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方便但隐患多 潍坊人不要见码就扫

2017-12-13 16:45:00    作者:孙永莲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最近一段时间,记者发现朋友圈和各种群里到处都是各种可以扫码领红包的支付宝二维码照片,在超市、商店等购物后用支付宝结账时对方也会主动提醒可以先扫码领红包再进行支付,因为能领到数额不小的红包,很多人乐此不疲。但是近日记者看到朋友圈有人发布扫码后钱被划走的消息,怀疑有人偷换支付宝二维码,借机骗钱。

李先生朋友圈里的对话截图

网上关于二维码诈骗的报道  

  大众网12月13日讯 (记者 孙永莲)最近一段时间,记者发现朋友圈和各种群里到处都是各种可以扫码领红包的支付宝二维码照片,在超市、商店等购物后用支付宝结账时对方也会主动提醒可以先扫码领红包再进行支付,因为能领到数额不小的红包,很多人乐此不疲。但是近日记者看到朋友圈有人发布扫码后钱被划走的消息,怀疑有人偷换支付宝二维码,借机骗钱。

  最近几天,潍坊不少市民发现,自己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多了很多支付宝二维码和文字,扫码和复制文字都可以领取红包,并能在消费时用于抵现,少的几毛钱,多的能达到10元以上,很多市民因此十分热衷,以至于见了二维码就扫,见了文字就复制。“最近微信上全是发支付宝红包二维码的,每次我都会刷一下,每次都能刷个一两块钱的红包,觉得挺不错的,群里也有很多人在发二维码,我一般看见都会扫一下。”高新区银枫家园小区李先生告诉记者。

  13日,李先生照常扫了几个朋友发的二维码后,再刷微信时看见有人发了一张截图。截图是两人的对话,对话内容是其中一人扫完二维码不久,自己的账户就没了3000多元钱,提醒大家不要轻易扫二维码。“看见那条消息我吓了一跳,自己这几天光沉浸在领红包的喜悦里了,忘了还有二维码诈骗这回事,要是有人随便更改一下二维码发到群里,我的钱就危险了。”李先生说。

  记者上网查询相关信息了解到,这张对话截图在很多新闻中都出现过,大体意思是有人偷改了支付宝的二维码,将病毒植入受害者的手机,修改了支付宝密码,从而将钱转出。对于这一说法,专家表示,以现在的技术很难实现只通过扫码就能修改他人密码。此外,支付宝官方也进行了辟谣:只要不泄露个人信息,谁都改不了用户的密码。

  虽然是个乌龙事件,但它反映出来的问题却值得重视,在“扫一扫”如此普及的今天,因为方便、快捷,人们越来越喜欢扫描二维码付账,网络骗局也随之越来越多。与二维码有关的违法犯罪现象,具体情节或许并不严重,但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却越来越常见。

  付款码截图

  案例:小赵在朋友圈做化妆品生意,一天收到昵称“美美”的人要购买眼霜, “美美”称自己当日红包和转账金额已超额,让小赵某发二维码给自己扫码付款。小赵将收款码截图发给“美美”后对方称该码不对,并诱导小赵将付款码发给自己。在“美美”的提示下小赵一共发送了3个付款码,损失1500元。

  扫码送礼

  案例:今年315晚会模拟了一个典型生活情景剧 “扫二维码免费送一桶油”,不少网友抱着扫完关注领礼品后马上取消关注的心态,对扫码送礼活动来者不拒。可是却不知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卡号包括密码等都被骗子一览无余,导致资金被盗。

  扫完发现并非付款码

  案例:市民贾女士在唐山旅游,打车时约定扫码支付,扫完副驾驶的二维码后司机一直没收到钱,并表示那不是付款码,不知道什么时候贴上去的,贾女士赶时间只得再次付款。事后越想越觉得是个圈套,她认为司机不可能不知道副驾的二维码,怀疑是专门诈骗赶时间的外地人。从此,贾女士对二维码有了戒心。

  骑共享单车扫码被骗

  案例:市民张先生因扫了共享单车上假的二维码被骗走99元。当时天比较黑,他准备去超市购物,恰好看到路边有一辆共享单车,便用手机扫码,但是手机软件并没有跳转到正常的密码页面。“我当时就觉得很奇怪,还给客服打了电话。客服说后台显示该账户并没有支付押金的记录。于是我又扫了一遍,发现还可以继续付款,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张先生说。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张先生发现,原来车后座的二维码已经被人用一种近乎于完美的方式刮掉,然后用一张透明的二维码贴纸掉包。

  地铁里也有扫码诈骗

  案例:市民孙先生曾在北京地铁上遇到过二维码诈骗。“有一次坐地铁,一个学生模样的人拿着二维码求扫。他声称自己和同学正在创业做一个项目,开发了一个软件,下载流量只需3M左右,需要有一定下载量才能获得投资。”孙先生说。他扫了二维码,弹出的是一个杀毒软件提醒有病毒和危险性的链接。“他说现在是测试阶段,其实没有任何问题,可以下载。那时候,我的态度已经很坚决了,于是他便悻悻地走了。”孙先生说。

  办理信用卡险些中招

  案例: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曲女士曾与二维码诈骗惊险地擦肩而过。“有一天逛街时,我发现某座商厦前的空地上搭了一个挺大的展台,旁边立着办某家银行信用卡送豪礼的展板。那段时间,我正好想去这家银行办张信用卡,所以就过去看看有什么优惠活动。”曲女士说。

  曲女士扫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后,页面自动跳转到这家银行的页面。“要求我输入原有的储蓄卡号、身份证号、办卡预留电话以及详细地址。这时我产生了质疑,为什么办新卡要把旧卡的信息输入这么详细,并且扫他们提供的二维码打开的并不是我原有的银行App。于是我问他们一些详细问题,包括他们是哪个支行的、工作号是什么。在详细询问后,这些工作人员支支吾吾,并且态度开始急转直下,表示既然不相信,办不办都可以。”曲女士说,曲女士当即离开。

  几天后,曲女士到上述银行网点办信用卡时,向工作人员提及了那天见到的情形。“工作人员告诉我最近并没有做活动,也许是一些人利用二维码诈骗。”曲女士说。

  近年来,因为扫描二维码被骗的案例比比皆是,对此,专家提醒:市民在扫码前一定要确认该二维码是否出自知名正规的载体,不要见“码”就刷,应当在手机上安装防病毒安全软件等。在扫完二维码后一定要注意不要误安装了未知程序,使用手机付款一定要看清收款人的名称。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