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经历40个春运温暖无数人回家路 今年他要退休了

2018-02-13 14:49:00    作者:单姗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在铁路上工作了快42年,快要退休了,真不舍得。”今年60岁的刘锡永,是青岛西车务段昌乐站的助理值班员,从当初的胶济线客货混跑的时代,到如今胶济线的客货分离,他经历了40个春运,温暖了无数人的归途。今年4月份,刘锡永即将退休,2018年春运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个春运。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即日起,大众网采编人员分赴山东17市,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全面展示全省上下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充分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取得的重大成就。记者们深入基层,走近工人、农民、医生、售票员等普通群众,亲身体验他们的生产生活,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用原汁原味的典型事例,深入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愿,多角度展示我省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的创新实践。

  我们将通过图文、短视频、手机直播、VR、H5等融媒体报道方式,在大众网、大众论坛、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大众网新浪官方微博、大众网官方微信、大众网17市分频道全平台推出报道。更多精彩,期待您的关注!

  新春走基层:经历40个春运温暖无数人回家路 今年他要退休了

  时间:2月13日

  地点:青岛西车务段昌乐站

  记者:单姗

  “在铁路上工作了快42年,快要退休了,真不舍得。”今年60岁的刘锡永,是青岛西车务段昌乐站的助理值班员,从当初的胶济线客货混跑的时代,到如今胶济线的客货分离,他经历了40个春运,温暖了无数人的归途。今年4月份,刘锡永即将退休,2018年春运是他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个春运。

刘锡永的胸牌

  想说再见不容易

  在岗最后一个春运他坚守岗位

  2月13日上午,记者在昌乐火车站见到了的刘锡永,他正在站上接发列车。早上7:50之前刘锡永就到站上,与同事交接工作。每当对讲机中报出列车即将到站的消息,他就立即带上红绿两面的小旗,到站台上迎接火车进出站,每天经过昌乐站的列车有160趟。

刘锡永迎接火车进出站

  1977年,19岁的刘锡永接了父亲的班,成为了昌乐火车站的一名铁路职工,先后做过售票员、扳道工,后来成为了助理值班员,这一干就是40多年。“我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知道干铁路很累,但就是打心里热爱这个职业。”刘锡永说,40年来自己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个春节没有陪家人一起过了,“干这一行就是越到春节越忙,这个家里人都理解。”

  与往年不能在家陪家人过节内心感到愧疚不同,今年春节刘锡永更多的就是不舍,因为今年是刘锡永在岗的最后一个春运,再过两个月,他就将脱下穿了40多年的铁路制服,告别自己站了40年的工作岗位。最后一个春运,刘锡永决定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旅客保驾护航,为自己的铁路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刘锡永收集的火车票

  爱好收集火车票

  见证中国铁路40年发展变化

  1977年,刘锡永接了父亲的班,成为了昌乐火车站的一名铁路职工,从参加工作开始,他就开始了收集车票。刘锡永告诉记者,工作原因他会接触到各种火车票,从原来的手写硬壳车票,到现在的实名制车票,每种车票他都能说出当年的故事。有时候,为了得到一张珍贵的车票,他还会多次到别人家中拜访,花钱买下。

刘锡永收集的铁路老物件

  刘锡永介绍,上世纪70年代火车票还是用硬纸板制作的,比较小,旅客携带起来也不方便,当时有区段票,需要工作人员手填在哪里上下车,根据里程来确定票价,还有代用票,可以办理行李和包裹的运送。为了区分快慢车,快车的车票票面印有一条红线,特快车的车票票面印有两条红线。车票的颜色也有规范,软座车票为浅蓝色,硬座车票为浅红色,简易车票为浅绿色,棚车车票为橙黄色等。这些车票,在刘锡永这里,都可以找得到。

  到了上世纪80年代,车票就改成软纸制作,一直到90年代车票有了统一样式,“以前一到过年,大冬天的排队买票,有的甚至要排通宵,很多人回家抢不到车票,只有花高价找黄牛买票,还有人买到假票,耽误回家。”刘锡永说,“现在的火车票,经过更新换代,都是实名制,通过网络就能买,还有了二维码防伪标记,让黄牛也大大减少,检票员的压力也小了。”

  除了爱好收集火车票,刘锡永收集了许多与铁路有关的老物件,肩章、扣子、信号灯、信号旗……这些铁路上淘汰下来的东西,每一样他都视若珍宝。

刘锡永向记者介绍火车票历史

  有了“中国速度”

  旅客乘车回家更加舒适快捷

  谈到从业40年来的发展变化,刘锡永总结说,越来越快,越来越安全,越来越舒适。从当初胶济线客货混跑的时代,到如今胶济线客货分离,虽还有少数旅客列车在货线上运行,但在昌乐站的均为通过列车,刘锡永的任务也轻松了不少。当年客货混跑的时代,到了春运,旅客列车增多,客流量大,刘锡永不仅要承担着停靠列车的接发车工作,更要兼顾乘客的安全、货运列车接发等工作,常常忙得不可开交。但他认为,能够在每年春运看着广大旅客平安乘车回家,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刘锡永告诉记者,以前的春运,旅客多,买票需要排队,车站夜间的比较小,70年代的车站里没有车票信息,只要有旅客就卖票,火车上超员比较严重,站上要收到上级的电报才停止售票。要是当时上不去车,旅客可能要在车站等几天,才能等来下一辆去往目的地的火车。

  “当时旅客多,很多乘客在站内等车,列车到站了,有时候列车员连门都打不开,车上的人下不来,车下的人上不去,有的人着急了,还会跳窗户,那时候我们除了维持好站内旅客的秩序,还得看好旅客,保障他们的安全。”刘锡永说,“现在好了,网络售票,按座位卖票,车站的秩序越来越好,我们的工作压力也减轻了。”

  刘锡永回忆,70年代都是蒸汽火车头,烧着煤,这种绿皮车上设备差,运行速度也慢,从昌乐到青岛,需要五六个小时。到了90年代,蒸汽车全部淘汰,换成了内燃车改烧柴油,动力大大提升,现在有了动车,有了高铁,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300公里,乘车去青岛只需要1个小时,不仅速度提高了,车上有了空调、插座、还能连接无线网,旅客乘车也更加安全。

  “没想到中国铁路的发展速度那么快,40年,见证中国列路的飞速发展,真的为祖国感到自豪。”刘锡永感叹道。岁月在他的脸上写满沧桑,每一道皱纹都见证了铁路的发展。

  声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