其中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已引进包括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35家企业落户,未来年产值将达5000亿元、税收300亿元。去年疫情期间,依托山大地热研究院引进的SDL科学实验室项目,将集聚30多名院士、3000多名高层次人才,被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聚焦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了生态文明目标体系和评价考核体系,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为永续发展提供了强力的生态支撑。
(二)围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攻坚突破,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创新运用市场化手段,开展资源环境、人才、财税金融等改革攻坚,全方位激活各类资源要素,以市场力量倒逼产业转型、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推开“亩均论英雄”改革,实现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全覆盖,推出能耗、污染物排放总量、水资源、金融支持4个要素配置实施细则,建立了“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着眼破解环境容量制约,综合运用产业、环境、标准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仅2019年中心城区就关停搬迁6家大型污染企业,为未来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创设潍坊市资本服务中心,创新政府引导基金运作模式,放宽社会资本投资限制,让“基金跟着项目走”,支持歌尔、盛瑞等重点企业项目168个,投放160亿元。着眼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流程再造、优化法治环境攻坚为抓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审批服务、群众诉求、项目落地、城市治理、机关运行“五大板块”流程再造,市县两级全部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将220项市级权限赋权县级同步实施,探索了“开工直通车”“拿地即开工”等一批在全省领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模式。着眼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开展企业改革攻坚,国企国资改革方面,整合组建了市城投集团、金控集团、三农创新等20家集团公司,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主业突出、具有潍坊特色的产业布局,市城投集团成为全市首家AAA级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企业和全省国企改革示范企业;民企改革方面,健全了中小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创新实行服务专员联系服务企业制度。改革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提振了企业投资信心,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116.9万户,注册资本达25110亿元,全市上市企业发展到35家、“新三板”52家、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1141家。
(三)围绕提升群众获得感攻坚突破,人民群众感受到“有温度”的改革红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堵点问题,深化民生领域改革,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面对新冠疫情,开展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攻坚,建立了平战结合的联防联控机制、上下联动的疫情应对机制,搭建了“24小时”全覆盖即时预警体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制度保障。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顽疾,开展全国首批分级诊疗试点,建成医联体101个,建立基层首席公共卫生医师制度的做法在全省推广。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以取消中小学级别、管办评分离为突破口,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考招生制度、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办学体制、教育督导、教育破“五唯”等改革被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部肯定推广,教育工作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首位。为解决企业和群众“诉求难、办事难”问题,依托“12345”热线,整合资源再造流程,打造了像110一样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总客服”,在2020年全国政务热线运行质量评测中,潍坊市列309个地级市第9位。为解决房地产领域办不了证、供不上暖等历史遗留问题,创新开展证缴分离、容缺受理机制,为90多个项目3.8万户群众解决办证难题。为完善大众创业支持服务体系,出台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创新创业财税政策30条、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意见等政策文件,在全省创建首家实体性创业大学,创业培训模式被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高度评价。实行“鸢都创业证”制度,开展就业创业证与社会保障卡“证卡合一”试点,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为破解食品安全难题,建立了党政综治、部门合治、行业自治、业态整治、社会共治“五治并举”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
三、强化统筹协调,蹄疾步稳推进,其他领域改革取得重要成果
潍坊市瞄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进其他领域改革,取得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改革成果。
(一)深化民主法制领域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日益完善。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出台加强政党协商、加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等实施意见。用好地方立法权,围绕城乡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制定通过《潍坊市物业管理条例》等10部地方性法规。顺利完成共青团、工会、妇联、科协、文联等群团改革任务,群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切实增强。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合理性审查、听证、风险评估等制度,有效发挥潍坊市科学发展研究院等智库作用。出台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推动城乡社区协商规范化制度化。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文明创建“长效机制”,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落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了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和管控处置机制,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完善互联网管理工作机制,建立起市、县、镇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加快推动潍坊报业集团、潍坊广播影视集团等新闻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推进融媒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立“菜单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8、2019连续两年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位居全省第2。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昌乐县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经验做法,被省委主要领导肯定。
(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彰显。全面推开司法责任制,深入推进司法公开,推进规范公正司法,建立了常态化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行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的做法,被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批示肯定,在全国法院系统推广。创新公安“市县一体化”食药安全保障实战模式,被政治局委员、副总理胡春华批示肯定和公安部通令嘉奖。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功获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27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7位,4个县市进入县级前10,数量居全国第一。
(四)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持续提升。制定《加强市委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意见》《市委工作规则》《市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等,全面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坚持反面惩戒与正向激励相结合,出台整治为官不为实施办法、诬告陷害类案件查处办法、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等,建立容错纠错尽职免责机制,激励支持干部担当作为。制定实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意见和“1+9”配套制度,高质量完成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改革试点,有关经验被吸收进新修订的《公务员法》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创新实施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推进老旧小区“红色物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红色引擎”工程、商圈市场和“小个专”业户“红色商圈”,实现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全覆盖。出台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意见等文件措施,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党员全员进党校培训的做法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出台“人才新政20条”和9项配套政策,形成了引育用留的完备人才政策体系,全市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达49人、泰山系列领军人才达194人。
(五)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健全完善。全面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和问责条例。落实“两为主一报告”工作机制,出台市管干部问题线索管理规定和排查办法、县市区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组建运行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建立市县党委巡察制度,实现党委巡察监督全覆盖。创新实施“巡审联动”,探索“巡审同步、先审后巡、先巡后审、抽调编组”四种联动方式,被中央巡视办主要领导同志批示肯定。建立完善常态化安全机制,推行具有潍坊特色的“八七五”走读式谈话模式,得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检查组肯定。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机制,以过硬作风保证改革发展顺利进行。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推进改革,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谋划推进重大改革。瞄准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重要领域,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谋划推出一批创造型、引领型、集成型的重大改革举措,以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二是强化改革主体责任。强化市县两级党委抓改革、抓落实责任,严格落实改革牵头部门的主体责任和协同部门的配合职责,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条。加大改革落实考核力度,完善“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强化督察结果运用。三是完善改革协调机制。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整体效应,充分发挥专项小组、牵头部门、协同部门、参与部门在改革推进中的作用,提高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实现政策上相互配合、实施中相互促进、成效上相得益彰。四是鼓励支持基层大胆探索创新。鼓励支持基层结合实际大胆进行差别化改革探索,用好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等重大改革试点平台,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力求推出更多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改革举措,为全省乃至全国改革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潍坊市2020年改革攻坚简要情况
(2021年2月4日)
2020年,潍坊市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改革决策部署,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坚决扛起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政治责任,在全市开展“十大攻坚战”,着力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改革推进落实方面:
一、及时跟进,全面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市委深改委担负起统领改革责任,省委深改委会议精神作为市委深改委会议的首要任务、第一议题,坚持上级改革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上级改革部署第一时间安排落实,上级提出的重大改革问题第一时间研究解决,确保在正确方向上推动改革不断向前。3月20日,召开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对照省“九大改革攻坚行动”,部署开展重点改革、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个模式”创新提升等“十大攻坚战”,9月15日,市委又在全市部署开展思想作风整顿和重点工作“百日攻坚”会战,号召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过硬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攻坚冲刺。
二、压实责任,创新改革推进落实机制。着眼强化“关键少数”的改革担当,创新实施专班推进、“一月一点评”、专项督导评估等推进机制。坚持顶格推动,由市级领导同志牵头成立27个攻坚专班,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别牵头重点改革、民生保障攻坚战等涉及利益复杂、协调难度大的事项,亲自推动落实,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进一步强化“一把手”的改革责任,率先创新建立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述职评议制度,组织开展深改委主任、部门党组(党委)书记改革工作述职评议,当场打分排名,全市公开通报,形成“一把手”抓改革的强力激励和倒逼效应。中央领导对这一做法给予肯定,中央改革办专门刊发推广。
三、典型示范,巩固扩大改革成果。注重发挥改革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改革品牌培育工程,着力打造“202020”改革典型矩阵(重点培育20个、储备20个改革典型,重点推进20项改革试点),一批重要改革创新经验得到中央、省级层面肯定推广,进一步激发了改革创新动力。
四、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改革氛围。创新构建了市委改革办、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和改革任务牵头部门“四体联动”的改革宣传机制,建立起国家级媒体、地方媒体和新媒体组成的改革宣传矩阵,在潍坊电视台开设《改革攻坚面对面》电视节目,在潍坊日报设立《聚力重点改革攻坚》专栏,请县市区委书记、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改革攻坚访谈,全面检视改革攻坚成效。
在改革攻坚突破方面:
一、扎实推进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公共卫生制度保障,成立市委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领导指挥体系,启动编制重大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规划。着力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全面实施县市区核酸检测能力提升工程,机构由1家增加到61家,最大日检测量由13人份扩大到14.73万人份。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各级疾控机构实验室全部建成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县级医院全部新建或改建感染性疾病科。
二、全面开展“五大板块”流程再造。抓简政放权,扎实推进“市县同权”,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等220项市级权限赋权县级同步实施。延伸便民服务,将养老、医疗保险办理等62项便民服务事项下沉村(社区)。抓精简优化,实施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证明、减时间“五减工程”,推出281项“一次不跑·事就办好”事项,在全市推广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开工直通车”,项目建设审批可提速1/4。抓系统集成,整合热线资源,再造受理、交办、办理、评价流程机制,实现全市企业群众诉求“一门受理”,把“12345”热线平台打造成为即应即办、一办到底的政务服务“总客服”。抓数据共享,开展“数聚赋能”行动,开发“潍事通”APP应用,水电气暖缴费、公积金、社保等60多个服务实现掌上查、掌上办。在全省流程再造培训班上,潍坊市介绍了流程再造创新实践的“十大场景”和“拿地即开工”的创新做法。
三、持续深化高质量发展要素供给改革。一是充分释放人才发展动力活力。积极探索全类别、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招引服务机制,建立人才发展集团,出台人才安居工程实施意见,统筹11个行业人才主管部门,优化高端技术人才引进认定办法,共引进1718名高端人才(团队)。二是加大科教改革攻坚力度。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先进光电芯片研究院被纳入省“1+30+N”创新创业共同体,正在加快筹建“高端智能装备与精密制造业山东省实验室”。推进校地合作,寿光市与济南大学签署协议,共建济南大学寿光产业技术研究院。三是激发金融财税的源头活水。实施“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将197项市级专项资金整合为24项;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累计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约155亿元;创新金融服务,新设基金13支,规模146亿元,实现投放65.38亿元。四是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能。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出台能耗、环境容量、水、资金等专项实施细则,深化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改革,综合评价数据分析平台加快建设,制定价格、用能、用地、排放等要素资源差别化配置政策。
四、着力为企业创新发展增添活力动力。一是深化企业改革。新组建和重组三农创新、公共交通等8家集团公司,在11家市管企业推进混改。加快企业层次培育,实施“育苗造林”计划,省级“隐形冠军”、瞪羚企业分别达到六十四家、七十一家。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116.9万户,注册资本达25110亿元。二是以扩大开放倒逼改革。全市全年完成进出口1903.9亿元,居全省第3位,增长6.4%。创新开展网上“云招引”。扎实推进开发区改革,目前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开发区机构、人员、管辖面积分别压减76.9%、61.6%、67.9%。三是着力优化法治环境。建立“免罚清单”机制,实行“首违不罚、首违轻罚”,对企业出现非主观轻微违规、没造成严重后果的首批810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19项违法行为予以轻罚;推进“限时清欠”,无分歧欠款实现清零。
五、大力创新提升“三个模式”。一是加强科技创新。抓好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国家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建设。狠抓种业创新,种子研发企业数量占全省一半多,自主研发蔬菜品种市场占有率达70%。二是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实施龙头企业和产业联合体“双十”培育计划,带动形成一批百亿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集群。三是推进制度机制创新。加快突破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向核心区管委会下放51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11条先行先试政策已有9项落地,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审批改备案”改革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正在突破中日农产品检验检测互认等制度机制。创新进口种牛隔离场监管模式,为企业增加收益4倍以上。
六、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昌乐县红河镇创新实施的扶贫“五小工作法”,省委书记、副书记批示肯定。铁腕抓好污染防治,实施“决胜2020”污染防治攻坚,推进落实48项重点任务、577个治理项目。根据自行检测,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3.5%,6个国控河流水质断面达到四类水体以上,完成一类重点企业重金属排放削减任务。有效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截至12月底全市不良贷款率1.04%、较年初下降0.65个百分点。
今天上午十点,伴随着悠扬的钟声响起,上千只洁白的和平鸽在潍县乐道院·西方侨民集中营博物馆上空凌空飞翔,异常的空灵而壮观。100多名潍坊各界市民代表汇聚在胜利·友谊纪念碑广场,庄严诵读“潍坊国际和平城市宣言”,热烈庆祝潍坊国际和平城市申办成功。现场,中共[详细]
留住身边的感动,用“小行动”传播“大价值”,传递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潍有正能量”正在讲述发生在潍坊的温暖故事。《潍有正能量》是大众网·海报新闻开通的暖心栏目,如果您发现了身边的好人好事,请联系电话0536-8797878。[详细]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创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149号)要求,省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省级特色小镇绩效评价和验收工作。根据评价和验收结果,省政府确定,命名商河县贾庄高端精纺小镇等18个小镇[详细]
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鲁教基发〔2015〕6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小学寒假安排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加强社会监督,及时纠正中小学不规范的办学行为,省教育厅今天面向社会公开规范办学行为举报电话和邮箱。[详细]
1月30日,山东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冬春季入鲁返鲁人员信息登记和随访检测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冬春季入鲁返鲁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全面实行入鲁返鲁人员信息自主申报。[详细]
为保障节日猪肉市场供应,1月28日至2月4日,我市组织在市区投放政府储备冻猪肉。1月28日,记者走访了城区多家定点投放超市看到,储备肉吸引了大批市民购买,销售得非常快。不少市民表示,自去年以来,已经多次吃过政府储备肉,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品质一点都不差。今年一直盼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