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科技馆免费开放两年惠及120万人

2017-11-09 09:06:00    作者:陈静静   来源:潍坊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机器人嘉年华 高频高压 科普日 虚拟全景 志愿服务
[提要]市科技馆注重科普教育纵向延伸,县域流动科技馆先后在12个县市区巡展110余场次,接待社会公众近60万人次。市科技馆还组织编印《美丽科技馆之梦》科普书籍,组织力量参编《文明交通出行》《心理健康知识》《常见病预防知识》,免费发放科普小册子,促进文明城市建设。

  市科技馆文明创建创佳绩,初步成为山东半岛文化交流和科教中心

  科普志愿服务进校园。科普志愿者参加活动。

  自2015年10月,潍坊市科技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如今已初步成为山东半岛文化交流中心和科技教育中心。两年来,市科技馆惠及120万人,群众满意率达99.6%。配备全省最大的3D数字立体巨幕影院,服务15万人的科普志愿服务经验被中央文明办宣传推介,6件征文作品荣获省级一等奖,获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单位、山东省科技场馆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成为市科技馆文明创建与科普教育的缩影。

  两年接纳120万人,群众满意率达99.6%

  记者了解到,两年来市科技馆共接纳120万人,展品展项完好率保持在97%以上,群众满意率达99.6%,初步成为山东半岛文化交流中心和科技教育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市科技馆配备全省最大的3D数字立体巨幕影院,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控制系统和数字设备,视频影像与实景模拟同步同效,政府采购的10余部科教大片免费轮流上映,目前接待社会公众20万人次,数字化高端科普手段,成为科技教育新引擎。电磁大舞台也是一大亮点,7个板块组成的高频高压放电现象,全景再现电与磁的历史画卷。

  市科技馆坚持文明创建与科普教育融合发展,在馆内外显要位置和连廊拐角处,设计布展的60余块文明展板,图文并茂宣传文明知识,以“启迪、探索、创新”为主题,自主创新、招标延揽的260余件展品,构成“六大主题展区”和“五大体验区域”,建设校园创客空间2个、大众创客空间1个。

  好队伍来自好制度,市科技馆制定印发33工作制度、25项岗位职责和9项工作流程,形成科学运转体系。市科技馆注重全面提升职工素质,先后组织687人次到国内先进馆校学习培训。

  科普志愿队伍深入校园、社区,服务公众

  市科技馆内有一支1200余人的科普志愿服务队伍,身着红色马甲、高举志愿服务旗帜的志愿者们活动在校园、社区和企业。其中,市科技馆遴选的30名科普志愿者,工作日全程靠在常设展厅,志愿服务共678天,打造“社工+义工”志愿服务模式,他们先后志愿服务26个站点,服务社会公众15万人次,市科技馆科普志愿服务的经验做法被中央文明办宣传推介。

  本着科普人人、人人科普的现代化理念,市科技馆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竞赛等活动。今年开展的国庆嘉年华和机器人嘉年华活动,有5万余人参与受益。另外,市科技馆代表潍坊参加的山东省和全国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数量和质量走在前列,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

  市科技馆注重科普教育纵向延伸,县域流动科技馆先后在12个县市区巡展110余场次,接待社会公众近60万人次。建设5处校园流动科技馆,近20万少年儿童接受科普恩惠,成为校园科普教育亮丽风景线。

  “互联网+”

  打造数字科技馆

  市科技馆采用“互联网+”的形式,建成开放数字科技馆,通过三维建模和虚拟全景技术,科学形象地展示实体展品,打造鼠标上“科学殿堂”。集成放大数字化科普成果,建设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形成科普服务多维格局,通过网络联盟、网上峰会、学术沙龙等形式,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协会交流合作,共有26位省级以上名师走进科技馆,公益讲课,打造公众“点赞”的优质课程、品牌论坛。

  市科技馆相继组织VR虚拟现实和海洋科技临时展览,两大展览突出与社会发展对接,共接待社会公众40万人次。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集成打造的校园创客空间,设置声学、机械与信息等实践操作,让“动手做”、“做中学”的课堂模式走进科技馆。

  以创客教育、创客交流、创客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大众创客空间是市科技馆的重要内容。创客空间开放以来,共接待社会公众18000余人,从这里走出的青少年创客荣获省级以上奖项56件,机器人竞赛更是多次荣获全国大赛一等奖。

  市科技馆还组织编印《美丽科技馆之梦》科普书籍,组织力量参编《文明交通出行》《心理健康知识》《常见病预防知识》,免费发放科普小册子,促进文明城市建设。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36-8797878,或登录潍坊大众网官方微博(@潍坊大众网)、潍坊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eifangdzw)。
初审编辑:沈广安
责任编辑:焦雪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